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畅游天下名山 五十三、螺髻山</h1>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一)<br>四川西昌螺髻山,世界地质美公园,<br>动植王国基因库,完整存留古冰川。<br>中国彝族火把节,风情万种耀西南,<br>形似青螺若玉髻,峰翠凝秀醉神仙。<br> (二)<br>螺髻山峦七二峰,妖娆百零八景同,<br>五彩仙湖天下绝,兰光幻彩舞双龙。<br>千古冰川世间少,万条瀑布云雾中,<br>苍野菁蓝露珠翠,满山鹃花展芳容。<br> (三)<br>螺髻山峦映霞辉,冰川刻槽露紫微,<br>角峰刃脊耸矗立,云山雾海漾璨璀。<br>奇松异木掩峦野,杜鹃花海尽芳菲,<br>五彩仙湖天下绝,万般景致游忘归。<br> (四)<br>螺髻湖泊隐山川,瀑流水泽浸碧寒,<br>五彩仙湖映霞光,叠翠湖水掩野峦,<br>珍珠湖清藏奇宝,姐妹湖溪紧相连,<br>海子云影天池荡,山涧湖泽卧龙蟠。<br> (五)<br>螺髻灵秀遮云烟,佛寺兴山历千年,<br>宗林白衣紫摩阁,潮音普济寺万缘,<br>华严宗海金龙殿,白云音童宗觉观,<br>自古矗立十三寺,众生笃信敬佛仙。<br> (六)<br>螺髻山明波光艳,仙女瑶池水洞帘,<br>鸳鸯池里飞青龙,光射长虹垂白练。<br>岩浆溶壁瀑河溪,石针石芽藏石幔,<br>石花石笋石蘑菇,石柱石乳石奇观。<br> (七)<br>林海峦野舞东风,杜鹃玉兰透白红,<br>湖水溪流杉苏铁,雪域冰川傲长空。<br> (八)<br>螺髻奇险峻,冰川摆迷阵,<br>山下百花艳,端顶雪纷纷。<br>湖泊隐山川,瀑流波光憐,<br>苏铁松影肥,金猫小熊奔。<br>峦野舒灵秀,彝族风雅情,<br>劝君此地游,赏玩不须行。 螺髻山的地理位置:螺髻山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距州府西昌市仅四十二公里,主峰海拔4359米。是邛海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融独特自然风光和浓郁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国家4A旅游景区。因其主峰高耸入云,形似青螺,宛若玉髻,而得其美名。<br> 螺髻山之名来源于与峨眉山的“姊妹”关系,“峨眉山似女人蚕蛾之眉,螺髻山似少女头上青螺状之发髻”。<br> 螺髻山完整保存了第四纪古冰川遗迹,以高山湖泊,冰川刻槽,杜鹃花海,角峰刃脊,云山雾海,原始森林等典型景观享誉中外。被誉为“世界古冰川地质公园、动植物王国、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是理想的地质研究、科学考察、体验彝族风情和生态旅游目的地。<br> 螺髻山千峰叠翠,万派环宋,山势雄奇,胜境遍布,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远望烟霏林箐,岚光幻彩,苍蔼凌虚,高下混茫,有朝观暮开之感;近察则杂树生花,杜鹃似海,纷红似落,俪白参黄,呈争辉竞艳之趣。<br> 螺髻山山间溶洞奇险,岩穴深幽,丹岩翠,石峰峭立,有亮如明珠、号称天池的各色海子、五彩湖;有气势磅礴,飞流直泻的温泉瀑布。螺髻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个天池,十八项胜景,二十五坪,十二佛洞,共一百零八景。<br> 螺髻山卫星遥感监测,其山脊高出四千米的山峰有五十八座迂回缭绕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苍龙遨游九天,其峰群集中,规模宏大,造型奇异和离城之近尚属罕见。<br> 螺髻山气候差异明显,气温变化大,不同海拔气温变化不同,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下四季如春,山顶白雪皑皑,大部份地区四季不分明,但干温季明显,冬暖夏凉,干季日照长,是天然的避暑度寒胜地。