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3日,我们游览了潮州古城牌坊街后,在古城的一家餐馆品尝了当地特色佳肴后,下午继续游览潮州古城内的颐园。</p><p class="ql-block"> 潮州市饶宗颐博物馆,又称“颐园”,位于潮州古城东中城脚下水门内,毗邻广济桥,与笔架山麓的韩文公祠隔江相望,为国内第一个潮籍名人馆,陈列展示著名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的生平经历和在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创建于1995年,2006年扩建为现貌,并命名为“颐园”。颐园占地五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五平方米,是一座素朴端庄,秀丽典雅富有潮州传统民居风格,又有岭南庭园韵致,融庭园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建筑,为潮州庭园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走进颐园,水榭亭台赏潮州庭园风韵,文章书画品饶公传奇人生。</p> <p class="ql-block">翰墨林</p> <p class="ql-block">饶宗颐先生塑像</p><p class="ql-block">饶宗颐先生既是学界泰斗,又是一位造诣极高的书画艺术家、理论家。</p><p class="ql-block">先生浸淫书画数十年,虽为“学余”戏笔,然于历代名家之揣摹,其涉猎面之广、用力之勤、领悟之深,实非常人所能企及。且足遍宇内,又有幸亲炙东方古代艺术原典奥秘,故其书画自能别出机杼,具有一种至足宝贵的书卷气息、一种被世俗偏见所扭曲、淹没的古典精神。</p><p class="ql-block">缘于法又出于法,借古人之形骸,写胸中之块垒。情之所至,天簌自鸣,正是这位学者进入诗、书、画领域的、所谓“哪吒拆骨还父”的独特方式。“神有倜傥,物我两忘。”在微妙雍容的笔墨运作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位吞吐大荒的学者所独有的气度和涵量。</p><p class="ql-block">院内的饶宗颐学术馆始建于1993年11月,是第一个潮州籍名人学术馆。该馆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学术馆坐北朝南,大门上有启功题字的“饶宗颐学术馆”横匾,文气斐然。</p> <p class="ql-block">楼内第一层展厅以“誉传寰宇耀名邦”为题,介绍饶宗颐先生历年行迹及主要学术贡献;第二层题为“墨渖丹青动艺林”陈列了饶先生的书画作品;第三层展厅则以“旷世奇才饶宗颐”为题,从“博大精深”预流导路“勤奋自励”三个方面,对饶先生的学术成就及治学精神,予以述评、介绍;第四层则为小型会议厅。此外,尚有收藏图籍的“书巢”及再现历史环境的“选堂读书处”等设置。</p> <p class="ql-block">己略黄公祠</p><p class="ql-block">己略黄公祠,位于潮州市湘桥区义安路铁巷2号,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是黄氏宗族祠堂。关于建造者,有多种说法,有说是富裕的布商,有说是曾任广西施恩知府的黄鹏飞,共同点是建造者号己畧(“畧”通“略”),因此得名。祠堂是一座二进院,此为大门,门楼楼屋架装饰着精美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走过门楼,进入前厅,过前进屏门,可见到祠堂中央的天井,天井种有花草,一派春色盎然的景色,另有一番情趣。</p><p class="ql-block">祠堂建于清末,正是潮州木雕的鼎盛时期,因此己略黄公祠保存下来的木雕,代表了潮州木雕的高端水平。</p> <p class="ql-block">己略黄公祠被称为潮州木雕一绝,装饰了精美绝伦的潮州木雕,有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等三大类表现手法。</p> <p class="ql-block">木雕描述的是封神演义的故事,这些木雕饰品,人物造型、结构严谨、表情生动、过渡自然。</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厅,抬头可见大厅悬挂堂匾“衍庆堂”,大厅宽敞,恢宏大器。衍庆堂的木雕更为精致、繁复、华丽。子孙昌衍这个构件下端雕刻成瓜的形状。瓜有着连绵不断的瓜藤,代表了子孙昌衍。</p> <p class="ql-block">张良受封;房屋正厅前走廊西面图案说,张良是秦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为刘邦立汉建下了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本图案主要表现刘邦立国后,在封赏众臣过程中,一些将臣为了争功产生矛盾,张良献计化解矛盾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子孙昌衍、五福奉寿;此屋架叫斗械,俗称三械五木瓜十八块花坯,这个斗械可以说是中国古建筑和金漆木雕的典型代表,恐怕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在它金碧辉煌的背后,蕴含了很多吉祥语言,最常见到的是繁衍及福寿。</p> <p class="ql-block">完壁归赵</p><p class="ql-block">该图在拜亭东面,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人蔺相如智斗秦王,帮助赵王保住“和氏璧”的英勇事迹。</p> <p class="ql-block">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p><p class="ql-block">该房屋前厅西面雀替;图中高处为儒林第,并有报喜之人前来报喜,中为读书人在弹琴。左右低处为沉思对弈的棋子和匠人的琢玉,蕴含沉香应对,玉不琢不成器,市井有知音及只有努力读书,才能出人头地的人生哲理,蕴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儒家思想。</p> <p class="ql-block">泛舟江湖(范蠡扁舟归五湖);亭拜西面故事说:范蠡协助勾践破吴,功成名就后,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久留,于是与西施乘舟隐退,别时,曾劝文种跟他一样退归江湖,但文种不听,不久被勾践赐刨自杀。图中船上为范蠡与西施,闾门处为文种。</p> <p class="ql-block">中槽屋架是“三五木瓜十八块坯”的典型结构。</p><p class="ql-block">其他还有雕刻的喜上眉梢、雕刻火珠的光明磊落,雕刻花瓶的四季平安,雕刻龟鹤的龟龄鹤寿。