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回忆起我们老俩在北京给女儿看孩子的日子,老伴任务繁重,我除了享天伦之乐,负责采购。天天去超市、菜市场,当然也可以漫步游走,欣赏一下北京的街道风光。回过头来,细细回想,自己那一段日子,过得还是很充实的。特别是,儿子给我买了个照相机,送来参观博物馆的年票,当然不是我曾参观过的軍博、历史博物馆这类国家大型博物馆,而是北京的各行各业的博物馆。如民族学院博物馆、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北京古观象台、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电影博物馆等。家住北三环外大钟寺旁的太阳园。背上照相机,多是骑自行车往返,稍远点乘公交车,他们戏称我像个“记者”……这是让我去感受历史魅力的经历,在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场所,<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我扩大眼界,积累知识的最好机会。遗憾的是,诸多照片没有留存下来,只能用文字表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是2008年,当你走进博物馆,也就缓缓地拉开了历史的帷幕,满目是历史的遗珠,沉默的文物会带你接近最真实的过去,每一件展品都有其独特的故事,而那些一眼惊艳的文案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让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每一件文物的魅力,</span>感受博物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p><p class="ql-block"> ——— 题记</p> 一眼千年,博物之美。春秋千年事,青史一馆藏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作为一个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机构,它不仅是一个教育中心,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各种珍贵的文物,了解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从而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博物馆,拉开亲身体验历史与文化魅力的帷幕吧!</span></p><p class="ql-block">走进<b>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b>,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北京地区石刻文物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b>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b>你可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舍、曹禺、沈从文等人的珍贵手迹和墨宝</span>;<b>德胜门箭楼成了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b>这里展示古代城门军事功能及各类古钱币展览;<b>民族学院博物馆,</b>是以全国56个民族的文物为主要收藏、展示,有各民族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宗教器物、服装、古器物、文献、乐器等文物。其中,以各民族民间传统服装、装饰品居多,充分反映了少数民族在纺织、印染、刺绣、皮革鞣制等方面的卓越才能和精湛技艺。还有一些建国初期各族人民赠送给毛主席和党中央的礼品,具有极高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还有<b>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郭沫若纪念馆、北京茅盾故居、老舍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b>等众多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进这些博物馆,犹如打开一部部厚重的历史书籍,当你揭开“史书”的扉页,浩瀚星空,静诉往昔辉煌沧桑,穿越时空与先贤古人对话,可身居館室,而尽知天下,尽享观</span>阅之中的喜悦。先人智慧的光芒,恰似迷宫深处闪烁的烛光。他们是真正的智者,不是在顺境中迷失自己,也不在逆境中绝望透顶。而是在高峰处不骄,在低谷时不怕,淡定从容,驾驭命运的起伏波澜。使我感受到生命的波澜,体悟到无常的真谛。激发思考,拓展视野和心灵,而振奋精神。</p><p class="ql-block">这些館藏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科技的机会。形形色色的画面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北京古观象台和电影博物馆。</p> 北京古观象台 <p class="ql-block">十几年前的参观只有模糊的记忆藏在脑海里。依稀记得,从长安街到建国门,一座巍峨庄严的砖砌古建筑群映入眼帘,远远就看见了观象台上的天文仪器。当你走近绿树掩映的<b>北京古观象台,</b>抬头仰望,气势恢宏,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闻名于世的明清皇家天文台,是一座砖砌高台,</span>呈正方形,上窄下宽观星台。下面一片绿地及周边散放着许多古代测量仪器,北侧是一个四合院,院子里有历代天文学家的雕塑、测绘仪器。绿荫掩映,古意悠悠。</p><p class="ql-block">我的习惯是每到一处,首先看地图,辩明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沿马道拾阶而上,</span>首先引起我的兴趣的是,这里能站在高高观象台顶,向东长安街建国门眺望,建国门大街的十字路口,高楼林立、店铺鳞次,就在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烦喧熙攘的车流声中,古槐参天,浓荫蔽日,繁茂树木的掩映下,一处闹中取静的四合院,四周绿草茵茵,一片宁静,格外恬静幽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然,我们登上观象台,不是观风景,这里是明清两朝赫赫有名的皇家天文台。