最佳出游时间在每年的十一月至来年的三月。<br> 螺髻山有原始森林,植物种类包括南亚热带植被,亚热带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等。国家保护植物有扇蕨、攀枝花苏铁、长苞冷杉、丽江铁杉、德昌杉木、棕背杜鹃、西康玉兰、银叶桂、香果树、康定木兰、大王杜鹃等,多为我国四川、云南特品种。<br> 螺髻山有树鼯、短尾猴、小熊猫、穿山甲、金猫、豹、林麝、斑羚、红腥角雉、白腹锦鸡、灰头鹦鹉等。还有齿类蟾、宝兴树蛙、大凉疣螈、赤麂、豹猫、东坡墨鱼等。<br> 螺髻山野生花卉资源丰富,以杜鹃、木兰、山茶、报春花、百合、龙胆、兰科等。野生花卉以杜鹃为最,每年三至七月,繁花似锦,铺天盖地。杜鹃千年大树,奇特无比。不同颜色的花朵,引人入胜,争芳斗艳。“杜鹃花海”是螺髻山最迷人的景观。<br> 螺髻山以佛兴山,山以佛名。自汉代开劈,唐时佛事已经盛行,建造许多庙宇,现遗址尚存。唐末以后,由于战乱和其他原因佛事日衰,有“隐去螺髻,始现峨眉,螺髻山开,峨眉山闭”之说。佛家称螺髻山为“紫微”,清道光帝道号“紫微”,改“紫微山”为“紫遗山”。自清初至道光咸丰年间,寺庙又逐步兴起。<br> 螺髻山有两阁十三寺:白衣阁、紫摩阁;宗林寺、开国寺、万缘寺、潮音寺、音童寺、普济寺、华严寺、白云寺、金龙寺、宗海寺、宗觉寺。有曹洞华光祖师首创庙宇宗林寺,乾隆年间悟真和尚在此披剃入门。寺庙宽阔宏大,供文殊、弥勒、观音、地藏、普贤、维那佛数十尊;著名的是始建于汉代的大螺髻寺。在仙人洞东南有华光墓塔。 螺髻山的主要景观:螺髻山有保持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天然博物馆。古冰川遗迹中的角峰、刃脊、围谷、冰斗、冰蚀洼地、冰蚀冰碛湖、冰坎、冰阶、冰溜面、冰川刻槽、羊背石、盘谷、冰原石山、侧碛垅等,具有很高的旅游、探险、科考价值。冰蚀冰碛湖最为壮观。<br> 螺髻山湖泊:据不完全统计,湖泊有五十余个,呈圆形或椭圆形,水面宽度为二三百米,湖水深度为七八米。湖底湖畔为石条、石板平铺,为裸露基石。湖中水草翠蓝、棕红、棕黄、草绿、墨绿等颜色。有珍珠湖群、五彩湖群、叠翠湖、姐妹湖、干海子、黄龙潭、黑龙潭、温泉瀑布等。 <br> 螺髻山五绝:冰川、湖泊、 冰窖、冰斗、冰斗湖为五绝。有冰斗湖三十三个,五彩湖、珍珠湖、姐妹湖、叠翠湖等。主峰脚下的姐妹湖,辉映着倚天雄奇的金字塔主峰,云影飞驰,神秘莫测。原始森林中的大小海子,被人们称为“天池”,云影天光,颇有一碧千倾之势。杜鹃环绕、冷杉密布、烟波浩淼、云影天光、景色奇绝。<br> 螺髻山冰川角峰、刃脊:称为“七十二峰”。高大雄伟山峰群,排列成龙、峰丛五十八座,主峰是金字塔形角峰,有著名的骆驼峰、蓓蕾峰。群峰叠翠苍穹、回壁陡立、犹如天柱、绝壁万仞、深崖巨壑。<br> 螺髻山古冰川大刻槽:这种刻槽处处可见,大海子下侧的冰川刻槽,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古冰川刻槽。这些刻槽如巨蟒淌过泥境留下的行迹,与幽幽的山谷、潺潺的流水、鸟语花香,组成奇妙的山林景观。<br> 螺髻山杜鹃花海:山中的云南杜鹃、大象杜鹃、圆叶杜鹃、乳黄杜鹃、大王杜鹃、棕背杜鹃,繁花怒放于初夏,多系杜鹃古树,枝干扭曲,虬根裸露,棵棵皆是盆景高手,盛开时或红或白,或黄或粉,五彩缤纷。高山乳黄杜鹃最为珍贵,天生丽质,花簇成球,华贵典雅,别具风韵。从初春至夏秋,各类杜鹃从低山到高山渐次开放,竞相争艳,万紫千红,把螺髻山装点成花的海洋,花的世界。<br> 螺髻山温泉瀑布:被誉为“水帘洞”的大槽河温泉瀑布,位于凉山州普格县城西北部荞窝镇境内,螺髻山东坡段,海拔一千八百米的大槽河北岸。<br> 螺髻山泉水:沿仙女池、水帘洞、鸳鸯池、青龙宫飞泻而下,形成洁白晶莹的瀑布。夏日白练垂空,光射长虹;冬天腾腾蒸雾笼罩瑶池。泉水水质无色、透明、无臭、无味,是理想的天然沐浴场所,为四川名泉之首。