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粤闽”行摄(一)汕 头 印 象(上)妈屿岛,石炮台公园,汕头市博物馆

微笑向暖(DPS)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汕 头</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汕头,简称 “汕”,是潮汕四市之一,著名的华侨之乡,系广东副中心城市、经济特区。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市饶平县,北邻潮州市潮安区、湘桥区及揭阳市榕城区,西邻普宁市,西南接揭阳市惠来县,东南濒临南海,总面积219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332平方公里,岸线和岛岸线长达289.1公里。该市处于 “泛珠三角” 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厦漳泉三角区、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历史上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素有 “华南之要冲,粤东之门户” 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汕头在近现代,一直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重要革命根据地,是潮汕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一个美食胜地。汕头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22项城市名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妈 屿 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妈屿岛,位于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城区,是内海湾上的一个小岛,汕头海湾大桥经岛而过。地处汕头市汕头港出海口,德洲水道北侧,北距大陆约0.3公里。与德洲岛和升旗山成鼎足之势,为汕头港屏障。旧时渔民出海经此拜妈祖,必备活鸡,拜后就地放生,故又名 “放鸡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海 湾 大 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登 岛 掠 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妈屿岛民古今以渔为生,他们为求得出海谋生平安,多奉请妈祖护佑,当年岛上不少岛民因受生活所逼,远渡东南亚也均信奉妈祖祈求平安,妈祖宫一直以来是周边群众和海外华侨敬奉的重要民间信仰场所。1994年妈祖宫理事会筹资23万元,新加坡华侨捐资35万元,共筹集58万元,由汕头市工艺美术学校设计,聘请福建省惠安县崇武丰源石制场精心刻造,大小108块花岗岩石雕砌成的天后古庙娘娘石雕像。雕像位于妈祖宫南侧100多米处,面朝大海,象征着欲放飞的108只和平鸽,祈求汕头港风平浪静、国泰民安、世界和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妈 祖 雕 像</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祭 拜 仪 式</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妈屿岛 “天后古庙”,俗称 “妈祖宫”,共2座。老妈祖宫创于公元1271年至1368年,1620年南澳镇副总兵何斌臣拓新重建妈祖庙,是清嘉庆元年(1796)香火传到台湾新竹县穹林乡五和宫(天后宫)之祖庙。新妈祖宫创于1851年至1861年,1928年由汕头市总商会发动扩建,1983年再次重新修建妈祖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榕 树 石 阶</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朝 圣” 宫 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宫 院 外 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天 后 古 庙</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石 炮 台 公 园</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主景点建筑而成的纪念性公园。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三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海滨路,为环圆形城堡建筑,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公园门口前广场,两门阿姆斯特朗铁炮安置在左右两端。这两门大炮于十九世纪晚期由英国铸造,设计者是威廉姆.阿姆斯特朗爵士,是前装线膛铁炮,每门重约7000公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公 园 广 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左 右 铁 炮</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炮 台 外 观</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崎碌炮台,主要以贝灰砂、煮烂糯米饭及红糖浆调甘夯筑而成。大门、炮巷均采用规格花岗石块砌筑,因而俗称 “石炮台”。1983年,列入汕头市建设总体规划,决定在石炮台周围再扩地58亩,建设成汕头市石炮台公园。1988年,石炮台公园碑被汕头市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汕头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崎 碌 炮 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崎碌炮台平面呈环形,总面积为19607平方米,炮台面积为10568平方米,炮台外围有统宽23米护台河。炮台大门为高、宽、厚各3米的券门,两侧各建东、西辕门两座,炮台分上、下两层,各设18个炮位和若干枪眼,底层的炮巷4.1米,长约300米深邃迂回。石炮台坚固严密,炮台里的火炮最大的一座为五千斛前膛洋炮,射程可达十五、六华里,对入侵者有一定威慑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东 辕 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西 辕 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炮 台 俯 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炮 台 内 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铁 制 火 炮</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炮台的下层是一条石砌拱顶炮巷,炮巷宽4.1米,全长292米,贯通于整个炮台,是放置炮弹和炮兵驻扎的营地。登台阶梯呈波浪型,易于运送炮械,还有一道较为隐蔽的螺旋形楼梯,是作战时的快速通道。炮台上层台面分布通风报话塔72座,每3个为一组,呈品字形分布,是下层炮巷的通风采光设备。炮台外墙上下分布着大小不一、贯通于炮台的窗孔,具有通风透气,防止墙体热胀冷缩而受到破坏,减小墙体在战时受攻击被破坏程度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拱 顶 炮 巷</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登 台 阶 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通 风 报 话 塔</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炮 台 窗 孔</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汕 头 市 博 物 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汕头市博物馆,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月眉路与韩堤路交界处 , 1960年建馆,2004年对外开放。该馆是一所综合性博物馆,是潮汕地区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也是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服务基地。2020年12月21日,汕头市博物馆入选 “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2023年7月,入选2023年第二季度广东省热搜百强博物馆榜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博 物 馆 外 观</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汕头市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目前收藏有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历代陶瓷器、书画、铜器、玉器、金漆木雕等各类文物及藏品130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3000余件(其中一级16件、二级157件),如清康雍年间紫砂名家陈鸣远制作的紫砂清供雅玩 “八果一虫”、明代广东籍著名宫廷画家林良的绘画精品 “芦雁喜鹊图轴”、明代方以智的《临褚河南虞永兴行书册》、雕刻精美的清道光二十五年 “金漆木雕人物小神龛”、有质地滢润、精雕的清乾隆《山水人物碧玉笔筒》以及清道光《松山行旅青玉山》以及广东省政协原主席吴南生同志捐赠的元人《平沙落雁图卷》等一批文物精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汕头市博物馆四楼的展览,主要包括 “江河入海流—汕头历史陈列展” 和 “粤东藏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粤东藏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展示了多件一级文物,包括明清时期的艺术品,如花瓶等。这些文物大多是通过捐赠获得的,展示了汕头市博物馆的丰富收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粤 东 藏 珍” 展 厅</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部 分 藏 品</span></p> <p class="ql-block"> 2025 . 1 . 5 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