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必有一禅</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973382</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月8号,“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开展了线下活动,在上海鲁迅公园举办美友见面会,新老美友欢聚一堂,参观鲁迅纪念馆,拜谒鲁迅墓,访鲁迅故居,追忆先驱鲁迅先生精神,共同跟着鲁迅去游学。我虽未能前往,好在有“跟着鲁迅去游学”征文活动,10号我专程去南京的鲁迅读书处参观,揽阅鲁迅先生在南京的时光故事,以文记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图取自大陆老师美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南京中山北路283号物资大厦大院内,有一座两层楼的西式建筑,外有围墙,形成一个小院。门柱左面书有“鲁迅读书处”,右边有“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一座民国风格的建筑,青砖外墙、红砖铺地,分上下两层。小楼曾经是清末教育建筑的遗存,清末江南陆师学堂附属矿路学堂的德籍教员楼遗址。鲁迅先生曾于1898年11月至1901年11月在此学习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院内有一畦菜地,种有几种蔬菜,有趣的是白色的墙上画有圆月门壁画,上书“百草园”,画内景色和园内蔬菜地浑然一体,仿佛到了鲁迅喜爱的“百草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98年,家道中落的鲁迅离开绍兴,对传统的科举考试不再感兴趣,到南京新式学校学习。当时正是甲午海战之后,大清政府在海战中惨败,割地赔钱受尽侮辱。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受命创办江南水师学堂,培养中国人自己的人才,设立了“管轮”和“驾驶”两个专业。鲁迅考入了“管轮”科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写着“海军部”的门楼就是当年江南水师的旧址,位于南京中山北路346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举人出身的叔祖周椒生在江南水师学堂做官,却对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跑到这里来准备当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他觉得鲁迅不宜再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树人”这个响亮的名字在南京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99年,鲁迅因故离开了江南水师学堂,转入了另一个学堂——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这个“N”就是南京,“K”就是矿务学堂。这种学堂是不被当时传统世家看好的,“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99年1月至1902年3月,鲁迅在“矿路学堂”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当时江南陆师学堂章程规定:一等学生方禀请总督发给《执照》,二、三等学生只发给《考单》。鲁迅以一等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矿路学堂,才荣获《执照》。也就是拿到了“矿路学堂”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栋小楼里,设有关于鲁迅的各种展览,还开办了自动图书馆,周围社区居民可在这里读书学习。当年鲁迅在新式学堂阅读了大量书刊,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翻译的《茶花女遗事》等。鲁迅在自序中写到:“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在南京的求学经历对他的职业生涯和思想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在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学习,不仅为他打下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还激发了他对出国留学的渴望。这些经历塑造了鲁迅的思想,使他在后来的文学和思想领域中成为了一位重要的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迅在南京求学的几年中,每逢到节假日,他常和同学走遍南京城,接触社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夫子庙的得月台、状元境的书店是最爱去的,下关码头、燕子矶、台城、鸡鸣寺、鼓楼、大钟亭、明故宫、莫愁湖,也是鲁迅足迹常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鲁迅对南京非常熟悉,在他的诗歌里常常出现南京的地名和典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京是鲁迅人生的第一个驿站。南京也是鲁迅走向世界的出发点。鲁迅从这里开始扬帆远航、东渡日本,寻求别样的世界,探求救国救民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鲁迅读书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鲁迅虽然已经早早的离开了我们,他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精神 ,他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他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他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纪念鲁迅,就要学习鲁迅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