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教会了我们什么?

沈建太:火山宝地守护者

<p class="ql-block">  母亲于农历乙卯年腊月十三去世,转眼已经整整25年了。对于母亲离世,我经历了从刚开始的悲痛欲绝、难以接受,到头一年里夜夜梦见、回回哭醒,再到深深缅怀、静静追念的心路历程。母亲65岁时离世,如今我已经67岁,对母亲的怀念,越来越聚焦在回味母亲对我和我的兄妹及晚辈倾注的爱、给予的教诲和影响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  母亲出身贫寒,早年丧父。她是家里的长女,早早就帮着我姥姥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从苦难中练就了忍辱负重、勤俭持家的本领。父亲家也是一贫如洗,母亲和父亲的结合门当户对。我们兄妹4个相继出生,时逢天灾人祸饥荒连年运动不断。父亲在公社当个比芝麻还小的干部,常年在外,我们的成长过程更多地受到母亲的影响和熏陶。</p><p class="ql-block"> 母亲善于筹划,把这个穷家操持得有条有理。尽管我们和邻居们一样糠菜半年粮,但家里的细米白面从来没断过。即使是在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家里来了客人都能受到过年般的款待。尽管我们平日里也要穿布丁衣服,但都是细针密线,周周正正。 “吃不穷,穿不穷,打划不到一时穷”是母亲持家的诀窍。</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不仅过日子精打细算,还培养我们从小树立“打划”意识。</p><p class="ql-block"> 母亲针线活做得好,纺线织布都是一把好手。姥姥家在离我们村8里远的石门村。姥姥家有台织布机,每年冬天母亲都要到姥姥家去织布,一走就是几天。我14岁那年,哥哥在县城读书。母亲要带着3岁大小妹去姥姥家织布,留下我和10岁的大妹在家。临走前,母亲按照在姥姥家织布的天数给我们备了口粮,以玉米面、格条面(用玉米、黄豆和少量小麦参在一起磨的面,可做面条用)为主,还有少量小米和面粉。我和大妹精打细算,等母亲回来时,我们把玉米面和格条面吃完了,却结余下了小米和面粉。</p> <p class="ql-block">  身教胜于言传,是我们从母亲那里学到的品德。贫苦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干家务做农活儿是常态,孩子们因为贪玩儿、偷懒遭家长训斥打骂也是常有的事。而我们兄妹4人,从小到大谁都没有挨过母亲一句骂,更不用说打了。母亲起早贪黑默默地做,用身教影响我们。</p><p class="ql-block"> 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们兄妹4个从小就养成了乐于付出、互谅互让、不计得失的良好家风。我们各自成家以后,谁都没有因为有了小家而不顾大家。无论大事小事,哥嫂以身作则,妹妹们争先恐后,女婿们扑在前面,亲情和凝聚力有增无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农村的邻里关系错综复杂。祖祖辈辈积攒旧恩怨,利益纠葛造成新磕碰,家长里短在所难免。母亲待人宽厚,能让则让,从不和邻居们发生口角。常有左邻右舍来我家说长道短,母亲也都是讲理劝和,从不传播闲言碎语。</p><p class="ql-block"> 母亲生活节俭,但亲戚和邻居们有困难找到母亲,她都会倾力帮忙。我记得母亲去世后,有好几个邻居带着钱来还给我们,其中一个邻居拿了1000块。他们说母亲活着时要他们不急着还,但如今母亲已经不在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欠着。善良的母亲和淳朴的邻居让我们动容。</p><p class="ql-block"> 受母亲影响, 我们兄妹们虽然都离开了农村,但和老家的亲戚走得很近,都会尽其所能给予帮助。我们每次回到老家,都会向村里的长辈表达心意。</p> <p class="ql-block">  母亲乐于助人却不愿求人。遇到困难和不公,母亲总是尽量靠自己扛着或隐忍着。“宁可让人眼黑(眼红),绝不让人可怜”是母亲经常说的话。这种性格既可以成就自己也能伤害自己。母亲年轻时就因为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忍出了精神病,几年才治愈。她63岁患上食道癌,也和遇事隐忍不无关系。我们兄妹几个在这方面或多或少都受到母亲的影响,回头看来是需要调整的。</p> <p class="ql-block">  母亲没上过学,只是在土改时上过几天扫盲识字班。我没有见过母亲用笔写字,只是在母亲看着幼年孙辈们看图识字时,我能从她的眼神里感觉到母亲识字,母亲想识字,母亲为没上过学而抱憾。母亲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她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拉扯大,满怀期待地送我们走出大山,远走高飞,去实现各自的梦想。生长在穷乡僻壤的普通农家里的我们4兄妹,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动荡时期能努力读书,在文革刚刚结束、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十年里能通过高考实现鲤鱼跳龙门的蜕变,没有母亲的教诲、支持和影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在县城上了两年高中,母亲为了让我能吃饱饭、交得起伙食费,不仅从牙缝里省下粮食拿到自由市场上卖掉换钱,而且还把姥姥传给她的仅有的两件银饰卖掉了。这是我一生的亏欠。</p> <p class="ql-block">  母亲没走。她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保佑着我们,以及在五湖四海的后辈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