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1.10日星期五,趁着孩子们刚放假,我们安排了一次定州自驾游,14:00出发,明天下午返回。</p> <p class="ql-block">后排座位上的孩子们在午后的暖阳照射下,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这一路睡的可香了。</p> <p class="ql-block">16:10到达定州。</p> <p class="ql-block">16:40入住尚客优酒店(定州中山东路店),167元/间30-35平米含早。</p> <p class="ql-block">18:20去吃晚饭。</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漫步定州街头,观赏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定州市,河北省辖县级市,由保定市代管。定州素有“冀中粮仓”美誉,有5000多年文明史,是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p> <p class="ql-block">4300年前尧帝在定州唐城建都,战国中山、两汉中山、后燕先后定都于此,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公元400年始称定州,历代设州置府,历史上是辐射周边的经济、文化中心。定州是华北地区南下北上、东出西联的重要交通枢纽,距北京180公里、天津200公里。</p> <p class="ql-block">定州市位于京津冀经济区,是京津冀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河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培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24年5月18日,中华诗词学会向定州市授牌“中华诗词之市”,并向该市东亭镇授牌“中华诗词之镇”。</p> <p class="ql-block">定州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北方古代地域文明的摇篮之一,历史上曾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过几千年,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中山文化。</p> <p class="ql-block">战国中山国是由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白狄族建立的。历史上,中山国国都几经变迁,先是新市、然后是中人城,再然后是顾(今定州城),最后是灵寿。纵观上述几个中山国都,随中山国的动荡和灭亡,均开始衰落,但定州继承并延续了中山文化。定州是唯一一个中山文化没有出现过断代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定州市文物古迹有定县开元寺塔、汉中山王墓、定州贡院、大道观玉皇殿、晏阳初旧居、定州文庙等。</p> <p class="ql-block">定县开元寺塔因塔建于开元寺内,故通称“开元寺塔”。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为了供奉开元寺僧令能从古印度取回的佛经、舍利而下诏建寺筑塔,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建成,历时55年。因定州为辽、宋双方接近的军事要地,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瞭望敌情,故名“料敌塔”(或“瞭敌塔”)。</p> <p class="ql-block">定县开元寺塔塔身十一级,高83.7米,为八角形楼阁式建筑,是中国现存最高砖塔,有“中华第一塔”美誉。定县开元寺塔是一座集建筑艺术、佛教文化、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的佛塔,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61年定县开元寺塔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1.11日星期六,酒店早餐后,8:40出发去附近的景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9:00先来到我们昨天在网上预约的9:00-11:00时间段的定州博物馆参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定州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定州市中山东路南侧,紧邻开元寺塔、贡院、文庙、晏阳初故居四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于1959年11月建馆,新馆于2018年8月28日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3.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定州博物馆是定州古城恢复改造工程中的标志性建筑,其斗拱、高台、坡顶等都采用了汉代古建元素,整体建筑体现出汉代建筑的端庄大气、古朴典雅风格。造型以“中山国文化”为依据,将台地、坡屋顶、斗拱等应用在设计中,使定州博物馆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定州博物馆展览面积7000平方米,馆藏文物31216件,其中珍贵文物965件,有陶、瓷、玉、石、金、银、铜、骨、木等,以汉代和宋代为主,藏品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p> <p class="ql-block">定州博物馆馆内有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尘外千年、畿南文献、故乡星空六个展厅面向公众开放。六大主题展览,依据时代先后顺序,呈现定州地区跨越千年的发展变化。</p> <p class="ql-block">自来佛首。</p> <p class="ql-block">青玉龙螭衔环谷纹璧该通高30.5厘米、最厚处约1.1厘米。玉料呈青色,局部有红褐色沁。体扁平,两面形式和饰纹相同,上部出廓处镂雕一螭一龙穿行于云雾中,中央顶端有一圆形穿孔以供挂系用;下部主体为一璧,近璧的内外缘各有一凸宽弦纹,内满饰凸起且排列有序的谷纹;璧主体外两侧各镂雕一形式相异、且不对称的螭纹。</p> <p class="ql-block">银缕玉衣。玉衣作为汉代帝王贵胄的高级葬服,按等级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种。刘畅墓总计出土了1000余片玉衣片以及部分用于连接玉片的银线。玉片大部分为长方形,另有部分为三角形,均为青玉质,一面磨光。其中最大的玉片长4.8厘米,宽3.4厘米。</p> <p class="ql-block">10:40走出博物馆,下一个景点去坐落在马路对面的贡院。</p> <p class="ql-block">路过宴阳初旧居。</p><p class="ql-block">晏阳初(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17日),致力于平民教育七十余年,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1926年,在河北定县(今河北省定州市)开始乡村平民教育实验。</p> <p class="ql-block">定州贡院,又名考棚,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北城区草场胡同22号,是中国北方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清乾隆三年(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创建定州贡院。</p> <p class="ql-block">定州贡院为坐北朝南,中轴式布局,平面呈方形,占地22150.7 平方米,建筑面积1547.6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号舍、魁阁两组建筑组合而成。定州贡院既体现了清代建筑特点,又具有地方建筑的灵活性,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筑艺术及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定州贡院中轴线上主要有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揽胜楼(后楼)5座主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定州贡院坐北朝南,中轴式布局,东西对称,平面呈方形,占地22150.7 平方米,建筑面积1547.6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号舍、魁阁两组建筑组合而成,号舍以山面为正面。</p> <p class="ql-block">乾隆双槐,位于大门二门之间。相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过定州曾到贡院亲手植下了这两棵槐树。</p> <p class="ql-block">魁阁号舍是贡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九间,是考试的正式场所,可容纳上百人,最南间魁阁为半四角攒尖结构,殿脊叠涩四层出檐,翘起的翼角如鸟似翼,结构严谨复杂,与出三檐硬山卷棚顶形式的号舍相连。</p> <p class="ql-block">魁星神像,供奉在魁阁里面,魁星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捧斗,一手执笔呈点状,以示点中了中举的士子。这就是传说中的“魁星点斗”。相传魁星是天庭里的主考官,历代招考文、武状元时,所考的试卷都要经他批阅。</p> <p class="ql-block">定州贡院是举行乡试和会试的地方,而且具有文武两科考场,清代定州共中得文武举人227人之多。</p> <p class="ql-block">定州贡院是中国北方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科考场所,其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庄严雄伟,既体现了清代建筑特点,又具有地方建筑的灵活性,是研究清代地方建筑艺术及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是为考生阅卷的楼宇,历经风雨已夷为平地,这是原址的地基上。</p> <p class="ql-block">揽胜楼,又称后楼,为考官办公、住宿之所。</p> <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25日,定州贡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定州是一座承载着中山文化的低调小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是“千年古县”和河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定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是中山国的国都之一,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 </p><p class="ql-block">时间的关系,我们还有好多景观都没有去,吃完午饭就开始返程了。留有一些遗憾吧,有机会我们下次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