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临安街上的风景

一泓清泉任自流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距昆明约220公里,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约公元810年前后),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彝族语称惠历,意为大海,汉语译为建水‌。建水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拥有超过1200年的历史,被誉为“文献名邦”和“滇南邹鲁”‌。</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的临安街,东起迎晖门(即朝阳楼),西至西门,在这条街上,分布着云南提督学政考棚、临安府衙、文庙、城皇庙、指林寺、天王廟、普应寺等古建,都得到了修缮保护,另外还有一处朱德元帅的旧居。本篇将依次介绍。</p> <p class="ql-block"> 一、云南提督学政考棚</p> <p class="ql-block">建水学政考棚,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建中路377号;建水学政考棚创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建水学政考棚,坐北朝南,面宽40米,纵深150米,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房舍整齐对称,共百余间。整个建筑以甬道为中轴线,形成六进院落。</p><p class="ql-block">此为第一进:仪门。</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龙门。</p> <p class="ql-block">第三进前有东西文场,这是东文场。</p> <p class="ql-block">第三进。</p> <p class="ql-block">学子赶考的群雕。</p> <p class="ql-block">文场里的展览,其中光砚台就有近三千多方。</p> <p class="ql-block">历代科考中榜的名单。</p> <p class="ql-block">因科考中榜入仕的建水名人。</p> <p class="ql-block">仍保存的考棚资料文献。</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三进:大堂。</p> <p class="ql-block">大堂内的群塑:答花礼。</p> <p class="ql-block">第四进:二堂。</p> <p class="ql-block">考官们在至圣先师像前议事。</p> <p class="ql-block">第五进为:内宅门。</p> <p class="ql-block">第六进:学政署。</p> <p class="ql-block">应是学政官办公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考棚的宗旨:“为国求贤”。</p> <p class="ql-block">举人科举考试试卷。</p> <p class="ql-block">在四百多年的历史岁月里,临安府属各州县和元江、开化、普洱的童生和生员,汇集建水,比试锋芒。凡被录取者,便获得优厚待遇,步入国家科举选士的途程。此后再经乡试考中举人,经会试、殿试高中进士,就可被委派为官员,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p> <p class="ql-block">这里,无疑是为云南地区选拔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场地。</p> <p class="ql-block">  二、建水临安府署</p> <p class="ql-block">建水临安府署始建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经明清两代的多次增修和扩建,至今已有630余年的历史。‌它是明清时期滇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古代吏治建设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跨过临街门房入口处,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牌坊,上书“南天保障”。</p> <p class="ql-block">建水临安府署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明清两代的“府”级官署建筑,位于建水古城的核心区域。作为滇南最大的政治和教育中心,临安府署不仅是当时滇南的政治中心,还承担着军事、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多重职能。其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展现了明清时期典型的中轴线对称型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府衙第二进便是“仪门”。</p> <p class="ql-block">仪门后又是一座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牌坊后是“忠爱堂”。</p> <p class="ql-block">在文化背景方面,建水临安府署与南宋时期的杭州有着历史渊源。南宋高宗赵构曾将杭州升为临安府,设都于此。虽然建水临安府署与南宋杭州的临安府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作为滇南的政治象征,见证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替与演变,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p><p class="ql-block">如今,建水临安府署不仅是当地的历史遗迹,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审案之处,所以挂“明镜高悬”的匾。</p> <p class="ql-block">这一进是“惠宣堂”。</p> <p class="ql-block">惠宣堂的后门屏上书“清、慎、勤”座右铭,寓意做好官的行为准则。</p> <p class="ql-block">惠宣堂的匾额上书“复见天青”,期望一任又一任的知府都是好官。