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文字编辑:晨笛</b></p><p class="ql-block"><b>美篇插图:自拍</b></p><p class="ql-block"><b>美篇配音:遇上你是我的缘</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84665546</b></p> <p class="ql-block"> 近期,有幸拜读了由易中天著的《品三国》 (上)一书,该书包括开场白《大江东去》 、第一部《魏武挥鞭》、第二部《孙刘联盟》、附目一二、后记共五个部分。所谓“三国”,通常是指从汉献常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共九十年这段历史。民间对于三国,其实极为关注,读后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尤为赏心。</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的曹操就有一套独特的用人之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归纳起来有四点:第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第二是“推诚取信,用人不疑”。第三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第四是“虚怀若谷,见贤思齐”。总之,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八个字: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他很清楚,将士们跟他出生入死为了什么,于是他“扬人责己,以功归人”,“论功行赏,以奖励人”。他知道人都是有缺点和弱点的,也都是趋利避害的,于是他“令行禁止,以法制人”,“设身处地,以宽容人”。他知道人是理性动物,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情达理的,于是他“开诚布公,以理服人”,“言行一致,以信取人”。他还知道人是有感情的,感情有时候比利益更可靠,于是他“推心置腹,以诚待人”,“真心实意,以情感人”。曹操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而他做人的成功,又是知人的成功。曹操是个性情中人,平时也很随和,喜欢开玩笑,极具凝聚力和亲和力,更能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站在他政治家的立场来说,他的结论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就是说,应该抓紧这不多的时光,在短暂的人生中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p> <p class="ql-block"> 感悟一:当下的我们也可以学习学习他的用人之道以及做人之道,借鉴他的优点和长处来弥补我们的缺点和不足,各自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p> <p class="ql-block"> 感悟二:曹操的用人之道,其实适合于各行各业;曹操的做人之道,适合于我们每一个人。在知人用人上,各单位领导不妨也学学曹操的用人之道,这样更利于单位的振兴和发展。在为人做人上,更要学习他的为人做人之道,更利于如何在社会上做一个好人,在单位上尽职冬责地做一名好员工,为单位做出卓越贡献。这里,作为教师的我重点说说教育教学,我们的同行们,按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既要给“鱼(具体知识)”,还要给“渔(学习方法)”,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极大地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生命的和谐、自主、健康、创造性地发展。在教育事业这块主阵地上,大显身手,大放异光奇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