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赋豪迈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初秋江上夜景充满诗情;“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孟冬月色别样画意。 </p><p class="ql-block"> 学书《赤壁赋》,让我有机会再次走近苏东坡。《前后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时两次夜游赤壁时留下的千古美文。同一地点,不同时令,不同的大自然风景,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中,让我再次感受东坡的才情、豪迈、伟大。1月8日,正值苏东坡诞辰988周年。当四川眉山用各种方式来纪念东坡,当全世界粉丝用各种形式来表白东坡,此刻的苏东坡已然是我们心中一个具象化的偶像。他留给我们的诗词、歌赋、书画、美食,深深烙上了东坡标签;他疏西湖,筑苏堤,办学堂,兴教育的功绩流芳后世;他苦中作乐,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最是留给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子昂字洒脱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学书赵子昂的《赤壁赋》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前面有写《洛神赋》的基础,所以写《赤壁赋》的时候,很快就能上手了。</p><p class="ql-block"> 子昂用笔精妙,笔法流畅自然。善于运用轻重缓急、提按顿挫等技法使线条粗细相间,展现出丰富的笔墨韵味,特别是在起笔、收笔处,常常带有独特的勾挑,增加了字体的艺术性。此外,他还善于运用折化圆润的技法将方笔和圆转的笔法并行使用,写出了中锋圆润的折笔,展现出高超的书法技艺。在实际书写中,勾挑的书写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粗细笔画的转换还存在对比不强的问题,细笔画的轻表现不够。圆转中的转笔动作还不够娴熟,圆度不够。</p> <p class="ql-block"> 子昂善于运用分行布白的手法,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和谐美观的视觉效果。注重字形大小的变化,通过细微的牵丝和起收比来增强笔意和结体的动态感。同时,他还巧妙的用了分页的形式,使得每一页文字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种连绵不断的美感。他善于运用浓淡、干湿等技法,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墨色层次,这种墨色变化不仅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作品更加生动传神。</p><p class="ql-block"> 在整篇临摹的过程中,更是感受到了章法结构和墨色变化的重要性。每每写一条、写一张,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总会觉得自己的手跟不上自己的眼。那天王老师把我三年前第一次写的作品跟现在完成的《赤壁赋》作品对比,心中感触颇多。毫无疑问王老师肯定是指路明灯,他日课的坚持,读书的自觉,笔耕的不辍都深深影响着我们。如王老师言:精熟的笔法是书法表达的技术保障,也是书法艺术的基石。精熟的笔法怎样才能练成?我想到冯骥才《挑山工》中挑山工说的那段对话:</p><p class="ql-block">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三年的学书之路我对挑山工意味深长的哲理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学书是个慢功夫,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p> 珠联璧合巜赤壁赋》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抒发。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是书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赤壁赋》所蕴含的苏东坡的文学思想和人生感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东坡在文中表达了对江山风物的热爱与旷达的心胸,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这种思想与赵子昂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共鸣,使得他在书写过程中更加投入和真挚,情感与笔墨得以完美结合。这也使《赤壁赋》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和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体,经典永流传,好一个珠联璧合《赤壁赋》!</p> <p class="ql-block">双凤西隅年会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