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丞相府 忠义春秋楼

何硯

河南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三国时曹魏的故都。曹操于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汉献帝于许昌,进位丞相,加九锡,封魏王。曹操借着天子的名义使令诸侯。<br><br>东汉末年,汉风倾颓,州牧割据,地方武力互相征伐,财匮力尽,民不聊生。曹氏父子踞许昌,大兴屯田,曹操下令曰:“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由于曹操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广纳人才,政令顺民,数年间,兵强马壮。曹操平定冀州后,更是企图全国。许昌成为曹魏灭吴、灭蜀,括地盘最后统一中国北方的大本营。公元220年,曹丕在这里登基创建魏国,改许县为许昌。<br><br>当下,曹魏古城内有春秋楼即关羽的宅第景区,曹丞相府景区和三国不夜城,相互间距离均不远。春秋楼文物景区、曹丞相府景区均被纳入曹魏历史文化重点展示范围。 春秋楼又名大节亭,为明清风格建筑群。三国名将关羽忠义双全,浩气洁身,将曹操赐于自己的一处宅第即“关宅”一分两院,被誉为“两院英风”。请两位皇嫂即刘备二夫人甘、糜居内院,自己住外院,晨夕问安,夜读春秋。问安不越雷池。外院有山门,春秋楼,关圣殿,刀楼,印楼。内院为园林建筑风格,有甘糜二后宫,雷池,问安亭,水榭,挂印封金堂等。<br><br>公元200年,曹操东征,关羽在下邳之战中被曹军俘获,关羽为保全刘备的甘、糜二夫人,在有附加条件下归附曹营入许昌,是关羽"人在曹营心在汉的一段时间"。<br><br>春秋楼有“关公读《春秋》”塑像,面容沉静儒雅,神情专注地阅读着《春秋》。<br><br>曹丞相府,是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奠定曹魏霸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都在这里诞生。曹操被封王后,丞相府而成为王府,曹丕称帝后即改为曹魏皇宫。<br><br>曹操父子皆有高度的武略和政治策略,並俱有极高的文学修养,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今存其乐府诗20余首,《蒿里行》、《短歌行》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br><br>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其诗歌委婉悱恻。两首《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br><br>曹植是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才子,流传下来的诗赋文章共有100多篇,如《泰山梁甫行》,《美女篇》,《洛神赋》等,曹植写《七步诗》的故事尽人皆知。 <p class="ql-block">“两院英风”花扇门,流传着千古佳话,关羽在此秉烛达旦夜读《春秋》。</p> <p class="ql-block">内院,便是刘备的甘、糜两夫人居住的地方,“不越雷池一步”更加显示了关羽的高风亮节。</p> 关羽的刀楼 关羽的印楼 春秋楼和曹丞相府之间是商业街和不夜城,不少游客穿着汉服逛街游乐,各种小吃和汉服门店一间接着一间。 <br><div>谁家姑娘恁高䠷,引来游人仰目观。</div> 满街游人,满街汉服店。 不夜城文化广场,曹操塑像。 曹丞相府,是议军议政日常办公的地方。曹丞相府由府门、求贤堂、七步阁、议事堂、赋诗楼等组成的汉代仿古建筑群。 五朵金花入魏宫,欲与宓妃比玲珑。心中自有桃花源,无时无处不春风。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