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门峡市楹联学会 2025 年大讲堂开讲</p><p class="ql-block"> 2025 年 1 月 11 日,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大讲堂于新年之际开讲。第一讲的主题为:三门峡——一座内容丰富、佳作纷呈的诗词宝库。此次讲座由国家二级教授、三门峡市文史学者、三门峡“兴文化”工程办公室负责人,同时身为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三门峡市拔尖人才、中国唐史学会会员以及河南省史志学会会员的刘书芳老师主讲,由三门峡市楹联学会会长方留聚主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 年 1 月 11 日,在张治军会长的主持下,副会长赵朝荣、董先峰等在渑池县陶然谷开启了楹联学会大讲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认真聆听刘书芳老师的讲座。讲座包含三个部分:“遍地”唐宋诗词、内容丰富多彩、名篇佳作。刘书芳老师指出,三门峡区域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还地处东西必经之路——崤函古道两侧。历代文人墨客途经三门峡区域时,纷纷惊叹于险途,感慨历史,目睹现实,赞美景色,送别朋友,怀念亲人,一时间诗情难抑,提笔成章,诗词数量近千首,令人惊叹。在三门峡东西 200 多公里的古道上,平均每公里就有三五首。倘若将历代诗人创作的情景叠加在一起,可以想象,一路上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一两位著名诗人在那里吟诗填词。这些诗人词人涵盖了路过三门峡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唐太宗、唐玄宗,刘禹锡、韩愈、杜牧、范仲淹,柳永、晏殊、司马光、苏轼、苏辙等;在三门峡为官的王勃、岑参、元稹、王建、李商隐、卢纶等;还有临时寄住的韦庄、吴融等;本地诗人则有上官仪、宋之问、姚合、魏野等。</p><p class="ql-block"> 刘书芳老师从怀古、赏景、纪实、咏怀、感伤、思亲等六个方面,先后列举了李世民的《入潼关》、韦庄的《题盘豆驿水馆后轩》、杜荀鹤的《伤硖石县病叟》、魏征的《述怀•出关》、李商隐的《出关宿盘豆馆对从芦有感》、卢纶的《送李端》、 岑参的《夜过盘豆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等名作,并详细讲解了背后的故事。同时,他还列举了杜甫的《石壕吏》、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魏野的《寻隐者不遇》、柳永的《临江仙引·上国 》、元好问的《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以及宋无名氏的《误桃源·砥柱勒铭赋》等,逐一鉴赏了这些佳作的艺术特色。整个讲座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准,深受听众喜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