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三传第八期读书群结业仪式

讷于言

<p class="ql-block">亲爱的薛老师、谢老师、群里共读的书友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薛老师、洪霞老师给我这次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读书故事`。</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11日到今天,是我跟随薛老师和书友们结伴而行,诵读中华经典原典的第4年。</p><p class="ql-block">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在文化的长河中溯源,在经典的星空中采撷。回首这些年与经典相伴的日子,如同一串串璀璨的珍珠,闪耀着智慧与感悟的光芒。从初遇经典的欣喜,到践行经典的执着,再到深入一史三传群共读的丰厚收获,每一步都镌刻着成长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我从三方面谈谈我的读书与成长</p><p class="ql-block">一、邂逅经典,开启智慧之门</p><p class="ql-block">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 2016 年,在成都金堂读书营,我有幸结识了师父陈琴老师。她首创的“陈琴歌诀乐读法”,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我诵读经典的崭新世界,让我初次领略到经典诵读的独特魅力与无尽的欢乐,尤其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经典的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与古圣先贤展开了一场场心灵的对话。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这种读书法,要用这种方法诵读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文化!</p><p class="ql-block"> 此后,我便如虔诚的追光者,紧紧跟随师父的脚步。2018 年的潍坊、2019 年的大连,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 2023 、2024年……每一次读书营的相遇,都让我在经典的海洋中汲取到更多的智慧源泉,我常常感慨,这样的读书营真是“充电一星期,发光一整年”。“十年磨一剑”这十年,每晚一小时的经典诵读,我从未停歇。向光而行,让自己变成一道光,照亮人生前行的路。</p><p class="ql-block">二、践行经典,播撒智慧种子</p><p class="ql-block"> 心中有了对经典的热爱与领悟,我便立志将中华经典的瑰宝传递给更多的人。尤其是身边的学生、家长、同事、朋友。于是,我在课堂上带领着学生读、在家长会上带领家长一起读,区域教研活动开始之前十五分钟和同事们,一同歌诀乐读经典,感受的素读经典带来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用“陈琴歌诀乐读法”素读中华经典,我目前带领有四个读书群,其中一个是后备读书群,分享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其他三个群是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经典,如《老子》《逍遥游》《大鹏赋》《滕王阁序》等,这些古代经典名篇的背诵。这些读书群中有我们丛台区和周边区县的许多老师,有的老师带领自己的孩子或自己的学生开展经典素读。我区的实验小学持续诵读陈琴老师的《经典素读范本》长达七年之久,采用“每周一诵”的小视频按年级定期进行展播。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我见证了学生们从最初对经典的懵懂好奇,到逐渐沉浸其中,被经典所蕴含的智慧深深打动。他们在诵读中识字量大幅增加,语言表达能力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经典的熏陶下,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也在悄然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家长们也纷纷反馈,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后,家庭氛围更加和谐,亲子关系更为亲密,家长与孩子能够共同在经典的滋养中成长进步。同事们则在经典的共读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了学生、老师心中。</p><p class="ql-block">在我们一史三传群,跟随薛老师读书的过程中,薛老师常说,要去给别人讲,讲出来的才是你自己的。于是,我学着薛老师的样子,组建了“四书五经”诵读群,目标是用陈琴歌诀乐读法,先将儒家经典完整地诵读一遍。在群里,我领着大家共读了《大学》《中庸》《论语》,目前我们在读《孟子》,我的讲解不及薛老师的百分之一,只是在略知大意的基础上,以反复诵读为主。像素读之歌唱的那样,“读书人,一起来,歌诀吟诵心飞扬”。</p> <p class="ql-block">三、结缘一史三传群,深入经典殿堂</p><p class="ql-block"> 2021年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结缘了“一史三传群”。从踏入这个群的那一刻起,就仿佛开启了一场奇妙而充实的经典阅读之旅。在薛老师的引领下,我们以《史记》为纲,开启了更为深入、系统的经典学习。在这个充满学习热情的群体中,我们诵读了《尚书》《左转》《国语》《论语》《老子》《庄子》《韩非子》《孙子兵法》《孔子家语》等多部经典著作,一部部承载着先贤圣哲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典著作,伴随我们走过了四年的时光。