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鸟儿们(39):棕腹大仙鶲

山石

<p class="ql-block">棕腹大仙鶲,南方的鸟种,好像还是第一次在南京明孝陵被发现,自然,南京的鸟友们纷纷赶去拍摄。蓝色的飞羽,棕色的腹,天蓝色的头冠,真的挺好看的,让很久没拍鸟的我,也跑去凑了回热闹。</p> <p class="ql-block">按马将军的提示,下午3点后的光影最好,我提前一点,2点赶到,然,机位没了,只能在边上拍到4点半。为了抢个好位置,第二天上午10点就赶过去,恰好赶上降温,冻得够呛,下午2点后,太阳也被云彩彻底遮住,熬到3点半,打道回府。</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一天下午拍的,逆光,光线在鸟身上打出了一个圈光晕。</p> <p class="ql-block">上面三张都是第一天下午拍的,光影要比第二天要好很多。</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二天上午拍的,阳光正好打在小舞台上,头顶有点金属光。</p> <p class="ql-block">这是发现了啥好吃的?</p> <p class="ql-block">除了两个小舞台,它还会不时上桩表演一番。</p> <p class="ql-block">可能看到我们冻的簌簌发抖,第二天上午,它先后两次跑到我们面前来慰问我们。</p> <p class="ql-block">5米不到,再往前,就要爆框了。</p> <p class="ql-block">面对着我们,是不是要说,同志们辛苦啦!</p> <p class="ql-block">这毛能数得清吧?</p> <p class="ql-block">眼睛旁边也不知道在哪蹭的白粉,像极了银耳相思鸟的银耳。</p> <p class="ql-block">吃完玩累还得喝口水漱漱嘴。</p> <p class="ql-block">小鸟的飞版可不好打,没有预备工作,速度还挺快,飞行线路还不固定,只能等对这只鸟拍多了,对它的习性有了一定了解,从而,稍稍预判一下它的下一步工作,提高一点成功率。当然,运气是不可或缺的。</p> <p class="ql-block">一般能拍到一张起飞就不错了,这次运气爆表,飞速不是很快,而且还是在一个焦平面飞行,才能抓住第二张。</p> <p class="ql-block">这两张可是分两次拍下的,倒影有很大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两张是第一天下午拍到的仅有的两张,第一次去拍,对鸟不熟悉,更主要的是那天鸟的飞行线路都不在一个焦平面,还都是屁股版。应该说我第一天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在我按下快门的时候,鸟起飞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的光影是真的好!</p> <p class="ql-block">特别喜欢这张,逆光打在翅膀上,如果不是头往回,就可以作大片了,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天的拍摄过程中,还有一个配角,红胁蓝尾鸲。红胁的体形比棕腹的小,无法与棕腹抗衡。棕腹的领地意识还很强,见到它,就会去驱赶。而红胁很顽强,时刻瞄着老虎打盹的时候,能偷一嘴是一嘴,绝不恋战。两天里,它的出镜率也不低,另篇介绍。</p> <p class="ql-block">不是只有一只吗?最近又来了一只?</p> <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