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最近身体状况略好,故偿试续写《凡三一一迟到的燃情日子》的后面几章,希望大家喜欢。但不知能否一口气写完。特告。</span></p> <p class="ql-block"> 全书 目录</p><p class="ql-block">特殊的经历,特别的意义(代自序)</p><p class="ql-block">如何理解"迟到的燃情"(代序)</p><p class="ql-block">第一章 新世纪的呼唤</p><p class="ql-block">第二章 新班子燃起新希望</p><p class="ql-block">第三章 初入行时的回忆</p><p class="ql-block">第四章 几篇文章始"锦秀"</p><p class="ql-block">第五章 景中行突然"响亮"起来</p><p class="ql-block">第六章 关键的两大"工程"</p><p class="ql-block">第七章 一次小型座谈会</p><p class="ql-block">第八章 我曾经的恋人们</p><p class="ql-block">第九章 妻子终于再上岗</p><p class="ql-block">第十章 公开竟聘添活力</p><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章 不合常理的"老秘"</p><p class="ql-block">第十二章 热衷企业文化</p><p class="ql-block">第十三章 我的老哥老姐们</p><p class="ql-block">第十四章 欣然成为"会长"</p><p class="ql-block">第十五章 与扬行长一席谈</p><p class="ql-block">第十六章 果然三年扭亏为盈</p><p class="ql-block">第十七章 谋求新一轮发展</p><p class="ql-block">第十八章 三届一次职代会(上)</p><p class="ql-block">第十九章 三届一次职代会(下)</p><p class="ql-block">第二十章 中年丧妻之痛</p><p class="ql-block">第二十一章 "进良入康"创辉煌</p><p class="ql-block">第二十二章 没有不散的宴席</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附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十八章 三届一次职代会 (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自调到中行从事文秘工作以来,虽经常涉身文山会海,也难免写过一些应景的官样文章,但从"纯草根"的"真性情"出发,我在骨子里还是痛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尤其反感罔顾事实、一味"歌德"的文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班子上任后,大力倡导并践行务实髙效的工作作风,其重要的标志之一便是文风、会风的改变。如前所述,我是新班子"推崇新风"的积极响应者和践行者,对内除认真传导上级尤其是市分行党委的意图外,很少对领导歌功颂德,反倒重在宣传员工中的典型事例,甚至偏好反映一点"员工呼声""基层采风"(内刊专设有此栏目),提点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栏目称"闲谈杂说"之类)。对外虽有宣传造势之意,但多半以事实为依据,以典型的示范、导向为目的,充分达到新颖、别致、"响亮"的效果,尽量避免令老百姓讨厌的吹嘘、拍马、空洞、高调的文字和语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职代会党委给予我极大的信任,在确定会期和重大事项后,扬行长立马在一次行务会上郑重宣布:"经党委认真研究,三届一次职代会全权委托党委秘书兼工会副主席凡志彬同志牵头并组织实施,请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参与并大力支持、配会,行办全力以赴组织协调,力争把此会开成我行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大家都听得出扬行长的话份量极重,尤其是我顿感责任重大,使命空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也不愧对三年多来全行员工对我的殷切期望,我下定决心要把这"燃情岁月"里最重要一段的"人生唱晚"角色扮演好,从扬行长充分肯定并高度重视我的建议开始(应该是2002年9月份),便全力以赴进入会议筹备。好在也是在我的建议下,原群工部撤销,工会与行办又合署办公,好多具体工作我只列了一纸《筹备工作方案(包括日程表)》,包括全行职工代表选举,人事部门的职工代表资格审查,财务部门的财务工作报告,业务部门的业务发展报告等等一应事务都分门别类地落实下去了,期间我只需回答一些大家不明白的具体问题(其实,我虽知道一些常识,但在开始筹备之前还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再细学了一遍《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相关文件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述工作安排好后,我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此会的重头戏,即《行长工作报告》上来了。此事经去年年末务虚会,又经今年大半年的酝酿,尤其前不久敲定了新一轮发展目标为"进良入康"之后,我已大体感觉胸有成竹,甚至感到有很多很话要说了,当然其前提是扬行长对许多重大问题已逐渐考虑成熟并陆续讲出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不知何故,冥冥之中我忽然预感到这次大会尤其是《行长工作报告》是我"燃情日子"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一次的"人生唱晚",由是,我几乎调动了我一生的所有积累,尤其是自己思想和写作的偏好,下定决心力求把《报告》写成实事求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指导长远,有一定历史意义的重要文件。