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过大年—遇见潮汕(一)

zmzg雪莲

<p class="ql-block">图 文:雪 莲</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14943</p><p class="ql-block"> 因为前几年的疫情,小美女工作很辛苦,2024年的春节,她才有了八天的假期,就跟我商量准备出去玩,节日里我原本是不出去玩的,一来节日里外出旅游的人多,景区里更是看人头而不是看风景,二来节日里的价格要比平日里高出很多,但是,为了能够让她出去放松一下换一个心情,就依她。二月的江南,正是天寒地冻的时期,怕冷的小美女想去南方看看,于是决定去闽南玩玩,看看那里的大年有何热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龙年大年初一,我们坐高铁,从上海出发到达揭阳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然后又坐两个多小时大巴到汕头,入住酒店已是晚上11点左右了,我们吃了汕头的特色美食肠粉,洗漱休息已经是夜半时分,不过这一觉睡得还是很踏实。</span></p> <p class="ql-block">  年初二的行程是汕头小公园景区。这是以“中山纪念亭”为发端,名为“四永一升平”的一道道骑楼老街呈环型放射状,形成城市街区,拥有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它见证和承载了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成为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p> <p class="ql-block">  中山纪念亭是20世纪30年代初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三莅汕头而建的纪念亭。中山纪念亭,位于汕头市小公园内,公园始建于1934年,是由印尼华侨、汕头南生公司老板李柏桓牵头发起兴建的。周围种植花木,附设桌椅供游人休息,取名“小公园”。1969年,在特殊时期,纪念亭残遭拆毁。</p> <p class="ql-block">  1985年园林部门在原址重建假山喷水池等。2016年11月,热心公益的企业家黄茂雄捐资900万元,启动其恢复历史原貌的木结构重建工程。他带领团队凭着从汕头成市档案室发现的原小公园中山纪念亭的模糊图纸,一张拍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泛黄老相片,从设计到施工,完全还原1934年小公园中山纪念亭始建时的尺寸和工艺。</p> <p class="ql-block">  中山纪念亭的木结构部分,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几十种榫卯工艺。亭顶内部的藻井部位按照从大到小的比例,一层叠一层,一环扣一环,从底层到顶层共23层,整个榫卯结构没有用一颗这才还原了中山纪念亭的原貌。从下往上观赏,亭顶<span style="font-size:18px;">藻井部位犹如一幅中国画一般,优美高贵。</span></p> <p class="ql-block">  我随着人流缓步行走在汕头小公园街区,周遭骑楼建筑千姿百态,让我仿佛穿越回到了那个旧时代,骑楼建筑林立,独特的南洋风格融合了中式元素,精美的雕花和斑驳的墙壁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小公园开埠区的沿街是一大片骑楼建筑,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多数是早年华侨返乡投资建设的。骑楼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商住合一的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营造凉爽环境。骑楼主要由上楼下廊两大部分构成。骑楼的下廊就是人行道,上楼一般是住家或仓库。</p> <p class="ql-block">  在20世纪20年代,印尼华侨李柏桓从海外回乡,途经汕头,感受到汕头较大的发展潜力,遂招集李耀宗等人,同时在小公园的中心,安平、国平路的交汇处,兴建南生贸易公司大楼。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南生贸易公司大楼落成,楼高七层,内设汕头埠第一部电梯,一二层为百货公司,三四层为中央酒楼,集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于一楼,客如云来,繁盛一市。</p> <p class="ql-block">  转过街区,这是一处没有修复的古老建筑,破败的砖墙上爬满了绿植,触景生情,一种沧桑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街区的另一头是商业街,经营的项目应有尽有,虽然时值新春佳节,生意依然很兴隆。疫情结束以后,高启的旅游潮,让这里的人们赚的盆满钵满,忙的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时值龙年新春,街区布置的喜气洋洋,人们纷纷沉浸在喜悦的氛围里,享受着龙年春节带给人们的健康,自由和喜庆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从小公园景区出来,我们来到了汕头石炮台公园。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主景点建筑而成的纪念性公园。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旧汕头的东南角,为环圆形城堡建筑,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p> <p class="ql-block">  石炮台公园里绿树成荫,尤其是榕树,它高大宽阔的树形,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所以,榕树是南方地区普遍种植的树形。</p> <p class="ql-block">  穿过公园广场,一座石桥迎面而来,这里就是崎碌炮台,这座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的建筑,历经五年建造,耗资8万银元,如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坐落在汕头的东南角,与苏安山炮台遥相呼,共同守护着汕头海湾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  崎碌炮台建筑主要以贝灰砂、煮烂糯米饭及红糖浆调廿夯筑而成。大门、炮巷均采用规格花岗石块砌筑,因而俗称“石炮台”。</p> <p class="ql-block">  整个炮台建筑格外坚固,自1879年建成,虽几经战事,甚至遭日军战机轰炸,依旧巍然屹立,时至今日不但整体完好,甚至未发现裂缝,整个炮台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炮台总面积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积10568平方米,有一条宽23米、水深3米的护台河环绕炮台一周。炮台内广场直径85米,全台直径116米,外墙高6米,内墙高5.15米。</p> <p class="ql-block">  走进炮台内部,可以看到不仅上层有露天的炮台位,城垒内部的通道也设有炮孔,构成了上下两层炮台,各设18个炮位和若干枪眼,底层的炮巷4.1米,长约300米深邃迂回。炮台内有一道27极波纹型石阶,设计巧妙实用,便于炮械循级推上台面。我漫步在环圆型城堡建筑之中,仿佛在倾听着历史的回声,感受这段艰辛的百年海防史!</p> <p class="ql-block">  城垒内的【练兵场】和发号施令的【点将台】,如今早已成为了公园绿地,虽不复当年的战场之姿,却也是大家茶余饭后的散步纳凉之所。</p> <p class="ql-block">  这是原来放在炮台上面的火炮,炮台里的火炮最大的一座为五千斛前膛洋炮,射程可达十五、六华里,对入侵者有一定威慑作用。现在火炮被安置在公园广场上,以方便游客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石炮台,如今转型成了公园,这是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个军事基地,如今却成为了一座美丽的公园。在这里,人们在感受历史厚重的同时,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