即便是在最艰难的那段时间,我们群的读书人依然勤学笃行,持之以恒!</p><p class="ql-block"> 薛老师是一位极其出色的领路人。她博学多识,仿佛一座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每次解读经典时,她总能旁征博引,将历史典故、文学常识、哲学思想、心理学、脑科学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口吐莲花、妙趣横生的的讲解,让那些古老而深邃的文字瞬间鲜活起来,让那些枯燥的经文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我们在身心愉悦中领悟经典的要义。而且,薛老师就是坚持不懈读书的典范,她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读书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  回顾四年一千多个共读时光,每个夜晚都充满期待。这期间,有过忙碌工作后的疲惫,有过生活琐事的困扰,但我从未轻言放弃。每一次翻开经典,与群里的书友们一同探讨那些富有哲理的语句,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在薛老师引领下,我们在《尚书》中,追溯上古政事的源流与得失,研习先人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在《论语》中感受着儒家的仁爱与智慧,学习为人处世的准则,汲取千年智慧,涵养君子之风;在《道德经》的里领悟着道家的无为与自然,探寻内心宁静的真谛;在《庄子》中,明白了万物平等,学会了以更加包容和豁达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在《韩非子》中,领略法家的严谨与权谋,思考社会治理的方略;在《国语》里触摸历史的脉络与变迁,体会古人的思想情感;在《孙子兵法》中汲取军事的谋略与智慧,明白竞争与合作的平衡……</p><p class="ql-block"> “一史三传”经典研读之旅,我深刻地体会到经典对于人生修身、修心以及为人处世方面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与巨大改变。</p><p class="ql-block"> 在修身方面,经典如同一面镜子,让我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尚书》中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让我明白对待别人不应过于苛求,对待自己则要严格要求。《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促使我养成了自我反省的良好习惯,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兵书,却也与修身养性息息相关。比如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克制情绪,莫让愤怒主宰行动,保持冷静理智方能做出正确抉择。“知己知彼” 的理念,促使我们深入审视自我,明晰自身优缺点,进而不断完善。同时,其中蕴含的战略智慧,如待机而动、以柔克刚等,教会我们在面对困境与诱惑时,坚守内心,以沉稳平和的心态和巧妙的方式应对。</p><p class="ql-block"> 于修心养性而言,经典是心灵的避风港与滋养品。《老子》中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便会让我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得失荣辱,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坐忘”“心斋”是《庄子》中倡导的修身养性的方法,它让我能更加豁达的看淡生死,笑对人生得失。面对喧嚣的尘世,我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净土,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坚定与从容,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p><p class="ql-block"> 谈到为人处世,经典更是我的智慧宝库与行动指南。《论语》所倡导的“礼之用,和为贵”让我深知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与他人交往中注重礼仪、尊重他人、包容差异,允许别人成为别人。老子《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我们要像水一样低调、无私。在面对利益和荣誉,不必事事纷争,要遵循自然规律,以谦逊包容的态度处世。</p><p class="ql-block">经典的滋养让人内心更加平静、豁达。在诵读经典中,我们感受着爱与被爱的美好,感受着生活带给我们的丰富多彩,感受着心灵慢慢丰盈,生命得以升华。</p><p class="ql-block"> 在一史三传群里,我还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因为对经典的热爱而相聚在一起。大家在群里分享读书心得,交流生活感悟,互相鼓励,互相支持。这种纯粹的友谊,也是读书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四年的共读时光,我心中满是感慨与感恩。感恩薛老师的辛勤付出与悉心教导,感谢书友们的陪伴与鼓励,更感谢经典书籍给予我们的智慧与力量。“学贵有恒”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在经典的海洋中遨游,与一史三传群的书友们携手共进,不断探索经典的深邃奥秘,让经典的智慧之光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在修身、修心、为人处世的人生旅途中不断收获成长与幸福。