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宣传片视频素材(用于资料保存)

蜈蚣

<p class="ql-block">视频初稿1</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巍峨大别山余脉鄂东黄梅莲苞峰上,有一处距今约400年的书院遗址,当年由墨庄公石纯若所建。在书院200多年鼎盛时期,先后培养学子逾千人,走出进士4人、举人17人、贡生61人,至清代末期因新学兴起而逐渐衰落。从现存的古遗址上依稀可追溯书院当年的盛况。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不少专家、学者和社会上的爱好者致力墨庄书院和梅源寺历史文化研究,多次到实地考察,大批游客也结伴前来游览观光一睹书院遗迹风采。现经黄梅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黄梅县墨庄书院历史文化研究会”,为探讨、发掘墨庄书院、梅源寺历史文化、创新文旅项目寻求理论支撑。</b></p> <p class="ql-block">墨庄书院遗址距县城三十公里,从县城底车不到一小时,到达挪步园旅游路拐弯处,就得步行上山了。</p> <p class="ql-block">山道崎岖陡峭,爬山十几分钟便有一个避雨洞。三石而立,洞宽畅而干净,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转弯处远望,便见莲苞峯上的鹞鹰洞像一把太空降下的雨伞特别醒目。</p><p class="ql-block">前走便见一座八根石条垒成的涉水桥,左边悬崖陡坡,右边溪水潺潺。</p> <p class="ql-block">前面是八根石条桥,桥的左边悬崖陡坡,右边常年溪水潺潺,四季不枯。</p> <p class="ql-block">  转过山埂有四十九级石砎就上到了五块石条搭成的花桥,如果前面就是墨庄书院,此桥就是寓意学子五子登科、前途光明。</p> <p class="ql-block">石桥连接着八字开型大石摆,离地面有十三块石条四米三高,宽度约三十八米。石摆上面有一较大平坦竹场地,有考研人员分析此处为学堂湾,即墨庄书院遗址。</p> <p class="ql-block">石摆离地面两米高有一方形洞口,用电光往里照射此洞向下延伸,不是出水口。摆上地面八米处被人挖了很深的斜通道,洞里烧火通道出烟证明两口相通,'</p><p class="ql-block">但不知当年修石摆为何要向地底挖这个机关?挖洞者是否在里面得到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从竹林洼过埂就是担丘田,实陆只有八亩。有当地人说底下是用石条垒起来的,后改为田。</p> <p class="ql-block">  担丘田后走便见一座做工考究的大石摆,高约八米、长有七十六米、宽有六十八米,前方有一石条桥连接。</p><p class="ql-block"> 石摆上墙脚大石条依稀可见,还有菩萨座墩、炊水糟,下水糟等残留遗物。把手机放在石墩上用指南针测试方位,担丘田为东,后城墙为西方。</p><p class="ql-block"> 部分后墙现在尚在,重现多个耳门,墙高两米多,墙宽一米有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便是梅源寺上层四十八间遗址。建筑遗址上有两个通向地下四十八间的通道口,另一个为盗墓贼所挖这。</p><p class="ql-block"> 我们通过烟薰的办法测试原有洞口有少量烟冒出,盗墓贼挖的洞口不冒烟。由此可推断地下四十八间还没有人能进,否则盗墓贼还要挖洞几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