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高梁红

人海相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章浮出水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沙粒,肆虐着大地,然而,有一群人正在破开厚厚的冰层,奋力挖掘水下的东西,在它即将浮出水面时还小心翼翼,唯恐溜掉似的,挖出来的东西黑乎乎的,不断地往下滴着水。人们纷纷围了上来,生产队长李晟忠弯下腰,用手搓了一下黑乎乎的东西,连连夸赞它细腻,品质极佳。众人也附和着,赞它厚实,储量定然不小,今冬有活干了。这就是被庄稼人称作“黑金”的河泥。上世纪70年代,那时物资相对匮乏,河泥是一种上好的有机肥料,丰产丰收少不了它。这里虽然劳动环境恶劣,但人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依然干的热火朝天,恰似那片期待丰收的高粱地,正等待着“黑金”的滋养,以期来年高粱红遍大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章当家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块块黑土从河底取出,泥浆淅淅沥沥洒在冰面上,在这滴水成冰的季节,冰面上又结出新冰,鞋子早已成了冰坨。他们各个脚踏马步,稳住身体,用力迅速将铁锨插入河底,压低木把,慢慢地把黑土从水中捞出,铁锨在他们手中,灵活自如,如行云流水,一看就是干庄稼活儿的老把式。他们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把湿漉漉的黑土从冰下扒出来,再运到河岸,这其中的艰辛是现代人难于体验的。如今的机械化作业,很难见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劳动场面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块块黑土,在众人分工合作下,放在河岸上,冻结成硬块后,再把这上好的有机肥送到田里。“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土地没有肥力,怎能丰收呢?庄稼人盼的就是多收三五斗,因此,大家冒着严寒扒黑土,为了那片像红高粱一样红红火火的田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章热血青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年突击队中的朵朵金花,各个巾帼不让须眉,男女两队展开了劳动竞赛,男队队长李长江大步流星走在前面,后面男队员你追我赶,一片欢声笑语。女队队长金花,喊着口号互相加油,口号得到了大家的附和,老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整个河谷。此时尽管天寒地冻,哈气成霜,人们依然精神饱满,从事这么繁重的体力劳动,反而觉得非常快乐。这热血沸腾的劳动场面,让人仿佛看到那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像红高粱一样充满生机。红色的绸布做的蝴蝶结,迎风展翅欲飞,谁说她们不爱红装只爱武装,不懂生活,不爱美呢!那时的她们比的是劳动干劲,学的是劳动模范,爱美是天性,是美好生活的点缀。谈论的是昨天你织了多少尺布,纺了几两线,谁的衣服上的花绣的更漂亮,她们晓得美好生活热血铸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章希望的田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农们看到青年男女们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劳动场面,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好样的”。中场休息时,老农们拿出烟包,倒出些许烟丝,放在纸上卷起来,用口水把纸粘合在一起,旱烟卷就做成了,大家围拢在一起挡住风,再用火柴把旱烟点燃。大家慢慢地吸起来,静静地享受着烟草刺激带来的快乐,吸几口感觉身体放松了许多。李长江和金花等青年人见队长李晟忠,面色凝重,似有所思,就问道:“大叔!今天扒了这么多河土咋还不高兴啊?”李晟忠面带忧虑地说:“河土有碱性,盐碱地里不能用,这盐碱地就是一块心病啊!”青年人嘀咕了一阵,就建议在盐碱地种水稻,既提高产量,还多了细粮改善生活。其实队长李晟忠心里早就盘算过,但种水稻落实起来难啊!技术、资金、水源等等,困难重重,关关难过呀。但看到这样一群有胆识青年,还是欣慰地笑了。老农们交换了一下眼色夸奖道:“有了你们新农村建设更有希望了。”青年们听后倍受鼓舞,决心让农村人的日子过得像红高粱一样红红火火,让那片希望的田野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1月11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海相遇于河北滦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