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经典阅读的行列中来,共同感受经典的无穷魅力,汲取其中的智慧精华。共读经典,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心,这样我们才不会失根!</p> <p class="ql-block">听了赵彦林老师的精彩分享,仿佛看到了赵老师近十年来追寻经典的脚步,坚定而稳健,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成都、维坊、大连、线上……一路走来,收获智慧,收获成长,收获幸福。</p><p class="ql-block">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赵老师由学习经典的追光者,到践行经典的修行者,而传承经典的引领者,不愧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崔丽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薛老师,尊敬的秀秀老师、洪霞老师,亲爱的一史三传群的书友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我是山西运城绛县的一所村小学的一名普通语文老师崔丽萍,很荣幸作为学员在第八期结业典礼上与大家分享读书的快乐。群里优秀的学友众多,在这个大咖云集的读书群里发言,甚是惶恐。我仅代表一个忠实的薛粉来表达我的感恩吧。</p><p class="ql-block">  从2020年秋季跟着薛老师发起的广东肇庆《道德经》81天学习,被薛老师的博学幽默吸引,就一直没停下跟随的脚步。2021年开年伊始到现在一史三传历经八期,真是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 很高兴自己从第一期到现在坚持了八期,四年时间,跟着薛老师学习,真可谓研究生毕业啦!每次课都尽量同频听课,即使不能,也会当天或本周内找个安静的时间,把课补上。边听边在书上批注,特别有满足感、成就感。四年的经典熏陶,我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感恩四年来薛老师的辛苦付出,每周三次课,雷打不动,从来没有耽误过。每次课都被薛老师爽朗的笑声所感染,屏幕前后的素未谋面的你我,仿佛咫尺之隔,亲切如旧。这学期薛老师更是忙碌,精进到博士学习,上课写论文都忙的不可开交,但仍然见缝插针的在群里一讲课就是一两个小时,这种说到做到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薛老说我们群是她强有力的后盾,是她思想碰撞,灵感乍现的源泉。薛老师把我们群的地位放得老高,我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那。做薛老师的学生无比幸福。薛老师的课总有惊喜,每次听课都意犹未尽,让原本枯燥的文字更加灵动。拓展链接不断,还加入了很多专业性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  《史记》《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谓“一史三传”,初心是以“史”为经,打开时间纵轴;以“传”为纬,纵论历史风云。历数四年来我们读过了诘屈聱牙的《尚书》,《韩非子》《庄子》《孙子兵法》《国语》《论语》,《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相关联的如大树开枝散叶,像我们读了《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现在在读的《孔子家语》。这些书以前哪敢想象我会去翻读,现在一本本书都变厚了,每每再翻开,都会发自内心的喜悦,因为我读过,一篇篇一字字的读过。古老的书籍,承载的思想与精神,值得我们一遍遍去品味,经过薛博士的解读,不再局限于纸张的形式,渗进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拓宽了我们对历史的想象和了解。尽管现代社会输出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我们内心深处仍向往一份古朴。</p><p class="ql-block">  这个学习群不光学习原典文字,暑假里还组织大家“访先贤足迹,寻文化之根”,真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前已经去过山西、山东、内蒙、河北,相信跟随一起去的学友,收获一定颇丰。群里的组织者秀秀老师更是智慧与旅游的前行者,金点子更多。洪霞老师是群里的管家,一切都安排的条理分明,群里的活动离不开两位老师的付出。赵燕老师是群里的音频收纳师,每次课后都为大家服务。还有朱习晨老师的思维导图总结学习要点。群里的王玉萍老师、宋大哥等更是我们群的笔杆子,他们学有所思,篇篇心得是群里靓丽的风景。群里众多老师的学习力互相影响,互相切磋,我们群无愧于纯粹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做薛老师的学生无比幸福。薛老师的课总有惊喜,每次听课都意犹未尽,让原本枯燥的文字更加灵动。拓展链接不断,还加入了很多专业性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与时俱进。”总结的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崔丽萍老师发自肺腑的分享,让我想到一句话“永远相信坚持的力量”。崔老师应该是薛博士最早的学生之一,可谓是薛老师坚定的拥趸,忠实的粉丝。自2020年秋八十一天的学“道”起,没有停歇紧跟的脚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沉浸经典,感悟智慧,乐在其中。崔老师不仅自己学习感悟,还承担诵读引领任务,在传承经典的道路上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各位书友:</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叫郑楚庄,来自广东佛山,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与薛老师结缘,是在黄友英老师组建的道德经吟诵学习佛山群。