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好几天都没有开伙了,家里弹尽粮绝,傍晚和老刘一起转悠着,去马路市场买点菜。路上聊起自入冬以来,我最喜欢吃的两种菜,嫩嫩的油麦菜和肥肥的菠菜,上一次各买了一大袋,坚持每天都吃一些,感觉肠胃好舒服,再坚持一段时间,困惑我的老毛病估计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到地方后就特别关注菠菜,有好几家,都还行,打算多看看,选最好的买。</p><p class="ql-block"> 偏远的角落里有个男人,面前放了两大袋菠菜,问价格,两块五一斤,有人插言,不都买两块吗?男人细细地解释,说自己的菜是露养的,不是大棚菜,家人一根一根拣得很干净,没有一片枯叶,没有喷一滴水,保证可以放一周不坏。</p> <p class="ql-block"> 突然想起我的爷爷奶奶,想起我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没有大棚,也很少有外地的菜运来,临近过年,菠菜是很稀缺的,也很贵,吃了一冬天的腌萝卜腌辣椒,能有片绿叶菜吃,是很奢侈的愿望。就算自己舍不得吃,但正月里待客调凉菜,焯水的菠菜是必须要有的。</p><p class="ql-block"> 老家地处渭北旱原,冬天天寒地冻的,绿叶菜很难成活。我爷爷有经济头脑也很有办法,秋天的时候总是要在阳坡的地里种一些菠菜,天冷了就用几层草帘子盖上,到这个时候就可以吃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农民可怜,除了种地,没有别的收入,自己种的菜自己舍不得吃,挑挑拣拣,把齐整的卖了换点活钱补贴家用,掉下来的零散叶子收起来家里人吃。</p><p class="ql-block"> 冬日的下午,有暖暖的太阳,冰冻的地里土皮会融化一点点,奶奶干完屋里的活,就会带着年幼的我,去菜地里挖菠菜,准备第二天让我二爸拿到年集上去卖。她常年干活,腿脚和腰都很疼,蹲不下,就拿个小板凳,坐着挖,有时候不太湿的话就直接跪趴在地上挖,每次都是拣大点的挖,小点的留着再长长,挑挑拣拣,一天也就能收一小笼,断断续续,能卖好多天。</p><p class="ql-block"> 冬天的下午很短,不经意就天黑了,将挖好的菠菜装在菜笼里提回家,奶奶坐在灶火前,就着微弱的火光,一棵一棵的拣,不但要把黄叶烂叶摘掉,还要把菜根蘸着水洗的干干净净,毛毛根都揪掉,最后一小把一小把的捆起来,红红的菜根排得整整齐齐的。无所事事的我就跟在她身旁看着她干活,奶奶边干活边给我念叨,这是给人吃的东西呢,一定要拾掇得干干净净的,卖人家钱呢,人要有良心。</p><p class="ql-block"> 我奶奶没念过书,不会说太多的大道理,朴素地认为,人要有良心,一辈子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她的人生信条吧。说实话,奶奶没有爷爷性格开朗幽默,她总是默默地干活,为一大家子人操劳,以致现在大家聚在一起时,都会回忆起爷爷的好多趣事,很少有人记得奶奶的家常细节。</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童年的点点滴滴,深藏在人的记忆深处,一经触动,就排山倒海的涌出来了,好像就发生在昨天。</span></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过去了,闭上眼,奶奶和她的菠菜还静静地呆在我的脑海里,朴朴素素、干干净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