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千多跌落到七块五

子任

<p class="ql-block">  从三千多跌落到七块五,经历了六年时间。倘若能够及时止损,或许跌落的会慢一些,谁之过?使用者不是专业人员,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由谁来提醒、又由谁来纠正呢?</p> <p class="ql-block">  厂方有告知义务,应该在产品说明书上详细阐述,以此来降低用户出错的机率。拿到手的说明书,写得过于笼统、僵化,难以满足这一要求。销售及售后人员也没有及时补位,致使危险一步步来到身边。</p> <p class="ql-block">  有些产品的销售人员,会主动提供个人的电话号码,甚至微信。目的就是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随时咨询,避免出错的机率。售后人员也一样,边维修,边讲解,他们将用户的利益放在了心上。</p> <p class="ql-block">  所遇到的产品,没有这方面的举措。初次是线上购买,依据网络信息进行。发生问题后,线上咨询,提供了线下维修点。维修师傅就事论事,没有补充相关知识,导致两次维修后,产品快速进入报废序列。</p> <p class="ql-block">  三千多的物件,没有经得起考验。两次维修后,变得千疮百孔,最终以七块五的身价,与破烂为伍。假如第一次维修能够彻底解决所有的隐患,而不是将就,电力压力锅还有可能继续为百姓服务。</p> <p class="ql-block">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家用产品也是如此,小问题不解决,终将不可收拾。维权未必能够成功,不如引以为戒,慎重对待每一次操作,发现隐患,不要想当然,更不要自作主张,而是要寻求科学解决之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