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书桌上,我正对着一本名为《当下的力量》的书沉思。这本书就像一位无声的导师,引领着我探索内心深处的宁静。它教会我如何摆脱思维过度、情绪波动和焦虑不安的困扰,让我学会关注当下,感受内心的渴望,感知自己与世界的联系。我深知,想要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清明,就要修炼自己的内心,而这一切,都从深入阅读这本书开始。</p> <p class="ql-block"> 《当下的力量》是德国作家埃克哈特·托利所著的一本畅销书,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这本书结合了佛教、基督教、道教等多种灵性哲学,探讨了时间、思维、自我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觉察和超越这些概念获得对当下的深刻体验和真实的内在自我。今天我们共读的是第三章节——深深地进入当下。</p><p class="ql-block"> 作者首先强调我们别在思维中寻找自己,也就是我们要摆脱思维认同状态。我们每天头脑中有几万个念头(思维)在盘旋,总是沉浸在过去的记忆或未来的预期中,这样我们的心思会完全被过去或未来占据,而不愿接纳当下时刻,并允许它存在。这种状态就是小我,小我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它总是感到自己脆弱且容易受到威胁,小我缺乏安全感,它总是寻求外部支持,以加强虚幻的自我感,这种追求常常表现为对物质财富、成功、权利、名望等外在事物的过度关注。这些追求只能带来短暂的心理满足,并不能带来持久的平静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思考,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总是被外在因素或内在信念影响。想要减少痛苦,最根本的方法,不是改变别人和外在,而是改变自己的内心。当我读到书中这些深刻的见解时,仿佛有一股清泉流过心田,让我豁然开朗。我发现,当我改变了自己,自己变好了,环境也会随之改变。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我从书中得到的启发:不被小我思维控制,学会进入当下时刻,在臣服之下,努力从痛苦中解脱。</p><p class="ql-block"> 午后,我坐在窗边,再次翻开《当下的力量》。书中那些深奥的道理,曾经让我觉得难以理解,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领悟到其中的真谛。苦难从何产生,理解了这一点,一切就不再那么难了。我开始学会关注当下的每一刻,不再被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忧虑所困扰。我试着觉察自己的思维,不让它主宰我的情绪。当我沉浸在当下的时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平和。这种感觉就像清晨的阳光,温暖而美好,让我更加珍惜每一个当下的瞬间。我深知,只有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清明,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内心的渴望,感知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而这一切,都源于《当下的力量》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追求的是一种临在状态,这是一种意识从零到有的状态,个体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逐步摆脱思维认同状态。“真正的自我是植根于本体中的”,它超越了表面意识和思维认同,触及到深层次的本质,这种状态被叫做本体或本我,它存在于每个当下。</p><p class="ql-block"> 这种临在状态与樊登老师解读的《正念的奇迹》精髓非常契合。当我们吃饭时,我们要专注于食物本身,调动我们身体的触觉、味觉、视觉等感知食物,而不是吃饭时思维想着过去发生的事或担忧未来的事。而大多数人很难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往往是做一件事时,头脑中总会被各种念头所占据,也就是胡思乱想。</p><p class="ql-block"> 这一章节提到进入灵性殿堂的关键就是修炼,瑜伽、冥想就是将意识修炼到当下的一种方式。有些人喜欢参加冒险性的活动,如:爬山、赛车等,原因是这些活动迫使他们进入当下时刻——在这些高度紧张的时刻里,他们能从时间、问题、思维中解放出来。</p> <p class="ql-block"> 8年前加入樊登读书,这些年一直在和樊登书友们报团读书,让我成长和收获了很多。回顾这些年的自己,一路走来,很庆幸自己把握住了每一个当下,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家庭教育、亲密关系以及人际关系方面,都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我清晰规划了十年后的自己,每年也会制定自己的年度计划,然后落实到每一天应该干什么。把握住每一天,也就把握住我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我的座右铭是把握住能掌控的,坦然接受不能掌控的,所以,我不焦虑不内耗,每一天活得开开心心。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p> <p class="ql-block"> 非常喜欢罗振宇跨年演讲的一句金句:所有来自未来的好消息,都是我们今天努力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把握住当下,未来都是好消息!</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