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官

☁云朵🎵音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我们的发声器官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大的区域:调音区、声源区、动力区。调音区即是调节声音位置的区域,主要在我们头部,包含鼻腔、腭、口腔、咽腔、上齿、双唇、舌头;声源区即是具体的发声器官,主要包括喉头和声带,这是人声的发声主要器官,喉头主要是稳定我们声音的位置,声带靠震动发声;动力区即是在歌唱时起到提供动力的作用,主要包括气管、肺、胸腔、横膈膜这些器官。在练发声前要先要对发声器官进行充分的认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源泉,正确的呼吸能够更好地歌唱和表达音乐情感。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歌唱中的吸气和吐气,吸气时身体放松,颌关节自然打开,舌平放在下牙床舌面呈凹槽状,肺部扩张开始吸气,气流经口腔到气管再到肺部使肺部的肺泡扩张。肺泡扩张挤压横膈膜向下运动,压迫腹腔造成腹腔的器官向下,最终小腹有胀感,即常的气存丹田。吐气时通过横膈膜对气息的支撑,小腹送气使声带振动发声。在气息的练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使用“吐丝”的方式来练习气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气息越练越长。气息在歌唱练习中尤为重要,需要我们长时间地练习和巩固,在长时间的练习中掌握这个技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三、在歌唱练习中共鸣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难学习的部分。需要靠人的意识和大脑去感知,在整个过程中看不见也摸不着,没有实物供参考,所以这个环节比较难以掌握。头腔共鸣注意声音位置的集中,从外在看面部表情为抬眉、瞪眼、张鼻孔、抬笑肌。口腔自然打开,软腭抬起,随着音高越来越高,软腭抬起的程度越来越高。胸腔共鸣要求声音要饱满,气息深而沉。练习时感受胸腔的扩张,胸腔呈圆柱体扩张,后腰强有力地拉伸,使声音稳固。演唱时要求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要联动统一,声音才能在固定的管道内上下运行,使不同声区的音色达到统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