<br> 螺髻山仙人洞: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石针、石芽、石花、石笋、石幔、石蘑菇、石柱、石钟乳千奇百怪,奇妙无比。仙人洞中仙人仙气仙风仙境尽现群山风采,洞中有洞,洞下有河,河上有桥,深幽奇险,飞瀑暗流,曲径通幽。星星点点的石针风韵千般分外妖娆,是精美艺术晶体。<br> 螺髻山冰川漂砾:其形成过程十分缓慢,有关部门根据洞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天地之吻”石柱推测,螺髻山仙人洞已有七亿年的历史,是仙人洞的奇妙景色。<br> 螺髻山仙人洞中有阴河、伏河:河水从洞中跌下,水花飞溅,恰似水晶宫里的“水仙花”,水清澈如碧,水波不兴,明镜一般。洞内瀑布,犹如天降银河,飞泻直落,溅珠起雾,甘泉由峡谷中喷涌,层层跌落,撞起银花朵朵。溪水从钟乳石缝中流过,忽隐忽现,涓涓而去。<br> 螺髻山黑龙潭:位于主脊东侧清水沟槽谷和珍珠湖围谷之间,是螺髻山上最大的湖泊。西侧有青龙潭,黄龙潭,背面有五彩湖花龙,红海子红龙;天池气象,云影天光,一碧千顷。潭湖中鲸背石、羊背石、环湖冷杉、杜鹃林带等构成优美的景色。潭的对岸,蓝天白云,是皑皑角峰、冰坎等冰川景观,宏大壮美,秀雅“仙境”。 螺髻山的主要特色文化:主要有冰川文化、佛教文化、自然地理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br> 冰川文化:螺髻山完整保存着第四纪古冰川的痕迹,冰川地貌如画,山谷峡谷中的冰川遗迹,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地球的变迁。螺髻山是我国已知山地中罕见的第四纪古冰川天然博物馆。古冰川遗迹中的角峰、刃脊、围谷、冰斗、冰蚀洼地、冰蚀冰碛湖、冰坎、冰阶、冰溜面、冰川刻槽、羊背石、盘谷、冰原石山、侧碛垅等古冰川风貌,具有很高的旅游、探险、科考等价值。<br> 其中冰蚀冰碛湖最为壮观,分布于海拔3650米以上的各期冰围和冰斗中。螺髻山终年积水的大小湖泊有五十余个,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水面宽度多数为二三百米,湖水深度一般为七八米。冰蚀湖的湖底湖畔多为巨大的石条、石板平铺,部分为裸露基石。冰碛湖的湖底湖畔则以岩块、砂屑为主。部分湖泊有伸入的半岛或湖心岛。螺髻山所有湖泊的湖周都保存有大量的冰蚀现象和各种冰碛物。螺髻山的冰川地貌,除有角峰、冰斗、幽谷和冰川悬谷外,冰川湖在螺髻山上星罗棋布,当地人称这些湖泊为海子,分布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地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形成了独特的冰川文化。 佛教文化:螺髻山以佛家圣地著称,有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寺庙和佛教遗址见证了古老的宗教传承,吸引着信仰者和朝圣者。佛以山兴,山以佛名。自汉代开劈,唐时佛事已盛行,建造了许多庙宇,现部分遗址尚存。唐末以后,由于战乱和其他原因佛事日衰,于是有“隐去螺髻,始现峨眉”,“螺髻山开,峨眉山闭”之说。佛家称螺髻山为“紫微”,清道光帝道号“紫微”,为避违始改“紫微山”为“紫遗山”。清初至道光咸丰年间,寺庙又逐步兴起。<br> 螺髻山西麓有曹洞派较大的庙宇“两阁十三寺”:白衣阁、紫摩阁、宗林寺、开国寺、万缘寺、潮音寺、音童寺、普济寺、华严寺、白云寺、金龙寺、宗海寺、宗觉寺。曹洞华光祖师首创庙宇宗林寺,寺庙宽阔宏大,占地约一万三千平方米,内供文殊、弥勒、观音、地藏、普贤、维那佛数十尊,寺周可见砖瓦窖遗址。最为著名的还有位于主峰南坡,始建于汉代的大螺髻寺。隋、唐为中国佛教极盛时期。据佛教史载:唐武宗会昌年间,佛法、经书被毁,大乘八宗经典大多丢失。清代,曹洞宗以紫遗山寺院为本院,“开山工程浩大”,先后建有两阁十三寺,构成了螺髻山独特的佛教文化。 自然地理文化:螺髻山是我国难得的地质奇观。