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当塗博物馆

群友张

<p class="ql-block"> 2025.1.11</p> <p class="ql-block">  当涂县博物馆位于安徽马鞍山市当塗县太平府北路261号,2018年10月1日对外开放。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7420㎡。六大陈列单元分别是凌云回眸、姑孰物华、太平风流、江东烽火、姑溪放歌、苏里导演艺术馆。 我馆临时展厅600㎡,主要用于高质量、高品质、高规格的书画、收藏类展览。当涂博物馆作为当涂县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在传承和宣传历史文化的同时,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启示和激励作用。博物馆现有藏品804件/套、珍贵文物472件/套。</p> <p class="ql-block">  安徽当涂,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便被南齐诗人谢眺誉为"山水都"。她东抱石臼之阴柔、西濒扬子之飘逸、南怀广畴之敦厚、北拱群峰之阳刚,舒展出一幅秀美奇险的山水画卷。当涂为我国历史上设置的第一批建置县之一,其名源于大禹治水会盟涂山的典故。五千多年前,文明的曙光在这片土地点燃,钓鱼台、釜山、船墩头等文化遗存默默见证着她的前世今生;名人雅士毕集于斯,亦仕亦隐于朝市,亦生亦死于樊丘,谈玄任诞,尽显风流,架构了独特而卓然的六朝文化;这里是孕育诗歌的温床,谢眺、李白、李之仪……或吟咏于高山、或放歌于长河,如雁阵般徜徉栖息于此,搭建了一座悠长的诗歌长廊;这片山水哺育的历史名人灿若群星,他们或以文治武功而闻名,或以博闻强识而传世,或以义行美德而称道,或以实业救国而著称……丰富多元、兼容并蓄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富有当涂地域特色的文化品格。当涂"上极天门之险,下扼横江之冲,右控庐和以制两淮,左屏宁广以蔽两浙"地居襟要,兵家必争,诠释了"控据江山,密迩畿邑"的要义,也为这片流淌唐风宋韵的土地,平添了几分金戈铁马的铿锵。而每当硝烟散尽,这片神奇的土地便会涅槃重生,尽显市井繁华和阡陌酣歌。滔滔长江,巍巍天门,历史穿越岁月的时空滚滚向前。这座千年古县已焕然一新地屹立于扬子江畔,当涂人民正以山仁水智,昂扬奔赴新时代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立县当涂。当涂之名,源于大禹治水会盟涂山的典故。"当涂县"初设淮北怀远县境内,东晋初年侨置江南。隋开皇九年(589),并襄垣、于湖、繁昌、西乡等县设当涂县,治姑孰。姑孰城作为当涂县治迄今1400多年。</p> <p class="ql-block">  洞阳东吴墓,又称"天子坟”。2019年10月7日,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魂瓶。1987年马鞍山当涂县太白乡西晋墓出土。灰白胎,青黄釉。罐上堆塑两层楼台,一层塑双阙、门楼及10名跽坐拱手胡俑;二层为正方形建筑顶部作庑殿式,四周有角楼。下半部罐体溜肩收腹,平底略凹。腹部交错附贴麒麟、羽人骑马、游鱼等图案。魂瓶又称谷仓罐、堆塑罐,由汉五联罐演变而来,是东吴至西晋流行于长江下游苏浙皖地区,时代和地域特色明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代</span>花鸟纹梅枝耳瓶 。1959年采集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涂县青山乡园艺村。</p> <p class="ql-block">  太平胜境画卷。这是一幅当涂山水图的超长画卷,叫做太平胜境,是由多名的书法家、画家联合完成的作品,气势恢宏,令人震撼。充分展现了咱们大美当涂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李白乘舟经过天门山的雕塑‌。这个雕塑展示了李白乘舟经过天门山的场景,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涂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好途径‌。</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临时展厅正好有一个全国巡展,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  亳州市在城南一带先后清理发掘了十多座东汉时期的古墓葬﹣﹣曹操宗族墓群,出土银缕玉衣、象牙尺、玉器、陶器、铜器多种,其中就清理出近600块刻写有文字的墓砖,且大部分为阴文刻砖,是当时造砖工人在砖坯未干之前,用细棒等刻写上去的。文字砖的内容非常丰富,有的是记录砖的数量、造砖的时间,有的是记录曹操宗族成员或地方官吏的姓名,有的是反映造墓工匠对社会现实和工作条件不满的词句,有的是记录事务或来往家书等等。砖文的书体有隶书、篆书、真书、行书、章草、今草等。汉字字体多样,文字承载信息丰富,实为不可多得的汉代实物资料,异常珍贵。这些刻写于东汉桓帝、灵帝时期的文字,不仅能反映我国书法发展的艺术魅力,还对研究亳州及涡河流域经济文化以及秦汉书体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