</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对联有点意思:“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易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p><p class="ql-block">行政管理的经费都来源于百姓的税贡,不要百姓半文钱的政府是不存在的,官吏获取正当薪俸无可厚非,但要有所作为。</p> <p class="ql-block">这一进是“三省堂”。</p> <p class="ql-block">里面塑了官员议政群像,匾额是“勤政清”三字。</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府衙设置的六个科,对应京府的六个部。</p> <p class="ql-block">吏科,管人事。</p> <p class="ql-block">户科,管财政。</p> <p class="ql-block">礼科,管文教。</p> <p class="ql-block">兵科,管軍事。</p> <p class="ql-block">刑科,管司法。</p> <p class="ql-block">工科,管工程建设。</p> <p class="ql-block">后人还给各任知府排学历呢?</p><p class="ql-block">明代官员的选拔是非科举入仕者不得为官,所以知府的学历比较单一。清代实施了捐官制度,有钱可以买官,所以学历就复杂了。这也有了朱家花园里门头上挂着“中将第”的匾的答案了:房主原是商贾出身,发财后捐了个“中将”的官,这或是清末民初的事。</p> <p class="ql-block">牌楼的背面匾额是“天南锁钥”,说明临安府的地位和作用。</p> <p class="ql-block">规模这么宏大,修缮恢复得如此之好的府署在全国都是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 三、建水文庙</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由张立道创建,他是元朝云南行省临安广西道军民宣抚使。建水文庙是云南行省最早的庙学之一,与大理路庙学同时创立。‌‌</p> <p class="ql-block">跨过文庙牌楼兼入口处,映入眼帘的便是“至圣先师孔夫子”的塑像矗立在泮池前。</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的建立标志着云南历史上“不知有孔子,祀王右军为先师”的习俗被改变,推动了当地的文化教育发展。文庙的建立不仅是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也是为了巩固元朝对云南的统治。经过明、清两代的扩建,建水文庙占地面积达到114亩,建筑风格仿照山东曲阜孔庙,采用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宏伟壮丽。</p><p class="ql-block">泮池全貌。</p> <p class="ql-block">泮池很大,约45亩,29700平方,呈南北长东西短的椭圆形,规模占据全国文庙第一。沿着池边从东往北走,到了池北部有一座曲桥通向“思乐亭”又称“钓鳌亭”。</p> <p class="ql-block">泮池的北面耸立着对称的二座牌坊,牌楼呈东西向,东面的牌坊上书“礼门”二字。</p> <p class="ql-block">牌坊右手竖了一块石碑,上书“官员民兵人等在此下马”,以此表示对孔子的尊崇,这在许多文庙都有此碑。</p> <p class="ql-block">从牌坊朝南便看见阳光下的“思乐亭”。</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入文庙的牌楼,正对泮池及池中的亭子。</p> <p class="ql-block">跨入“洙泗渊源”,远处便是棂星门。</p> <p class="ql-block">西侧牌楼:道冠古今。</p> <p class="ql-block">东侧牌楼:德配天地。</p> <p class="ql-block">第二道门:棂星门。</p> <p class="ql-block">网图中的二个出顶柱头比较醒目,柱头上的二个柱帽由建水陶瓷工艺大师设计制作,保护木制柱头不朽烂。</p> <p class="ql-block">这个亭子的牌匾上书“杏坛”二字,里面竖着一块碑。杏坛是孔子授课讲学的地方,寓意教书育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p> <p class="ql-block">先师殿。</p> <p class="ql-block">先师殿东是原来的临安府学,即官办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未来官吏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临安府学。</p> <p class="ql-block">府学内景。这天是周六,正好有一群小学生在排练节目。</p> <p class="ql-block">府学前面有一排长廊。</p> <p class="ql-block">廊边围墙上是用建水陶板雕刻了《孔子圣迹图》,宣扬孔圣人的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元江府学。</p> <p class="ql-block">建水府学。</p> <p class="ql-block">文庙东门,开在翰林街。</p> <p class="ql-block">文庙东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不仅是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物,还在2001年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四、朱德旧居</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初,年轻的朱德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背井离乡来到云南陆军讲武堂求学,在讲武堂结识了建水籍同学曾师仲,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九一三年,朱德任蔡锷麾下的少校营长,驻军建水。一到建水城,朱德便住进了曾师仲家的这座小院。后来,任了陆军团副(即副团长),直到一九一五年离开建水,朱德一直都是住在这座小院里。</p> <p class="ql-block">小院正中是朱德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朱德委员长在一九六二年六月十六日重返建水时曾回过红井街二十一号。据说,朱委员长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如一位离家多年的游子回归故里一样,坐在小院桂花树下的小方凳上和曾家的后人们唠家常……街坊们说,朱营长回来了。那天,欢笑声始终萦绕在红井街二十一号。