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怎样管教孩子?这个问题可能是所有父母都面临的。</p><p class="ql-block"> 晚上阅读洛克的《教育漫话》中部分内容,得到一些启发。他说要首先了解孩子的性格,然后再早些管教,形成习惯。还说到正确用到奖励和惩罚。</p><p class="ql-block"> 第一、怎么了解孩子呢?文中并没有铺开笔墨来说。我觉得很有必要,就如同教师上课前了解学情一样。回想自己带的学生,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有些孩子做事利索,有些孩子拖拉。做事快速性格急躁的孩子他们办事效率高,但是毛躁。而做事速度慢的人,办事效率低,但是有耐心,还有些就是狡猾不愿意吃苦的。速度快的要磨炼他的耐心,速度慢的要提他们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但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管教,如果由着他们性格,注定不会自律,也不会有好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第二、洛克说管教孩子要及早,这是为什么呢?孩子小的时候要树立权威,孩子大点再以朋友相处。因为孩子小不懂事,用权威管有用,而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考,再强硬就行不通,而以朋友式相处可以让孩子获得理解。</p><p class="ql-block"> 这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孩子大了再树立权威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已经形成了习惯。最初给他们的东西将影响他们一生。</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家庭的氛围,家庭的榜样作用对孩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一个不快乐经常争吵不休的家庭,是很难培育优秀的幸福的孩子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正确利用惩罚和奖励。</p><p class="ql-block"> 洛克认为孩子不记事前要合理利用惩罚,我们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应该惩罚,他否定了这个观点。他觉得越是孩子不懂事越要让他们顺从,好像是天生一般,如果懂事前不形成顺从敬畏的习惯,后天通过体罚再养成,就会让孩子变得胆小羞怯。</p><p class="ql-block"> 而等孩子上学了,就不能使用棍棒了,而是让他对自己做的错事产生羞愧,却不是避免挨打受苦。</p><p class="ql-block"> 如果选择惩罚,可能孩子对美好的事情就不再在乎,反而会有罪恶感。</p><p class="ql-block"> 也不能用奖励的方式,比如给他们糖果让他们热爱学习,就是纵然他们热爱快乐的感觉。这使我想起,如果奖励孩子钱来促使他学习,是不是助长他们爱钱财呢?</p><p class="ql-block"> 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让孩子理解羞愧和耻辱,让孩子热爱荣誉。</p><p class="ql-block"> 可能一些人受到的教育就是如此,做一些事情并没有得到任何,却可以去做,就是因为荣誉感。</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做父母管教孩子,需要下功夫学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