</span></p><p class="ql-block">在这座明代的高台之前,元代就曾有人在这里夯了一个土堆,然后夜里上去看星星。其中很有名的就是郭守敬,他是正规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之前一千多年的东汉时期,就有张衡在研究天文地理了。张衡之前,一般都是占卜师会看星星。东汉之后的五胡十六国时期,看星星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叫做星象家。我是邢台人,邢台市有个郭守敬大街,在市达活泉公园内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郭守敬纪念馆</span>,建有郭守敬铜像、观星台、展厅陈列有《郭守敬生平业绩展览》。<b>所以对郭守敬的故事倍加关注。</b></p><p class="ql-block"><b></b>郭守敬是元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文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数学家、仪器制造家。</span>为了精确汇集天文数据,以备制定新的历法,郭守敬花了两年时间,精心设计制造了一整套天文仪器,制订了新历法《授时历》,设定一年为365.2425天,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运行时间只差26秒。欧洲的著名历法《格里历》,比郭守敬的《授时历》晚了整整300年。</p> 电影的魅力 <p class="ql-block">说到电影一下子就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了那个“朴素”的年代,情不自禁地勾起我对看电影的那份温馨而甜蜜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童年第一次看电影是无声电影。58年我参軍新兵在县里集中后,第一次看有声电影,以后在北京和马兰部队,由于文化生活贫瘠匮乏,每周六晚一场露天电影,无疑成了最令人渴望的丰盛精神大餐。</p><p class="ql-block">但是,文化大革初期,大批影片,被打成“毒草”遭封杀,人们只能反复看“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闻简报</span>和几个样板戏影片。有的电影放了不知多少次了,但人们仍然乐此不疲,津津有味。每次看完,我们总是意犹未尽,又开始了对下一次放映的期待。</p><p class="ql-block">1966年在马兰基地政工干部培训班上,真可谓"天赐良机",着实的过了一把看电影的瘾,很多从来没有看过也没有机会看的电影片,也能先看后“批”,大饱眼福了。那个学习班,上午看电影,下午学员讨论“批判”,如《兵临城下》、《铁道游击队》、《抓壮丁》、《舞台姐妹》、《武训传》、《阿诗玛》、《清宫秘史》等20多部被列为“毒草”的影片,在教员的“指导”下,我们着实认认真真地“批判”地欣赏了这些好影片。</p><p class="ql-block">点击下面连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52bhs4cg?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68242776"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难忘的一九六六》</a>了解一下,我们是怎么看电影、“批”电影的。</p> 走进电影博物馆,在光影中回顾历史 <p class="ql-block">当我走进电影博物馆主题展厅,一个大大的光影世界,<span style="font-size:18px;">尤其是几十米高的,</span>360度<span style="font-size:18px;">弧形屏幕,不断滚动播放各种画面,</span>地面上也有图像转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在光电画面的变换中,好梦幻啊,仿佛身临其境,真是光影视觉的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大厅的四周,从一层到四层,陈列了电影的发明、电影的诞生和早期发展、革命时期的中国电影、新中国电影的创建与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电影海报、剧照之类的图片,一些惊艳的镜头,让我们重温经典,尽享这个精神上的美味大餐吧!</p><p class="ql-block">我感兴趣的当然是,五六十年代的经典影片的介绍,一些著名电影演员如赵丹:塑造《林则徐》中的林则徐、《聂耳》中的聂耳;于蓝《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孙道临出演过《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王心刚在《红色娘子军》中饰演洪常青,这些著名影星,形象英俊,表演质朴自然,在脑海里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在众多影星的介绍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定睛一看,</span><b>白杨,五十年代最红女星、著名表演艺术家。</b>她<span style="font-size:18px;">主演了《祝福》祥林嫂</span>栩栩如生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形象,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span>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b>勤劳善良、</b><b style="font-size:18px;">顽强坚韧、安分耐劳,</b>她的形象,<span style="font-size:18px;">“面色青黄,手脚壮大,模样周正”,命运却十分悲惨。祥林嫂在经历了丈夫去世、儿子被狼叼走等一系列悲惨遭遇后,依然顽强地活着。她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找到一席之地,不断地与命运抗争。