</p> <p class="ql-block">更有陏唐演义、木兰丛军、张良受封、完璧归赵、水漫金山、八仙过海、三顾茅庐、姜太公钓鱼的耳熟能详的故事及形象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这些木雕装饰,在技法上采取了圆雕、沉雕、浮雕、镂空等不同手法。</p> <p class="ql-block">己略黄公祠,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p> <p class="ql-block">潮州木雕、石雕、漆画是己略黄公祠的“三绝”。</p><p class="ql-block">潮州木雕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每件作品的寓意、思想内涵丰富、巧中求精、朴中显美、画中有话,能用艺术语言表达出来,让人赏心悦目、久久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己略黄公祠,2001年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己略黄公祠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木雕宝库。</p> <p class="ql-block">唐伯元故居</p><p class="ql-block">唐伯元故居位于潮州市湘桥区“潮州古城”内,具体地址是义安路81号。故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建筑历经四百余年已毁废。现在的唐伯元故居是2018年由唐氏后裔捐资1680万元复建的,按照明代规制,采用“三进制”的建筑制式,于2019年12月建成,并对公众免费开放。</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大门口看到一块“晋阳世家”的牌匾。晋阳世家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其古城位于现在的晋源区。居于广东的唐氏为何又称晋阳世家呢?这和中国古代的人员迁徙有关。早期的唐氏主要分布于北方,如山西一带,宋时有部分南渡定居江西,后又迁于潮州。</p> <p class="ql-block">唐伯元故居是一座三进的合院式建筑,大部分按原样复建,中间夹杂有一些老房子,甚至保留着一些解放初期的印记。故居内有大量展厅,帮助参观者了解唐伯元的生平事迹和潮州的传统文化。故居占地面积2205平方米,既有明式建筑风格又富有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理学明卿</p><p class="ql-block">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但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很大,让参观者一下就知道了唐伯元这个人到底是做什么的。</p><p class="ql-block">理学形成于北宋,是十分重要的儒家学派,其代表人物就是朱熹,“朱张会讲”曾为学术界的一件盛事。唐伯元也是一位理学大家,明朝大儒,所以被冠以了“理学”的头衔。他信奉程朱理学,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无稽之谈,因为心性要以物为载体,离开了物,哪来的心呢。</p> <p class="ql-block">“名卿”二字,则说明他曾在朝中为官,而且还混的不错。唐伯元是现在的汕头澄海人,古时这里属潮州府管辖,所以,他丁忧守制和告老还乡时,住在潮州城。他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并从此开始为官,从知县一直做到户部主事、礼部司主事、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等。</p><p class="ql-block">其中有一块牌匾上写着“春官大夫”,就是指他曾负责礼部。还有一块牌匾为“铨曹冰鉴”。原来,这四个字是褒赞他在吏部任职时的表现。吏部文选司也称铨选司,还有“铨曹”的别称。“冰鉴”是指冰清玉洁明亮如镜,寓意廉洁。吏部的工作涉及到官员的升迁考核,人事关系极为复杂,唐伯元生活在不理朝政的明神宗时期,通获此美誉,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明理学大家,万历混乱官场中的一股清流。</p> <p class="ql-block">唐伯元塑像</p><p class="ql-block">唐伯元(公元1541年-1598年),字仁卿、号曙台,是明潮州府澄海苏湾人。他在明万历二年(公元1571年)赴京会试中进士,累官至吏部郎中。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致仕,退隐潮州,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在家中元病而终。</p><p class="ql-block">唐伯元代表作品:《醉经楼集》、《二程语类》等。</p><p class="ql-block">《明史》称唐伯元为“岭南士大夫代表”,“治行天下第一”,“理学儒宗”,逝后,明熹宗追赐“理学名卿”巨幅横匾。</p> <p class="ql-block">南园</p> <p class="ql-block">潮州府</p> <p class="ql-block">潮州府镇海楼建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368年),是明代潮州府衙署谯楼(俗称府楼),府楼建筑结构坚固,用石砌成围墙,栏杆以108只木雕猴子作为装饰此外,镇海楼还起瞭望、防御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镇海楼作为历代潮州主官履职的场所,是潮州作为历代县、郡、州、路、府治所的象征标志,也是潮州作为奥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辉煌历史的有力见证。辛亥革命时期,潮州府署毁于战火,很长一段时间无迹可寻。</p> <p class="ql-block">旧县巷</p> <p class="ql-block">潮州老城古民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东府埕儒林第</p><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儒林第</p><p class="ql-block">潮州老城古民居,位于潮州南门十巷历史街区、许驸马府历史街区和旧西门街历史街区,共十四座古民居,分别为明、清、民国时期建筑遗存,是潮州民居建筑的典范和代表。