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名:关 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915071</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东极广场拥抱了中国最早的第一缕阳光,游览了最晚回到祖国怀抱的黑瞎子岛以及赫哲族新村等景点后,就继续我们的东北之旅,沿着331国道南行,探寻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曾惊动世界的弹丸之地珍宝岛。说珍宝岛属于鸡西市辖的虎林(县级市),实际距边城饶河更近,只有40公里。从国道331转省道201后,没多远就是珍宝岛国家森林公园大门。公园总面积13429公顷,地处完达山脉东麓的东方红林业局施业区内,自然景观秀美,森林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公园东临乌苏里江,驰名中外的珍宝岛就镶嵌于江中,是著名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被黑龙江省旅游局评为“黑龙江省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珍宝岛的由来。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珍宝岛乡乌苏里江中心航道中国一侧的江中,全岛面积0.74平方公里,西侧距江边陆地约150米。据有关史实,原来这一小块地方并不是岛屿,而是中国陆地伸入乌苏里江的一个半岛,因为半岛三面环水,由于长期的陆地洪水激流冲刷与江水的共同作用,地表泥土被冲走,地势变低,江水漫过地面,形成乌苏里江的一条岔道,原来的半岛就成为一个岛屿,这就是珍宝岛的由来,这是上世纪初叶的事情。之后,曾遇到过气象干旱,乌苏里江主航道水位下降,珍宝岛西侧河道干枯,原来半岛陆地还曾重见天日,不过,这是极端情形,百年也只是一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游客中心宣传栏上的珍宝岛图片,从图片上清晰显示出珍宝岛在乌苏里江中心航道西侧,属中国固有领土是不争的事实。乌苏里江是通航水道,中国与原苏联的国界线是遵循“通航水道以航道中心线为界”这一国际惯例划定的,珍宝岛在乌苏里江中心航道西侧,再说珍宝岛是在上世纪初由于自然界不可抗拒之洪水冲刷半岛而形成的岛屿,其新形成的西侧水道是乌苏里江的一小段岔道,两国界河仍然是主航道中心线。</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珍宝岛的形成和历史背景并不复杂,只要相关方尊重历史事实与现状,承认国际通行惯例,珍宝岛归属中国是理所当然的,根本不存在争议。但是,国弱被欺,那时的邻国地区霸凌占上,在1968年底至1969年初,多次对我边防巡逻部队发起挑衅,打死打伤多人,并企图占领珍宝岛。我边防部队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忍无可忍奋力发起自卫反击战,经激烈战斗,把入侵我领土的苏军赶出珍宝岛,一举夺回被占领土,取得自卫反击战完全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百年首捷,一岛独胜”石碑。此碑是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40周年时由黑龙江省军区政委宋凤鸣题写的。中国震惊世界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不仅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捍卫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更铸就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珍宝岛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珍宝岛码头。自从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取得完全胜利,中国边防部队在岛上修筑珍宝岛哨所,“中国珍宝岛”大门,驻防一定数量的军事力量,对珍宝岛行使主权。尽管之后的三十多年,在珍宝岛主权归属问题上中苏两国不少扯皮,但中国始终坚持寸土不让,直至1990年俄罗斯才正式承认珍宝岛属于中国。如今,珍宝岛已成为一处名传中外的战争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隔江远眺珍宝岛哨所,镶嵌在乌苏里江的璀璨明珠,五星红旗迎风飘扬。</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珍宝岛通电纪念碑。自从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中国边防部队开始驻防以来,驻岛官兵一直是靠柴油发电提供战备和官兵生活用电,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履行着守卫祖国的神圣职责,直至30年后的2000年,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及黑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才对国防建设“十分”重视,才对驻岛官兵“非常”关心和厚爱,才于2000年4 月投资捌拾万元,为珍宝岛官兵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珍宝岛才正式通电,战士们的生活条件才得到了较大改善,还说此项工程得到饶河县政府,东方红林业局和饶河县供电局的支持和帮助,仅用两个月时间就竣工了。