最终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她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精神崩溃,最终沦为街头乞丐,在鲁镇最隆重的迎春祝福中死去。</span></p><p class="ql-block">白杨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她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压迫,以及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郭沫若,对白杨做出的评价,</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香色雍容,为人民带来祝福,愿世界早进大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她的风头之健,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b></p><p class="ql-block">白杨的经典佳作,从《中华儿女》到《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团结起来到明天》、《冬梅》、《祝福》等等,这些作品都得到了大批观众的喜爱。</p><p class="ql-block">然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么优秀的一位好演员,人生经历却跌宕起伏,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她在一个重男轻女家庭中长大的她,经历了爹不疼娘不爱的童年,走红后,她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月薪却只有365元,还经历了失败的婚姻,甚至曾蒙冤坐牢5年......他最大的姐姐是当代知名女作家杨沫,著有《青春之歌》、《芳菲之歌》、《英华之歌》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还有电影中有许多经典的反派人物的介绍、剧照。</span></p><p class="ql-block">《白毛女》演黄世仁和《红色娘子军》南霸天的陈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电影《闪闪的红星》中,</span>刘江饰演的胡汉三,<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凶恶的地主恶霸,他残忍狡诈,欺压百姓,代表着旧时代反动势力的丑恶嘴脸,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span>他那句“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十分经典。连小孩子调皮都張口就来。</p><p class="ql-block">陈述塑造的敌情报处处长,将这个反派角色的阴险狡诈、手段凶狠展现得淋漓尽致,成功烘托出了主角的光辉高大形象,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反派之一。</p><p class="ql-block">孙飞虎饰演的蒋介石,通过精湛的演技,深刻地展现出蒋介石的权谋、心机与复杂性格。他所塑造的蒋介石形象不仅形似,更神似,让观众对这一历史人物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例如在电影《西安事变》中,他把蒋介石在复杂局势下的种种表现刻画得入木三分,为影片增添了强烈的戏剧张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些反派角色,塑造了令人不寒而栗的反派,<span style="font-size:18px;">恶棍,</span>一个比一个可怕,让你咬牙切齿!给观众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心里留下阴影。</span>如果没有这些反面人物,老电影会大打折扣,致敬反派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博物馆四层,是电影技术体验区,介绍了大量电影制作技术和电影知识,揭示了电影制作各个环节的奥秘。一些特技,比如火车拍摄,比如人造雪,展馆内有古老的电影放映设备、道具,还有早期电影的布景复原等,展品非常丰富。</span></p><p class="ql-block">还有各种拍电影的器材,放电影的机器,电影的美工设计,化妆,后期合成制作……等等。还有那座有石磨、老水井、晾晒的粮食、铺着石子小路的农家小院,昼夜和四季的变换以及雷电和雪花飘落的实景展示,会勾起温馨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中国电影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电影历史、欣赏电影艺术和体验电影文化的重要场所。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中国电影博物馆为观众呈现了电影的魅力和影响力。它不仅是电影的宝库,也是一个推动电影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机构。</p><p class="ql-block">看完整个博物馆,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和电影的制作过程有了直观全面的了解,有关电影各方面的科普介绍比较详细,仔细看下来还是很长见识的。但是,当你身处梦幻的光影世界里,仿佛身临其境,因为它的情节、表现和虔诚而让你与里边的人物一起感动、触碰心灵的瞬间而热泪盈眶,一起哭泣。看电影可能是最好的调节心情的方式,影片中紧张、温馨、感人的情节会让观众不断体验到人性的美好。这些让我们感动到泪如雨下的瞬间,永远难以忘却。</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些<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年人怀旧,</span>心情仿佛也随着剧情起伏,<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这里能寻回自己的许多青春回忆,甚至让你心潮澎湃</span>,久久不能平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