</p><p class="ql-block">2013年,老城古民居作为整体被国务院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儒林第茶馆</p> <p class="ql-block">夯土墙</p><p class="ql-block">古时常用的构筑技法,选用黄土、石灰、砂子、砾石等材料加以拌和,以木板作模层层用杵夯实修筑而成,有的还掺入红糖和糯米浆以增强硬度,加入稻香、芦苇等以增强韧性。夯土墙广泛应用于古城各类建筑的墙体和地基,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巍然屹立,见证着古城的发展变迁,是古城的重要建筑构件。</p> <p class="ql-block">许驸马府,在潮州市湘桥区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4号。为北宋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之驸马许珏的府第。该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年)。历代屡有维修,但仍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的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1997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许驸马府,座北朝南,面宽42米,进深47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五间。首进与后座均带插山厅、房合为九间。中厅东西围屋带从厝厅、房及书斋。上厅的后面有横贯全宅的后院,主体的三进与插山构成“工字”格局,围屋隐伏于中座两旁山墙外,形成独厅、独院、独天井之独特设置。墙体为板筑夯灰和青砖条浆砌,后座正厅东侧二幅壁仍保留桃红之竹编灰壁。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1997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附马府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许驸马府主人许珏,字君瑶,一字国玺,许珏出身于显宦家族,是韩山山前乡(今潮州市山前乡)人,许珏的曾祖父是潮州前八贤许申,许申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10年)初举贤良,时真宗南巡东封,召试第一,赐进士及第。</p><p class="ql-block">后厅(香火堂)墙上挂着三幅人物画像:中间是许氏家族的开漳始祖许天正,最左边的这一位就是许驸马的曾祖父许申,右手边这幅画像就是这座府邸的主人公许珏。</p> <p class="ql-block">“丁”字形地砖</p><p class="ql-block">始建年代:北宋(1064--1067年)</p><p class="ql-block">许府的地砖铺设也是十分讲究的。整座许府的地砖铺设分为三种:一种是“人”字形、一种是“田”字形、一种是“丁”字形。每一种铺设都有它的寓意:“人”字形铺设寓意着有人气,“田”字形铺设寓意着有田地,而“丁”字形铺设寓意着出丁。</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丁”字形地砖是整座府第最古老的地砖。</p> <p class="ql-block">石地栿</p><p class="ql-block">始建年代:北宋(1064--1067年)</p><p class="ql-block">石地栿之设是当年“国师”根据潮州地理气候特点专门为许驸马府量身定制的,其石料取用均经过精挑选。石地栿有二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防潮起到保护木柱的作用;二是在营建施工中起抄平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如意井(福井)</p><p class="ql-block">始建年代:北宋(1064年~1067年)</p><p class="ql-block">东西从厝巷天井里面各有一口水井,两井呈如意状布局,故名“如意井”。取名如意就是希望家人食用井水之后平安如意。位于东南的这口水井叫做“福井”,传说取用福井之水可添福气。</p>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图</p> <p class="ql-block">如意开(寿井)</p><p class="ql-block">始建年代:北宋(1064~1067年)</p><p class="ql-block">东西从厝巷天井里面各有一口水井,两井如意状布局,故名“如意井”。取名如意就是希望家人食用井水之后平安如意。位于西南的这口水井叫做“寿井”,传说取用寿井之水可长命百岁、寿比南山。</p> <p class="ql-block">许驸马府,建成千年来,虽历代屡有维修,但仍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是全国罕有的宋代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黄府马房</p> <p class="ql-block">潮州市金丽木雕艺术研究所</p> <p class="ql-block">金子松工作室</p><p class="ql-block">金子松,1956年出生,广东潮州人,自幼喜爱美术和民间艺术,1973年考入潮州市工艺美术培训班,在二轻金漆木雕厂当艺徒,从事木雕艺术创作至今。1984年创立金子松传统木雕工作室,并注册为潮州市金丽木雕艺术研究所,被省文化厅评定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省生产性示范保护基地;是中共潮州市委党校现场数学点,潮州市“博物馆之城”系列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家“官塘杏花”牛肉火锅连锁店晚餐,品尝当地的特色佳肴,美景、美食伴我们同行。</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广济楼,霓虹闪烁,溢光流彩,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千年古城潮州,恍如时光穿越。那印满岁月沧桑的古城墙、古城楼、古民居建筑群以及众多的历史建筑格外醒目,独具一格,引人遐思!巍峨的城楼高高耸立,碧绿的韩江水缓缓流淌,将潮州古城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姿!潮州,中华历史文化的缩影;潮州,是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p><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