</p> <p class="ql-block">房屋权属及结构介绍,除了作为名人旧居之外,该宅被列入了文保建筑。</p> <p class="ql-block">小院东侧的三间厢房,便是朱德当年居住的地方,在那间约十平方米的卧室里,靠窗有一张四方桌,桌上有一盏马灯。静坐小院、追溯历史,感受那颗曾装载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心脏的跳动,那年轻的、高大魁梧的身影驰骋边陲的英姿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五、寺庙道观和名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临安街与翰林街口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翰林街北端东侧座落着大名鼎鼎的“朱家花园”(另文介绍)。</p> <p class="ql-block">有一条北向横巷,巷口开在临安街上,匾额上书“显灵”二字。</p> <p class="ql-block">巷里的“城皇庙”正在重新修建,它与朱家花园的后花园东侧门相近。</p> <p class="ql-block">‌天君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建水古城,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最初名为赤帝官,也被称为火神庙。天君庙的历史和传说丰富多彩,反映了其作为宗教和文化中心的地位。</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天君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间,最初作为火神庙存在,供奉火神祝融。在清道光年间,建水爆发瘟疫,百姓们在中殿供奉温天君神像以避瘟疫。清同治年间,前殿又供奉了王天君神像,因此得名天君庙‌。天君庙不仅是道教的重要场所,还曾是矿工起义的誓师地和辛亥革命期间的营房‌。</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和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天君庙的建筑特色鲜明,共有两进,包括临街的山门(也是戏楼)、正殿(火神殿)和后殿(三清殿)。山门为一坊三门式,两侧厢房现为商铺,中间玄门通内。火神殿单檐歇山顶,前接三间卷棚抱厦充做拜亭,中殿梁上的清代彩绘依然清晰可见。后殿为三清殿,供奉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和太上老君。庙内还有元辰殿、文昌殿、财神殿等,供奉各种道家神像‌。</p> <p class="ql-block">指林寺,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临安镇)城内西南角,坐南朝北,又称临安寺。 该寺创建于宋末,据称原有一殿一坊一阁二庑二塔,但现在仅存指林寺大殿和指林寺牌坊。现存的指林寺大殿是元代大型木结构建筑,建于1295年。大殿还保存有两幅明代佛教工笔白描壁画。</p><p class="ql-block">指林寺位于云南省建水县城建中路(现临安路)西段,文庙以西,被誉为“临安首寺”。民间素有“先有指林寺,后有临安城”(建水古称临安)的说法。</p><p class="ql-block">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指林寺尤以建于元贞年间、保存完好的正殿闻名于世经北京古建筑专家考察,证实确属距今700余年的元代古老木构架建筑,云南省内少有,全国亦属罕见。现仅存指林寺正殿和指林寺牌坊。正殿内保存有两幅佛教工笔白描壁画,画成于明永乐年间。一幅为释迦牟尼讲经图,一幅为孔雀明王法会图。正殿丹墀前有指林寺牌坊“第一山”,相传为流浪来滇的建文帝光顾指林寺所题。</p><p class="ql-block">建寺传说</p><p class="ql-block">据碑刻记载,早在宋代大理国统治此地时期,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常见一只鹿出没其间。一天,有人逐鹿至林中,鹿忽不知去向,只有一异人前来,指着森林对众人说:“鹿居此久矣,汝辈为何取它?”言毕,亦复不见。众人皆惊诧,以为遇到神人仙鹿,便立小庙,绘塑神像以祀。许愿求神者认为灵验,香火日盛。</p> <p class="ql-block">‌建水普应寺‌,又名观音仓,始建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6年),距今已有554年历史。普应寺位于云南省建水县,是建水古城中的著名古刹之一‌。普应寺坐南朝北,建筑风格独特,以木、石、砖雕工艺精湛而著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寺庙内的建筑造型精美,展示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普应寺在清代进行了重修,并被列入红河州文物保护单位。寺庙的建筑布局为二进两殿,其中最大的看点是第二进中的七层药师千佛鎏金宝塔,佛像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普应寺前殿供奉释迦牟尼佛,正殿供奉观音菩萨,院内有金碧辉煌的宝塔一座‌。</p><p class="ql-block">普应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寺院,也是研究清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寺庙内的丈八观音殿建于一米多高的石台之上,为全寺的最高点,颇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势‌。此外,普应寺还提供免费的斋饭,游客可以在此体验到浓厚的佛教文化和当地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普应寺地处偏远的建水地区,由于建水的旅游近些年才被开发和挖掘,大部分的古建筑都保留着原来的格局,能够感受到更多原始古代民族文化的气息‌。普应寺免费对外开放,游客可以免费参观‌。</p> <p class="ql-block">东门夜景。东门也称朝阳楼,是建水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门外侧。</p> <p class="ql-block">‌建水临安街的长度为1500米‌,它是建水古城的主干道,游客游览古城的必经之路,贯穿古城核心保护区,它会聚了学政考棚、临安府署、文庙三大官属古建,又集聚全市三分之一的寺庙道观宗教建筑,还有一处历史名人旧居,近代富商宅园,展示了千年的古城文化脉络‌,你在一天的时间里通过参访这一条具有1200年历史的文化古街便能领略建水的历史和风采,领略它作为滇南历史文化的神韵,感受它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