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离乡背井已五十余载,每当寒冬降临,飞雪漫天,那对儿时故乡浓郁年味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彼时的故乡,物质虽匮乏,父老乡亲们过着“缺吃少穿,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日子,但那份对年的期盼和喜悦,恰似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远比现今浓烈许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腊八启幕,年的序曲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这个传统的节日,是佛祖成道之日,亦是故乡人迎接新年的开端。家家户户都会用糯米、红枣、桂圆、莲子、花生米等食材,精心熬制一锅腊八粥,香甜软糯,热气腾腾。这粥不仅是对味蕾的慰藉,更是对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祈愿。一碗腊八粥下肚,年的序幕悄然拉开,人们的心便开始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那时的家乡,生产工具落后,所有的粮食作物都要经过石磨石碾的加工才能食用。特别是到了年底,石磨石碾成了最忙碌的“角色”,家家户户排队等候,晚上更是挑灯夜战,推磨碾米,只为那一口口香甜的干粮。这份辛劳,如今想来,却成了心中最温暖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干粮满簸,年的味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前,家家户户都要蒸上几大锅干粮,馒头、豆包、包子和黏饼子,装满了大簸箩,堆成了小山。那个时代,麦子产量低,细粮稀少,粗粮细作成了家常便饭。尽管食材有限,但人们总能变着花样,做出各种美味的干粮。这些干粮,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每当蒸干粮的时候,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那是年的味道,是家的味道。孩子们围着锅台转,眼巴巴地等着第一锅干粮出锅,那种急切和兴奋,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大集热闹,年的喧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根的大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是孩子们一年中最期盼的时刻之一,因为可以向父母要上几块钱,去赶大集,买鞭炮。那时的我们,虽然零花钱有限,但总能买到最响的“山东鞭炮”,兴高采烈地回家。大集上,各种年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穿梭在摊位之间,挑选着心仪的商品,讨价还价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年集画卷。这份喧嚣和热闹,如今只能在记忆中找寻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杀猪过年,年的盛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在家乡,杀猪过年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每到年底,村里的空地上就会搭起临时的锅台,放上大铁锅,烧水杀猪。这是一项繁重而又充满仪式感的工作,需要多人协作完成。杀猪的时候,场面虽然血腥残忍,但大人们却忙得热火朝天,孩子们也围在一旁看热闹,争抢猪尿脬吹成大气球玩耍。杀完猪后,家家户户开始煮肉和弄肉馅忙个不停。在杀猪的日子里,我们不仅品尝到了美味佳肴,更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魅力和独特风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五、春联花边,年的装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贴春联和花边,是迎接新年最具仪式感的活动之一。那时的农村,没有现成的胶水可用,人们便用面粉打面糊来贴春联。面糊既粘性十足又环保健康,还散发着淡淡的香甜味。每年贴春联的时候,我都会偷偷地尝一点面糊的味道,那份甜蜜和幸福至今难忘。春联上写着吉祥如意的话语,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花边则用来装饰门窗和墙壁,让家变得更加喜庆和温馨。这份装扮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氛围,还凝聚了人们对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六、饺子团圆,年的守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饺子寓意着团圆和幸福,是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那时的我们虽然条件有限,但总能吃到各种美味的饺子馅儿。吃过饺子后,人们会穿上新衣服,先到家族长辈家拜年喝酒,然后再到大辈人家拜年。这份传统习俗不仅增进了亲情和友情,还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人情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七、磕头拜年,年的敬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清晨,人们会穿上新衣服,先在家中向祖先和长辈磕头拜年,然后前往邻居和亲戚家中拜年。磕头是一种表达尊敬和祝福的方式,也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坚守。小时候的我虽然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但站在街口看着人们穿梭在大街小巷中拜年磕头,那份热闹和喜庆仍让我感受到了年的庄重和神圣。这份敬意不仅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和关心,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礼仪之邦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八、走亲戚情,年的纽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亲戚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拜访亲戚,人们可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同时了解彼此的生活近况,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那时的我们,虽然交通不便,但总能克服各种困难,走亲访友,共庆佳节。走亲戚的时候,我们会带上一些礼品和祝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关怀。亲戚们也会热情地招待我们,准备各种美味佳肴让我们品尝。这份热情和真诚,如今想来仍让我感动不已。这份纽带不仅连接了亲情和友情,还让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九、烧旧鞋俗,年的寓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村过年烧旧鞋的习俗,是我儿时记忆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正月十二这一天,孩子们会挨家挨户收集旧鞋,然后把收集到的旧鞋堆成“老鼠洞”的形状并烧掉。这个习俗据说可以驱赶老鼠、迎接新年的好运和财气。小时候的我和小伙伴们常常乐此不疲地参与这项活动。我们会把收集到的旧鞋集中起来,等到晚上的时候点燃它们。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和跳跃的火苗,我们仿佛看到了新年的希望和美好。这份寓意不仅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还增添了节日的乐趣和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儿时的期盼,年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我认为,过年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日子。可以吃到好东西、穿上新衣服、放放鞭炮等,这些都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那时的我们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精神生活却异常丰富。我们对年的期盼和喜悦如同春天里绽放的花朵一样绚烂而美好。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的进步,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城市和农村不让放炮了,传统的习俗也逐渐被淡化或遗忘。然而,在我心中那份对儿时故乡浓浓的年味的怀念却永远不会改变。</p>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我国的重大节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我们应该更好地呵护春节、留住年味,努力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更多地融入越来越富足的现代生活里。让人们在忙碌和喧嚣的生活中,找到那份对家的思念和对传统的坚守;让人们在欢聚和团圆中,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亲情和人情味;让人们在传承和创新中,共同迎接一个更加红火、更加有年味的新年。</p> <p class="ql-block"> 这份年的期盼和祝福,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如同春日里的一阵清风,温柔而清新。它们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美好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