珍宝岛官兵为纪念此举,特立此碑。看完通电纪念碑介绍,心情不是太好,五十多年前,边防部队官兵抛头颅,洒热血,把入侵珍宝岛的苏军赶出珍宝岛,滚回乌苏里江中心航道以东,随后安营扎寨守岛三十多年,当地有关部门才“十分重视”、才“非常关心和厚爱”,才得以通电,守岛官兵的生活条件才得到改善。至此,人们真不知对此举是褒还是贬。</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珍宝岛的主权归属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之后,当地政府对岛上的战争遗址进行了保护性整理及附属建设,修建了营房和珍宝岛战役纪念馆,三十多年来守岛官兵曾经居住过的六代营房等作为守岛官兵不畏艰苦为国戍边的见证得以完整保护下来,记录着哨所的变迁,留下了红色文化的印记。如今,硝烟散尽,英雄长逝,珍宝岛西侧对岸,政府在这里修建了一处小而精的珍宝岛公园,由于公园名气大,风光秀丽,静谧庄严,众多的游人慕名而来,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美丽的风景,更是为了感受那份深厚的爱国情怀,缅怀那些在当年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凭吊百年首捷的战场。遗憾的是,由于珍宝岛是军事管理区,没有对外开放,游人只能隔江远望,或乘坐游艇环岛,近距离观赏岛上风光,或在珍宝岛石碑前打卡静思追忆。相信,此时此刻的游人,肯定满脑子都是当年炮声隆隆,鲜血染红冰面的战争场面,心情好不凝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珍宝岛是块弹丸之地,为它而建的珍宝岛公园也非常袖珍,不一会就结束游览,只是多少有种不舍离去之情。从江边到停车场就百十米地,我们三步一回头,对这块曾经鲜血染红过的土地以及为祖国领土完整而付出生命的烈士们心生无限崇敬。时间在催人,我们沿着乌苏里江滨江公路南行,中午时分到达虎林市的虎头镇。↓天下第一虎景点,属于虎头珍宝岛旅游风景区的一部分。虎头珍宝岛旅游风景区位于虎林市虎头镇的乌苏里江畔,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黑龙江省唯一—处非城市中心型旅游资源集合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珍宝岛精神发祥地、北大荒精神肇始地,是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黑龙江省旅游名镇。虎头珍宝岛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拥有著名的珍宝岛战役遗址、载入吉尼斯纪录的“天下第一虎”、被誉为“东方第一庙”的关帝庙、乌苏里江第一塔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等特色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乌苏里江西岸的虎林市虎头镇虎头山顶,矗立着一头巨大的虎雕,它的长度为25米,高度16米,重量达30吨,占地面积200平方米。这个雕塑完全由铜板锻制焊接而成,因其巨大而被称为“天下第一虎”,并被收录在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中。这座巨大而气势磅礴的虎雕,不仅是虎头旅游风景区的一大人文景观,也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景区内的“天下第一虎”铜虎雕塑,获得吉尼斯记录认证。据说公园修建初期,这头大虎的虎头是朝着俄罗斯那边的,后来俄罗斯方面知道后表示不同意,我们的有关部门和建设方也就乖乖地将虎头朝向了国内,可见在当今世界上霸凌是无处不在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虎头山“天下第一虎”景点门口顺着公路下坡,不远就到了美丽的乌苏里江江边公园。说起乌苏里江,对中国人而言是一部辛酸史。乌苏里江原是中国的一条内河,但在1860年沙俄列强强迫满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之后,乌苏里江就成为中国与俄国的界河,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从此就流落它国。乌苏里江的起点位于虎林市的虎头镇,由发源于中国的松阿察河和发源于俄罗斯的伊曼河在此处汇合而成,向北流至抚远黑瞎子岛与黑龙江汇合后直入太平洋。乌苏里江全长905公里,流经虎林市域内202公里,沿岸风光旖旎,人文及历史故事多多,最为著名的就是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中苏珍宝岛边界冲突事件,静谧而富饶的璀璨明珠一跃而成为现代战争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第292号界碑,背后是乌苏里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乌苏里江起点,中国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虎头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乌苏里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原本是中国的一条内河,但在1860年沙俄列强强迫满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之后,乌苏里江就成为中国与俄国的界河,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从此就流落它国。乌苏里江的起点位于虎林市的虎头镇,由发源于中国的松阿察河和发源于俄罗斯的伊曼河在此处汇合而成,向北流至抚远黑瞎子岛与黑龙江汇合后直入太平洋。