我特意去翻了一下聊天记录,发现真是一个美好的日子:2020年5月20日,意思是爱你爱你我爱你!(薛老师,你收到我爱的表白了吗?)如此自洽的解释,实在是生活中的小确幸!</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被薛老师在群里细致认真的吟诵作业点评打动,她为我后来有机会做吟诵作业点评提供了非常好的标准和示范。</p><p class="ql-block">  而真正让我折服的,是薛老师带我们学习道德经。她每天坚持早起公益给我们讲课,我也坚持跟着走了完整的一轮,而这,是我学习道德经的第三轮,我也恰恰是在这一轮,实现了我全本道德经脱稿并熟练吟诵。</p><p class="ql-block"> 所以,后来薛老师要开讲一史三传课程,我毫不犹豫地缴费报名了,一跟就八个学期,没有间断,除了佩服薛老师,我也挺佩服自己,尽管这期间我时常掉队,沦为学渣,不是在补课,就是在补课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学渣是事实,但我并不惭愧!我认为,只要没有停下脚步,每一步的向前,都是进步!同频的人才能聚在一起,而长时间都没有走丢,是大浪淘沙。我从薛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我坚持走下来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薛老师讲课,有很多个人独立的思考,呈现多元化构建思维形式,是非常灵动鲜活,时有常新的,这就很了不起。知识是死的,思维是活的,而这,也是我近几年读书着重想要去突破的。</p><p class="ql-block"> 薛老师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真的是我们的榜样标杆。而且涉猎广泛,特别是她在心理学方面的学习成长,既自助,又助人,这是我非常欣赏的。2019年,经由黄友英老师,我走进了心理学领域,从此开启了我不一样的人生。现在的我,也走在助人的实践路上。所以,我懂得薛老师的快乐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是黄友英老师和钟建英老师,把我引领到学习经典这条道路,并万分荣幸成为了陈琴老师的弟子,我也由此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门和书友们。感谢薛老师和组委会老师们的努力,坚持带我们读史书典籍,四年时间,我们从《史记》开始读起,到《尚书》、《左传》、《国语》、《孙子兵法》、《诗经》、《庄子》、《韩非子》、《论语》、《孔子家语》……书越读越多,路也越走越长。我们要坚持读书,要读不同的书,要带着思考读书,要把所读践行到生活中……读书能使我们明理、开悟、喜悦、幸福。读书能打开我们的视野、能增长我们的智慧、能提升我们的格局,能绽放我们的生命!伙伴们,新学期,让我们继续跟着薛女神,一直读下去吧!</p><p class="ql-block"> 感谢缘分,感恩大家的陪伴,祝福大家新的一年,一切如愿!</p> <p class="ql-block">说起与薛老师的结缘,是在黄友英老师组建的道德经吟诵学习佛山群,我特意去翻了一下聊天记录。发现真是一个美好的日子,2020年5月20日,意思是,爱你,爱你,我爱你。谢老师,您收到我爱的表白了吗?如此自洽的解释,实在是生活中的小确幸。</p><p class="ql-block">@楚楚 哈哈,郑老师,我收到了你的爱的表白,我也爱你呦![爱心][爱心][爱心][玫瑰][玫瑰][玫瑰][呲牙][呲牙]</p> <p class="ql-block">“只要没有停下脚步,每一步的向前,都是进步!”郑楚庄老师的这句话可谓是至理名言了。郑老师无疑也是薛博士最早的学生之一,2020年5月自学“道”起,坚持追随薛老师读经、修身、践行,通过读书明理、开悟,通过读书开阔视野、增长智慧、提升格局,绽放生命!有句谚语说得好,“独行快而众行远,独学寡而众学乐”。新学期,让我们继续跟着薛女神,一直读下去吧!</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友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一名全职二胎妈妈,每天在育儿的琐碎和家庭的忙碌中周旋,生活被柴米油盐与孩子的嬉笑哭闹所填满。去年暑假,在陪孩子读书时我接触到经典素读,又因一次机缘巧合加入了咱们这个共读群,就此开启了一段意想不到的心灵之旅。</p><p class="ql-block"> 初读经典时,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在薛老师简短有力、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解读下,瞬间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填补了我在传统文化认知上的空白。对于像我这样在育儿道路上不断摸索的妈妈而言,这些文字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教育孩子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书中提到,“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行则民作则。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恭敬以从命。若是,则可谓能敬其身,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的重要性。身为母亲,我不能仅满足于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更要在言行举止间展现出稳重与亲和,成为孩子心中值得尊敬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而“欲政之速行,莫善乎以身先之 ”这句话,也促使我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空洞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身体力行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像我期望孩子热爱阅读,那自己就得先沉浸于书中;我希望他们懂得尊重他人,那我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对每个人都给予充分尊重。