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解三国(199)钟离牧:“蹈规”,“不循旧”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刘宝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钟离牧,曾任东吴南海太守,后为丞相长史、中书令。蜀国灭亡后,因武陵五溪与蜀地交界,吴国害怕此地出现叛乱,便任命钟离牧为平魏将军、武陵太守。此时,魏国派汉葭县长郭纯以武陵太守的名义,率领民众越过武陵界,屯于赤沙,诱使多地夷人响应,并进攻酉阳县,在郡中引起震惊与恐惧。</p><p class="ql-block">钟离牧问在场的官员:“西蜀倾覆,我们的边境受到魏国侵犯,该怎样抵御他们呢?”众人都说:“现在遭侵犯的两个县,山高路险,各地夷人会派兵阻拦我们,不能以军事手段惊扰他们,否则会让各地夷人盘结为一体。宜采取渐进安抚的方式,派遣信使前往宣教慰劳。”钟离牧认为,“不能这样。外敌侵入我境,诱骗百姓,应该趁他们根基未深,将其扑灭,此救火贵速之势也”。</p><p class="ql-block">抚夷将军高尚对钟离牧谏言曰:“昔潘太常督兵五万,然后以讨五溪夷耳。又是时刘氏连和,诸夷率化,今既无往日之援,而郭纯已据迁陵,而明府以三千兵深入,尚未见其利也。”钟离牧说:“非常之事,何得循旧?”随即率领手下兵将“晨夜进道,缘山险行,垂二千里,从塞上,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余人及其支党凡千余级,纯等散,五溪平”。</p><p class="ql-block">钟离牧入仕前,早年居住在永兴县,在当地种了一些水稻。稻米将要成熟时,有一人突然跳出来声称那地是他的,要钟离牧交出土地和稻米,钟离牧竟然照办了。永兴县的县长听说此事后,立即将那个人抓了起来,要给予严惩,而此时钟离牧却为那人求情。县长说,您敬慕汉代宫承的为人处世之道,可以行仁义之事,但我要为百姓作主,应当依法办事,怎能对国家的法令不管不顾而只顺从您的心愿呢?钟离牧说,我就是听说这里有您才前来居住的,您现在却因为一些稻米就要杀这个人,我还有什么心情继续住下去呢?钟离牧说完就回家打点行李,准备回故乡山阴县。</p><p class="ql-block">县长亲自登门拜访劝阻,并答应了钟离牧释放那个人的要求。那个人被释放后,很是惭愧害怕,带着家人将那些稻子舂成六十斛米,送还给钟离牧,钟离牧却关门不收,那个人就将米放在他家路边,一直无人领取。钟离牧由此出了名。</p><p class="ql-block">钟离牧后来虽然做了高官,但去世时家无余财,百姓们都十分怀念他。陈寿在《三国志》中有曰:“钟离牧蹈长者之规。”</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势篇》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如果用孙子的这一用兵思想来诠释钟离牧的做法,那么,他的“蹈长者之规”即为“正”,“不循旧〞之举则为“奇”。这也启示人们,一个人为人处世有“正”有“奇”,才会创造不凡的业绩。</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