千峰叠翠,万派环宋,山势雄奇,胜境遍布,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区。远望烟霏林箐,岚光幻彩,苍蔼凌虚,高下混茫,有朝观暮开之感;近察则杂树生花,杜鹃似海,纷红似落,俪白参黄,呈争辉竞艳之趣。山间溶洞奇险,岩穴深幽,丹岩壁翠,石峰峭立,亮如明珠、号称天池的各色海子—五彩湖、温泉瀑布、气势磅礴,飞流直泻。螺髻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天池,十八胜景,二十五坪,十二佛洞,共一百零八景。<br> 据1989年卫星遥感检测,其山脊高出四千米的山峰就有五十八座,迂回缭绕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苍龙遨游九天;螺髻山湖水由于基岩颜色、湖周植被、湖中水草等的不同而显现翠蓝、棕红、棕黄、草绿、墨绿等颜色。湖景有珍珠湖群、五彩湖群、叠翠湖、姐妹湖、干海子、黄龙潭、黑龙潭、温泉瀑布等。螺髻山延绵起伏,景点多。湖水颜色五彩纷呈,有金黄、墨黑、多数清澈见底,根据海子的形状和颜色命名有黑龙潭、金海、草海、三节海、干海子和水海口等;螺髻山的冰川湖泊、冰川角峰刃脊、杜鹃花海、古冰川大刻槽、温泉瀑布等五绝,构成特殊自然地理文化。 民俗文化:螺髻山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彝族人民爱美,特别爱花,服饰上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布料的颜色选择以青色、藏青色和黑色为主。中老年人服装颜色突出稳重,青年人则喜欢鲜艳亮丽。男子内穿布纽扣白色衬衫,外套无领对襟小衬,小伙子穿白色衣裤,用白布巾包头。妇女外衣大都为黑色布纽扣右衽衣,衣领、袖口和裤脚边皆乡花草图案,姑娘和女孩子喜欢戴绣花无顶喜鹊帽,中老年妇女头戴三角形黑布包头,支系花腰彝族妇女爱穿由帽子、褂子、上衣、裙、裤子,组成从头到脚都绣满各种装饰的“花口绳塔”衣服。 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常用七字(旗子)白话,跳乐调子演唱,跳乐是彝族青年男女普遍喜爱的歌舞活动,男女青年常在农闲时节,夜间燃起篝火,小伙子弹月弦、姑娘们打拍子,围着篝火尽情欢歌舞蹈。彝族花鼓舞有广泛影响、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一班花鼓队八人,也有十几人或几十人的花鼓队,甚至可以组织上百人,花鼓舞由一名龙头师傅领舞,男女青年成对合着鼓声拍跳跃翻腾,奔放热情,极富感染力。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风趣的彝族婚礼,热闹非凡的火把节,别具风味的彝族食品烤乳猪、砣砣肉、杆杆酒、苦荞馍、酸菜汤,还有建筑独特的彝族村寨等构成独特的民俗文化。 螺髻山的交通指南:乘火车:乘火车到西昌,成昆铁路成都至西昌火车已实现电气化通车,西昌每天有十一对列车过境;然后从西昌汽车站乘大巴到螺髻山镇,车程约需一小时,再换乘出租车至螺髻山景区。<br> 乘飞机:乘飞机可飞西昌青山机场,位于西昌市北郊十四公里,距螺髻山五十六公里。有直航重庆、昆明、成都等地的航班。从成都到西昌的飞行时间约为四十五分钟。从机场往返市区均有机场大巴免费接送。<br> 乘公交:在西昌汽车站有大巴可达螺髻山镇,每天两班,车程约一小时。然后在螺髻山镇乘景区交通车、出租车或拼车至螺髻山景区,方便快捷。<br> 自驾:按导航从西昌出发沿S212线经大菁乡、五道菁乡、直接到螺髻山镇,然后可按路标引导前往景区;如从成都出发可沿雅安—石棉—西昌—螺髻山,全程约430公里。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h1>文字:原创<div>图片:网络 明谢原作者<br><div><br></div></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