</p><p class="ql-block">  在共读期间,群里的学友们来自不同背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却都因对经典有着同样的热爱相聚在此,一同探讨、分享各自的感悟与体会。有人从为人处世的角度解读经典,有人结合工作中的困惑在经典里寻求答案,而我则更多地从育儿和家庭层面汲取智慧。这种思想的碰撞,让我对经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共读的强大力量。</p><p class="ql-block"> 作为全职二胎妈妈的我,以为自己的世界会被局限在家庭的狭小空间里。但通过共读经典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内心正逐渐变得宽广。它让我在琐碎日常中寻得了一片宁静天地,在忙碌育儿过程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滋养。</p><p class="ql-block"> 新的一年,希望继续在经典的陪伴下,遇己,愈己,育己。最后,感谢每一位学友无私的分享,感谢老师引领与辛勤付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读了这位宝妈的发言,确实被她的智慧所感动,她在读经典时,用经典的智慧来教育孩子,来营建家庭,身体力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p> <p class="ql-block">李少兰老师的分享,结合教子育儿谈了自己的读书感悟。李老师虽然加入读书群较晚,但自己的体悟不可谓不深。“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恭敬以从命。”“欲政之速行,莫善乎以身先之。”作为老师、家长,我们应该像李老师说得那样,给学生、孩子做好榜样。不能仅满足于照料他们的生活、学习,更要在言行举止间展现出稳重与亲和,成为学生、孩子心中值得尊敬的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教育学生、孩子的过程中,少些空洞的说教,多点身体力行。亦如老子所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友:</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我是刘朝霞,感谢洪霞老师的邀请,让我发表一点学习心得。同时,我又特别惭愧,作为这几年,一直在群里跟随学习,但几乎不冒泡的隐身学生,我经常是一边上班,一边带着耳机,囫囵吞枣般,每次都是紧赶慢赶听回放,就这样,还常常要补课,偶然瞄一眼群里王玉萍老师的分享,还没来得及消化,心思又被工作生活的琐事带走。一直到今年,我正式确定主力转做“青少年生涯规划师”,开始转向和教育有关的学习,才稍微能跟着读《孔子家语》,能够泡在这个有文化的群里,有机会一点点积累知识,走上学习做个文化人的漫漫征途,一如长途跋涉,万里长征终于开启了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自己的学习才刚起步,但这几年,我带着小娃一帆参加了群里许多的线上线下的活动,确实,在一帆的身上,可喜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一点点发生,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学习的自信和对国学的热爱!我想,每一个家庭,都会希望家庭的接棒者能够更上一层楼,在这里,我就分享一下,自己现在如何陪伴孩子学习,让孩子对国学不断产生兴趣,在这个的过程中的一些点滴收获,希望可以给大家看到不一样的角度。</p><p class="ql-block"> 在疫情期间,从线上的“群书新读”,到石萍萍老师主讲的“三字经”,前辈们的课程,几乎都是我们的必修课。在2021年疫情最严重的广州,我带着当时只有三岁半的一帆,和朱雪英老师家的二宝一起,参加陈琴老师的“声律启蒙”前半部学习,每周一天广州行,是我们母子俩最期待的短途旅游,我追星,娃收获美食奖励,但是到底他听了多少,我也不知道,当时就想,刷个存在感吧!直到现在,我已经进入陈琴老师弟子群,因为我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估计陈老师最多也只记得有个“一帆妈妈”吧!</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这从不吱声的旁听者,在秀秀老师的引荐下,又不知天高地厚的,进了一史三转学习群,每次薛老师慷慨激昂的分享,各位老师们的真知灼见,让我这个长到四十几岁,都没有系统学习过经典国学的文盲,只能更加悄悄的,长期进入静默状态(扫盲),看着,听着,想着,跟随着,默默的,看窗外春夏秋冬,听群内上下五千年。偶尔,我还可以借着刚听完的内容给小娃讲个《史记》故事,后来,索性,把老师们编写的《史记》故事当成礼物送给还不怎么识字的小娃,做睡前故事,一直到现在,小娃都很崇拜这些编书的老师们,视如大神般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老话说,人生没有初次见面,所有的相遇,其实都是久别重逢!当我们从“五点半”的线上暗号,走出手机那一头,走到赤峰,聚在一起,真的没有丝毫的陌生感,仿佛都是是神交已久的海内知己,修百年,还是修了千年的缘,或者更深?</p><p class="ql-block">  在薛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天南海北聚集在一起,在红山文化发源地,一帆看着哥哥姐姐们,见缝插针般忙着背诵,他也读会了那么几句。在赤峰,拜诣文字大家白双法老先生,孩子们各个充满梦想,勇于表达,真正是“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在沈阳故宫,等雨停,孩子们在屋檐下齐声背诵《道德经》,一帆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程,他时不时也要吟上几句。