<p class="ql-block">往事如烟一一羊肉湯</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三九第四天,三九天必喝一碗羊肉湯。已是我多年的一种情怀,十八岁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在启东农村插队生活,七十年代的启东农村,那时是公社化,集体耕种,我所处的地区是启东最西边的区,启西区民主公社八大队。一个大队相当于一个村的建制,一个小队有四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亩田。农户们除了耕种集体田地和自家的自留地外,沒有其它的收入。过着一干二稀的日子。只能解决生存。谈不上温饱!</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青感恩于政府,每月可调剂五斤大米。七十年代初农村实行统购统销,每年的春粮和秋粮统一由国家粮店收购,而后再按人囗返销陈年的口粮。当时的我就用返销的元麦,按斤两调剂五斤大米,当时的知青福利让农户们眼红。</p><p class="ql-block"> 进入了冬季就是农闲,这也是比较开心的日子,每天在东山头(墙东头)晒晒太阳,隔壁小队的上海知青王菊英,总会隔条沟地跑过来,与我唠家常。因我俩属相都是食草动物,在一起无话不谈。她的舅舅是个屠夫,经常外出帮人宰刹猪羊,除了有铜钿收入,另外还有不少油水。她舅家在当地算是富裕户,某天王菊英告诉我,过两天要去相亲,我睁大眼睛说:干什么这么早想嫁人?上海小姐王菊英说:相亲是假,到人家家去弄点东西吃是真。我不由一阵悲哀,物质的平瘠,使人如此廉价。</p><p class="ql-block"> 这年的三九,河面上都结了薄冰。王菊英舅家宰了头羊,她慌目慌张地叫我去吃羊肉湯。我从米缸里用升罗装了两升罗米,赶往王舅英舅家赴羊席。乐坏了王菊英舅妈,接过大米后忙叫我上桌就座,厨房内传来劈历叭啦的声音,满屋飘香着羊肉的味道。不一会大蒜炒羊杂,羊血豆腐,油氽花生米,咸菜豆瓣,五香香芋,黄芽菜红烧羊肉,一一上桌,在那三九天农村,我品味了地道的羊肉湯,心暖胃暖。</p><p class="ql-block"> 七五年年底,我随第一批知青招工进城,生产队专门宰了两头羊,尔后全小队每家派1人,小队干部与每家代表一起为我送行。席间大家吃羊肉,喝羊肉湯,不断叙情道别,此情此景,多年来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我打听王菊英的情况,听说回上海与海员结婚,海员丈夫酗酒施暴,最后离婚。好一阵子为她难过……</p><p class="ql-block"> 当初王菊英问我:你想嫁什么样的人?我随囗就说:细长条子好小伙子。</p><p class="ql-block"> 今天就去买羊肉给我家好小伙子喝羊肉湯!</p><p class="ql-block"> 远方的属羊的朋友所愿皆所得,所求皆如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