乌苏里江全长905公里,流经虎林市域内202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江边,有一块石碑,上刻“胡耀邦游江纪念”。在一侧刻有简短碑文,说:“胡耀邦同志十分关心边疆地区建设事业,于1984年8月15日亲临虎头视察,特立此碑以誌纪念”。落款是个人名字,看来立此碑是个人行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乌苏里江广场,三位美女游客与吉米虎同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丽的边塞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东方第一庙”——虎头关帝庙。</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虎头关帝庙位于虎头镇正南虎头山下的乌苏里江畔,是东北地区边境唯一的一处关公神庙。因其地处祖国东方,又被誉为“东方第一庙”。虎头关帝庙是清朝雍正年间,由关内来乌苏里江畔山林挖药采参的商人共同捐资修建的,迄今已近 300 年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在 1945 年 8 月苏联红军进攻侵华日军虎头地下要塞的激战中,虎头关帝庙是唯一没有遭到破坏的建筑。从此名气大增,香客不断,求关老爷保佑事业兴旺、财源广进、吉祥平安。1981年,虎头关帝庙被列入《中国名胜词典》, 1987 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游览完乌苏里江江滨公园,我们回到虎头山顶的虎头植物园,观赏乌苏里江第一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乌苏里江第一塔”。坐落在中俄边境乌苏里江畔、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虎头植物园内。该塔高 55 米,建筑面积 740 平方米,塔体为钢架混凝土结构,外部为玻璃幕墙半球造型,高空远看宛如璀璨明珠镶嵌在乌苏里江畔,散发着夺目的光辉。“乌苏里江第一塔”作为黑龙江边境的标志性建筑景观,是游客领略虎林边塞风光的绝美视点和最佳高度。登塔鸟瞰,蜿蜒秀丽的乌苏里江恬静流淌、天然的保护区湿地风光瑰丽怡人、近在咫尺的俄罗斯异国情调尽收眼底,处处景色与款款风情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共鸣着异域、文明与自然的绮丽旋律,令人心旷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在虎头珍宝岛旅游景区游览江边风景区后,我们来到位于331国道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园。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但驻虎头侵华日军凭借虎头要塞继续负隅顽抗。8月26日,虎头要塞被苏联红军攻克,虎头由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激战地和终结地。为铭记历史,昭示后人,虎林市委市政府于虎头要塞核心阵地——中猛虎山修建此园。纪念园占地面积439亩,气势雄伟,布局严谨。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题写碑名的主题纪念碑巍峨壮观,庄严肃穆。六尊雕塑、景墙、石刻通过“大战的酝酿爆发”、“大战的全面展开”和“大战的较量与结局”,展现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及各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规模宏大,形象逼真,宛如史书,彰显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不畏强暴,不甘耻辱,勇于抗击法西斯的钢铁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置身园内,纪念碑魏然高耸,雕塑群悲壮凝重,树木环绕,群山肃立,警示后人,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时,此地要塞日之守军不知世事已变,仍顽抗不降,被苏军全歼。战争又延续了十一昼夜,时值1945年8月26日。故此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终结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六年,参战者凡六十余国,涉及全球人口五分有四,亡者约五千余万人,中国实为遭受战争伤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惨烈之状不堪回首。建碑以记,昭示和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纪念碑两侧,有多处群雕,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及世界各地的主战场著名战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8月26日,中国黑龙江虎林虎头镇,苏联红军对日最后一战,全歼虎头要塞负隅顽抗的日军。此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此地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谢谢浏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