一路上,当地导游几乎不需要太多解释,老师们,轮换着给团友们答疑解惑,到后来的背书比赛,米米奖励,更是让孩子们激动万分!我也常常想,好想我家一帆能够主动去表现,奈何,人家热衷美食,看上去对读书似乎无动于衷,美好的憧憬,我只能在心里想想,他常常看到爱学习的老师和学生,或许也会给他幼小的心灵种下一颗爱好国学的种子呢?假以时日,会不会,在不经意间发芽呢?</p><p class="ql-block"> 时间一晃过去了三年,旁听国学的一帆,在今年9月份,成为一年级小学生,从放羊式的幼儿园,进入集中管理的班级学习,每天状况花样百出,简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创新型人才”!老母亲我,也常常因为他的各种自由散漫的行为习惯,需要和老师们深度沟通,我只能每天在心里默默祈祷,他的学习情况,不要说期待怎么快,只盼他能够早一点进入正常车道,就心满意足了!</p><p class="ql-block">  好在,这所曾经名叫“美的”的学校,是一所曾经承办过全国吟诵协会活动的精品小班制学校,老师们在抓紧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会观察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特质。我又开始浮想翩翩想:有没有可能,以后,一帆也能有有机会,在国学方面,因着过去的旁听经历,实现弯道超车呢?让我也想做个白日梦吧!梦想还是要有的,否则,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p><p class="ql-block"> 又惊又喜的时刻,很快就来到了!</p><p class="ql-block"> 新学期快过去一半了,有一天,去年才毕业的年轻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给我打电话,接到老师急匆匆的电话,做家长的好紧张,心里好忐忑,不知道又什么大棒子要落下来?这次老师却说:“一帆妈妈,我发现一帆,对国学启蒙的内容,很多都已经了解了,还有,他认识很多字,大约超过一千个字了吧,有这样的基础,是很好的,希望他能够继续加油!”哦!虚惊一场,原来是《国学蒙读》,一帆背诵速度领先了同学不少,老母亲的心终于放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隔了几天,我去一帆学校做义工,数学老师远远看到我,特意叫住我:“一帆妈妈,我要跟你说几句话!”天哪,这回,又有什么状况吗?还是,题目做不好?老师说:“一帆是不是很早就识字呀?他的数学计算和思考题也很不错,题目都会读,都能看懂,做起来不卡壳,很顺畅,现在大多数的孩子还没有完成的练习册,他已经超前完成了,可以提前给他买新的练习册了!”哦,原来,识字多,数学也会变容易啊!这倒是好现象!</p><p class="ql-block">最近一个周日晚上,班主任随机回访,“原来一帆周六,就可以把所有的周末复习和练习完成呀,平时晚上完成练习,还可以有点时间去户外遛遛,效率很高哦!”</p><p class="ql-block">老师表扬过后,一帆对于回校学习也更加来劲了!每个学习日的早上,6:20准时起床,再也不会拖拉,7点不到,已经进入校门,前所未有的顺利!</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月,我还发现,一帆开始主动要读《大学》和《论语》前两章,这些他过去旁听过的内容,他开始回炉般,重新喜欢上了!《诗经》里面,他最喜欢唱《淇奥》,《橘颂》他说不喜欢读,更加喜欢唱,还经常要纠正妈妈的不太标准的发音。</p><p class="ql-block">  回看一帆这三年多以来,看似心不在焉的旁听,实际上,这颗纯粹的学习种子,从来没有停滞,到今天,终于开始萌芽了!所以,方向正确,只要坚持点滴学习不间断,假以时日,一定可以看到希望!</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了解到,在他们班上,像一帆这样,能够有机会从小(幼儿园开始),就接触经典国学的孩子,真的不多, 特别是能够把经典国学做长期的教育规划,作为一项语文基础和校内学习同步,长期坚持的,少之又少。有更多的家庭的孩子,幼儿阶段,可能接触了《三、百、千》,但是,一进入小学,开始以分数为主,重心放在补习和刷题,逐渐放弃持续的国学诵读,其实,本质上是放弃了给孩子打基础的,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是很可惜的!试想,建设高楼大厦,没有夯实的基础,怎能长久!看到这些,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持续学习,持续陪伴孩子学习的信心,从现在开始,我要把我自己,当做是一帆一年级的同伴,一起学习,我是在补课,重新补自己幼年、童年、少年、青年未曾学习的经典国学基础,践行内修国学、外连世界,把一个中国人扎根的经典国学文化,深深地融入自己脑海中,有了文化自信,再来链接外界,同步走上睁眼看世界的康庄大道!</p><p class="ql-block">每一个家庭,对自己的孩子,都会有最美好的期盼:身心健康,学业领先,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人生美满!</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青少年生涯规划师,我知道,人生好比航行,最好是带着指南针和海航图航行!而孩子未来要达到的美满人生目标,最大的决定因素是他的兴趣,良好的兴趣加上匹配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坚持持续不断的加强技能自信心的培养,这才是圆满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孩子树立高远的志向,同时,要找到适合为孩子的日常点滴赋能的方法,只要方向正确,方法科学,我们就要坚定长期并脚踏实地的持续每一天、每一次的行动!