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的宣言,嘹亮的号角,制胜的法宝——走进白沙会议旧址(吴志民)

吴志民wzm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庄严的宣言,嘹亮的号角,制胜的法宝——走进白沙会议旧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吴志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1月10日下午,莅临四川古蔺调研指导的红军将帅后代“红军之父”、开国元帅朱德外孙刘 武、朱良才上将之女朱筱秋、吴岱将军之子吴志民、钟元辉将军之女钟洪江、易耀彩将军之子易海燕、王耀南将军之女王 岩、卢仁灿将军之女卢晓沅、卢仁灿将军之子卢晓滨、曹丹辉将军之子曹小龙一行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县委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了泸州市古蔺县双沙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入川第一站,著名的白沙会议曾在这里召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双沙镇原名为白撒,建于明朝初年;清光绪年间将白撒改为白沙;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白沙乡;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由原白沙乡、河屯乡、马蹄乡、纳盘乡组建成区;1956年合区并乡撤镇,正式命名为“白沙区”,一直沿用至80年代;1982年白沙区更名为双沙区;1992年撤双沙区设立双沙镇,其名称一直沿用至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5年2月15日,军委直属纵队抵达白沙,在白沙场进行休整,并将总司令部设在崔家祠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月15日至16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博古、王稼祥等中央红军领导人在此召开会议,史称“白沙会议”。白沙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制定了《二渡赤水河的行动计划》,对“二渡赤水”作了具体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会议提出党和红军“运动战”军事思想。红军运动战的特长在五次战争中是被长期的阵地战相当减灭弱了,而在目前正要求红军各级指挥员具有高度的运动战战术。因此从阵地战战术(短促突击)到运动战战术的坚决的迅速的转变,是严重的工作。”这种转变,在“白沙会议”上得以具体落实。1935年2月16日发布了《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我们必须寻求有利的时机与地区去消灭敌人,在不利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拒绝那种冒险的没有胜利把握的战斗。因此,红军必须经常地转移作战地区,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党和红军在白沙确立了“运动战”思想,不再与敌进行阵地战、堡垒战,不再与敌人无谓的拼消耗。随之而来的是进行广泛的“运动战”,从被逼无奈的撤退转移到游刃有余的调动穿插,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白沙会议”对党和红军实现斗争方式转变,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会议强调“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针对过去党对军队领导不够,政治局和书记处在反思过去工作后,立即着手强化对军队的领导。“白沙会议”刚刚结束,2 月16日,总政治部向各军团政治部下达的《关于由川南回师东向对政治工作的指示》,也是“白沙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在军团和连队中加强纪律的整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白沙会议”时间虽不长,但研究的内容既急又重。“白沙会议”的成果,特别是毛泽东“运动战”军事主张,对于红军取得遵义大捷、四渡赤水战役的胜利,摆脱国民党4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乃至整个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在白沙召开会议的首要任务是,放弃古蔺县城,部署“二渡赤水”,发起“桐娄遵”战役。“二渡赤水”之后的“桐娄遵”战役,击溃敌军2个师又8个团,歼敌3000余人,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极大的鼓舞了红军指战员的士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来到了这一位于鱼塘湾的小院。这座两层楼高的小院土墙碧瓦,有着典型的川南民居特色,至今保存完好。小院的三间厢房外,分别贴有告示牌,写明这里曾是哪位红军领导人的住址。记者看到,张闻天曾住在小院的左侧厢房,而毛泽东则住在右侧厢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亲手种下的香樟树,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润芝香樟”,取毛泽东字“润之”的谐音。红色记忆在这里发扬光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