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引领,携手共进——记中小学音乐新教师课堂教学汇报活动

Fanta.🌻

<p class="ql-block">  只此青蓝,薪火相传,双向奔赴,共启音乐教学新篇章。<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进一步了解中小学音乐新教师备课、上课情况,</span>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缙云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开展了中小学音乐新教师课堂教学汇报活动。</p> 无生课堂·有声精彩 <p class="ql-block">  为探究素养导向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音乐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推动音乐学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在本次活动中,每位新教师都以模拟课堂的形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p> <p class="ql-block">  陈嘉露老师课堂展示的是四年级下册歌唱课《我是少年阿凡提》,乘着开往新疆的音乐列车,陈老师通过问答,和大家唱歌跳舞等环节,解决了歌曲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和阿凡提一起保护环境。</p> <p class="ql-block">  贾晨雨老师课堂展示的是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本节课通过有趣的热身运动让学生感受了4/4拍的强弱变化规律。猜谜引入“船”,根据情境听着音乐坐船游览美丽的宝岛台湾,从歌曲中了解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用身体律动感受摇船的特点,并解决了歌曲重难点。使学生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p> <p class="ql-block">  田诗雨老师带来的是三年级下册歌唱课《一只鸟仔》田老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决难题,让学生在轻快有趣的学唱过程中,感受地方民歌的音乐美。</p> <p class="ql-block">  姚吟艺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一节合唱课,选自四年级下册第二课《小小少年》。姚老师用旋律变变变的形式,从简单的单声部发声练习入手,再过度到三度音程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三度和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  陈奕君老师带来三年级下册歌唱课《摇船调》。通过节奏律动的体验、衬词律动的体验及各种演唱形式将这首极具台湾特色的民谣完整地演唱。</p> <p class="ql-block">  徐施佳老师模拟了五年级下册《迷人的火塘》的上课过程,从观察侗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再到聆听、学唱歌曲,探究表现形式,最后和学生一起再现了侗族人民围着火塘行歌坐月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吴宜航老师带来的是三年级下册台湾民谣《摇船调》。她用一个简单的谜语将学生带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随着摇船的律动聆听歌曲感受歌曲,通过歌曲节奏的一问一答方式解决歌曲的重难点问题。在聆听、体验、创造的过程中欣赏、学唱并表现歌曲,初步体验台湾民谣的风格特点。</p> <p class="ql-block">  陈珂佳老师课堂展示的也是三年级下册《摇船调》。她从节奏引入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借用谜语一问一答学唱歌曲,认识反复跳跃记号。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引入划船律动。最后应用谜语展开拓展,学生根据歌词谜语,进行自由编创,感受台湾民谣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同样带来的《摇船调》的还有赵诗沛老师。赵老师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带领学生了解“对歌”这种独特的演唱形式。采用身体的律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船歌”的特点,一步步解决歌曲中的重难点,学生能够完整演唱歌曲。</p> <p class="ql-block">  在姚佳辰老师《卖报歌》的音乐课堂中,展现了一次穿越时空的音乐之旅,深入了解了这首经典儿童歌曲背后的故事与情感。</p> 灯塔引领•助力成长 <p class="ql-block">  专家老师们认真观看了每一位新任教师的展示,并在课后进行了一对一的点评和指导。她们充分肯定了新任教师们的努力和进步,同时也提出了几点宝贵的建议:1.在上课过程中,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让学生知道回答什么,同时要懂得追问,让学生知其所以然。2.音乐课要有音乐课的特性,让自己的课堂更加规范,规范之后成为习惯,习惯会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美。3.在合唱教学中,要重视低声部的训练,让学生多听,在听中熟悉旋律。4.教学评价要有针对性,能够对学生素养发展提供指导,体现学科特点,做到教学评一致。</p> 笔墨生花•师道传承 <p class="ql-block">  针对新教师备课情况,马老师对新教师的备课作出指导:1.备课要先制订单元目标,再分解为课时目标,体现单元整体教学的联系性和进阶性。2.目标必须体现素养导向。3.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年段的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制订具体可操作的课时目标。4.教学设计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5.新教师要备详案。</p> <p class="ql-block">  师道传承,不忘初心!教育是一场美好的相遇,也是一段共同成长的旅途,我们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