</p><p class="ql-block">我想,就像现在我们的“一史三转”学习群,我们跟着薛老师,每周都在学习,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周听几次分享,但我们的立足点就是要夯实基础,把隋唐前,最纯粹、最精华的中华文化浓缩在每一次的读书分享里,扩展知识,让自己的眼界和心境都能立足于高山之巅,又能够践行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愿今天的我们,都能坚持自己读书,陪伴孩子家人读书,为自己沉淀深厚的文化精华,相信我们都可以从年轻时的“肤如凝脂手如柔荑”,到几十年以后,无惧时光流逝,纵然是白发苍苍,还能如青霞姐姐般“东风尽折花千树,尚有幽香放上林”!</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用一句古语来自勉:“高高山岗立、深深海底行!”</p><p class="ql-block"> 祝福群里所有的老师们身心安康,四季顺遂!</p> <p class="ql-block">读书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热爱读书,对国学经典产生兴趣,进而促使学业进步,良好习惯养成。听了刘朝霞老师精彩的分享,让我们领悟到培养孩子的好方法:听(把自己读书所得当作故事,讲给孩子听)、看(在研学中听看小哥哥、小姐姐们背经典)、仿(时不时模仿背、吟)。慢慢地孩子喜欢了,读记的东西多了,理解题意自然不在话下。由喜欢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作息习惯。从刘老师的分享中,也让我们认识了刘老师的真诚、谦逊,她忙里偷闲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p> <p class="ql-block">朝霞是薛老师的忠实追随者,也是一位对经典有着无限热爱的读书人。她离我比较近,我们也能经常见面,跟她聊天,常能听到她的育儿经,我也被她所感动。孩子从小在经典中浸润,天长日久,孩子也爱上了经典。</p><p class="ql-block">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好的学校,她每天不辞辛劳,早送晚接,这份毅力让人敬佩。</p><p class="ql-block">她也是一位有思想的青少年生涯规划师,每次聊天,都让我大开眼界。有机会的话,也请她来为我们讲讲这方面的内容[玫瑰][愉快]</p> <p class="ql-block">书友真诚分享动人心,薛师激情规划思未来</p><p class="ql-block">——听“一史三传”第八期结业典礼有感</p><p class="ql-block">徜徉在经典的世界里,总是这样的诗意而美妙,总是这样的质朴而动人,总是这样的鲜活而丰蕴。</p><p class="ql-block">“向光而行,让自己变成一道光,照亮人生前行的路”,赵彦玲老师率先垂范引领老师、学生和家长一起捧读经典,泽被千家万户。</p><p class="ql-block">“只要没有停下脚步,每一步的向前,都是进步”,郑楚庄老师谦逊而真诚地坚持学习经典,春风化雨地向高中学子输送经典的力量。</p><p class="ql-block">“高高山岗立,深深海底行”聪慧而幽默的刘朝霞老师未雨绸缪地带儿子沉浸经典,终于惊喜地盼到了“小土豆”发芽开花。</p><p class="ql-block">“尽管现代社会输出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我们内心深处仍向往一份古朴”崔丽萍老师质朴而真纯的话语道出了传承经典人的心声。</p><p class="ql-block">“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空洞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身体力行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像我期望孩子热爱阅读,那自己就得先沉浸于书中;我希望他们懂得尊重他人,那我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对每个人都给予充分尊重”,睿智的李少兰老师从经典中洞见了教育的真谛。</p><p class="ql-block">每一位书友的发言都因捧读经典而熠熠生辉,又因感悟经典而异彩纷呈。正如董卿所说“你的气质里蕴含着你读过的书和你走过的路”。</p><p class="ql-block">女神级压轴人物——薛博士围绕“有规划的人生是一张光明美好的蓝图,没有规划的人生是一张七零八落的拼图”,激情澎湃地宣讲了一个多小时。隔着屏,我仿佛都能看到她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笑靥如花的神情。从经典到元认知,再到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高考填报师……她简直就是行走的书柜,身边的“度娘”嘛。我非常佩服薛女神的前瞻性和洞察力,还特别艳羡她的博学多通和处变不惊。而我恰恰相反,就是那种不愿意主动尝试新鲜事物的因循守旧派,总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浸泡,缺乏走出舒适圈的勇气。</p><p class="ql-block">再过两年就到了知天命之年了,距离退休也不算太远啦,在“执着理想,纯粹当下”的同时,也该好好规划一下未来了……</p><p class="ql-block">新疆乌鲁木齐王玉萍2025.1.12拙笔</p> <p class="ql-block">昨天上午忙着放假,今天早上起来 终于听完了薛老师的分享[玫瑰]跟着女神学习的四年,是修练的四年。四年下来,真的如女神所讲,感觉我的心态越来越平和,遇事越来越沉着,胸怀越来越宽广!还有女神永不停歇的脚步,追求上进的精神真的让我无比敬佩!听着薛老师的分享,我在问自己:我真的很忙吗?那我最近一年熬过夜吗?从来没有像薛老师这样熬过夜,以后就不能说自己干不完事情了。因为没有像薛老师这样付出过!感恩薛老师的引领,感恩书友们的一路陪伴!新学期,继续同行![合十][拳头]</p> <p class="ql-block">写在一史三传学习群第八期结业典礼之后</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12日,又是一个值得纪念且难忘的日子。跟随薛老师踏着风火轮一样的步伐,来到了一史三传学习群第8期的结业典礼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虽然完美的错过了现场直播,但今天还是忙里偷闲的把群消息看了一遍又一遍。更有红霞老师的美文和赵燕老师的音频合成提供的方便,在让我这十分遗憾的心情得以稍有宽慰的同时,惊叹于自己在这4年的时间里,竟然能同群里众多优秀的老师们走在一起且坚持下来,真的不可思议。究其原因,除了薛老师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而外,群友老师们对国学经典的热爱激情,无不是我坚持一路走下来的另一个动力因素。在感谢薛老师的引领和学友们陪伴的同时,为自己再送上一个大大的赞[强]。</p><p class="ql-block"> 听着五位老师的分享,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个个莺声燕语,根本分不清是五个人的声音,因为五个声音发出的都是同一个声音:4年来跟随薛老师读书的成长历程和感恩之情。在这个大咖云集、藏龙卧虎的群里,我作为一个小学生,除了马齿徒长而外,没有其他长处。但是,在薛老师、朱熹晨老师即兴、准确、精彩的点评之后,我还是要发表一点儿狗续貂尾的感想。</p><p class="ql-block"> 赵彦林老师不但自己始终坚持读书学习、诵读经典,还把所学运用于自己的工作中,带领的是一个地区的经典爱好者,受益的是一个地区的莘莘学子,展现了一个地区的教学成果。赵老师说:“读书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这既是对自己人生意义的严格要求与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坚持读书学习的督促和鞭策,为我们坚持读书学习树立了榜样。</p><p class="ql-block"> 崔丽萍老师谦虚的说自己是一个山村小学的普通老师。但从您的分享中,我同样听出了平凡中的伟大,看见了普通中的闪光点。在只重视教学分数、把学生成绩的好坏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硬性标准条件的山村小学来说,能得到十几个家长的信任,把孩子放心的交给您读起了经典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功德无量呢。学友们不知道,吕瑞莲老师(我爱人)在寒暑假能做到您这一点是要免费搭上一顿中午饭的。当听到您说“王玉萍、宋大哥等更是我们群的笔杆子”时,我感觉我的脸红[脸红]的像涂满了胭脂。王玉萍老师是当之无愧的。对比“笔杆子”这三个字,我还是特别沾沾自喜于“宋大哥”这三个字[捂脸]。</p><p class="ql-block"> 郑楚庄老师说的好,“只要没有停下脚步,每一步都是向前,都是进步”。是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作为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在时间上能跟上薛老师这每周雷打不动的三课时的学习,就很了不起。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局外人,我所听说和见到的高中老师们,闲暇时间都是在为每小时3~400元给学生补课费的道路上奔波着,哪还有“子曰诗云”的研究国学经典呢?</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全职二胎妈妈的李少兰女士,更值得我佩服和尊敬。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家庭主妇的担子是尽人皆知的。李老师在做好全职妈妈的同时,坚持加入到这个读书群,我认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她是在为自己加油充电。不管何种原因成为全职妈妈,我认为是个塞翁失马的过程。用一个保姆的工资跟将来两个高中生的补课费相比,简直是太划算了,如果再培养出两个从小就浸泡在经典里的大学生,那可就更是大赚特赚了。</p><p class="ql-block"> 正如薛老师所说:听声音,刘朝霞老师应该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士其实不然。刘老师恰恰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有幸的一面之缘,活泼开朗的性格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盼望着重聚首那一天的到来。一帆的成长经历再次证明了陈琴老师歌诀乐读背诵法在小学教学中的适用性。在小学阶段实现“读破百部书,背诵十万字,能写千万言”不是梦想。就一凡的成长经历,再夸一下我的爱人——吕瑞莲老师,她带的学生同样像一凡一样,得到了英语老师、数学老师的认可,特别是到了小学的高年级段,其优势较之于其他学生更为明显。只可惜只有一届的两个班级学生。送走那些学生至今的吕老师,面对她心爱的歌诀乐读法教学,只能发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了。好在有我这个懒惰的小学生,她还可以用来时常鞭策一下,聊以慰藉她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忧伤心情吧。</p><p class="ql-block"> 俞满茶老师说的好:“薛老师以非凡的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智慧,精心的为我们绘制了未来20年的宏伟蓝图”。反正我就是赖在这个群里不走,在薛老师的引领下,在学友老师们的陪伴下,浸泡在经典的海洋里。不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留取丹心照汗青”来增长知识,只在“我心光明,夫复何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中感悟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