比如,我首先做到了废除一切诸如"在……之下"这类汤汤水水的话,尽可能都是实打实的"干货",也尽量避免大歌大颂(文革以后,我一直认为领导做得好,自然会在老百姓心目中树起丰碑,反之,大歌大颂也没啥用,反倒可能落下笑柄甚至讽刺,因为越是做不出成绩甚至越是问题百出的组织、领导越需要大歌大颂,以此掩盖问题或遮羞),何况是扬行长亲自作报告,也不宜"王婆卖瓜"。这一点我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已与他达成一定的默契,比如有时我把"X行长到X处参加XX会议……"放在《景中银讯》头版头条的"领导动态"中,他在审核时往往划掉,有一次干脆对我说:"宣传报道也要力求实际意义和实际效果,不一定每期《景中银讯》都要有行领导的报道,尤其头版头条。有些日常工作,比如参加什么会议,到哪里调研之类,如没什么重要性或特殊性就没必要履行`告知义务',更没必要去编排一些所谓的重大意义之类。相对而言,我倒更喜欢`基层采风'`员工呼声'`本刊评论'等鲜活的栏目内容……",故这次报告我就更加注重这一点。比如,整个报告控制在6000字左右,开场白不到100字,讲过去4年的成绩也只150字左右,讲经验虽然有5句话共1000多字,但没一句讲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听从党委指挥之类的话,因为我知道在现行体制下加强党委领导是题中应有之意,再说党委真正领导有方也无须去强调……讲困难和问题用了600多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报告》的重点则在"今后几年的目标和战略"上,将近2000字。目标是"三一目标",即瓷都金融第一品牌,全省中行第一梯队,全国中行(二级分行)前100名。为实现上述目标,总体战略就是要着力营造特色化优势,努力打造核心竟争力,即要向"合作银行""代理银行""外汇银行"方向发展,并尝试"投资银行"业务。</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当我滿怀豪情地写作《行长工作报告》时,夫人王林玉却"不失时机"地生病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她是2002年中期(年滿50岁)退休的。此时,正好她侄女的儿子面临小升初中考,为了让侄女一心一意管儿子的备考,同时也是为了增加点自家的收入(毕竟鹏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也将面临成家立业,这都是要花钱的),于是就决定到侄女夫妇自办的纸箱厂去帮忙打理一些厂务。前期都还蛮开心的,下班回家后还跟我有说有笑。谁知有一天回家后脸色就很不好看,嘴里还不断唸叨"真是活见鬼了"。我见她情况不对便问她到底出了什么事。她一脸惊慌地告诉我:"今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我到厕所(厂外的偏僻处)去小解,因天下小雨,阴暗中我明明看见有一穿红色毛线外套的女子在我前面进了厕所,但当我进厕所后却不见其人,你说怪不怪?!""你是不是自己看花了眼啵?""是啊,我小解回厂后说给大家听,大家也是这么问我的,但我明明就是看见她了,不可能看花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王林玉一直相信迷信的,自此以后她就认为有鬼缠上了她,精神恍恍惚惚的,任别人怎么劝慰开导都没用,再加上那段时间厂子里又出现一些状况,她也没处理好,感到既身累又心烦,觉也睡不好,食欲也下降。终于有一天就发烧了,但为了帮侄女的忙,她还是坚持到厂里去上班。我劝她好好在家休息,不要这么拼命,这样对身体不好,况且小升初也没那么打紧,并说"如果你觉得不好开口我去帮你请假",但她还是不听,又终于有一天早上头晕而起不了床了。我见状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给她侄女打电话说,你姑姑这两天病情加重了,今天头晕已无法起床,故至少这一段时间无法去上班,有事只好你们自己去料理。侄女当然让姑姑好好休息,一切都等养好身体再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幸亏那段时间母亲身体还行,还能帮我照顾一下林玉的日常起居,吃饭吃药,我只要每天早上买好菜就继续正常上班操持忙碌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至当年12月底,《行长工作报告》基本告罄,我自己还滿意,呈杨行长先审阅他也只是略改,然后我特意选在12月31日年终决算夜(全行大部分员工都在岗加班)将《报告》作为征求意见稿转发全行,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则再加发一份纸质文件,请他们在2003年元月10日前正式反馈意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3年元月二十日上午九点,中国银行景德镇市分行三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在该行21楼大厅隆重召开。全行三十余名正式职工代表,十余名列席会议代表(凡未选上代表的股以上干部)以及十余名"记者"(各业余通讯员)共近60人出席了会议,特邀的省行工会主席、市人民银行工会主席等嘉宾也莅临指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会议走完法定程序后,第一项议程便是杨行长作《行长工作报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杨行长今天西装革履,而且头发似乎也做了一点发型。当主持人宣布"下面请杨行长作《行长工作报告》"后,在隆重热烈的掌声中,他神采奕奕地走上发言席,用洪亮的声音宣读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认真总结扭亏为盈经验,切实推动进良入康发展,为加强三大建设,实现`三一'目标而努力奋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各位代表、同志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本次职代会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二届职代会以来、尤其是1999年以来扭亏为盈的经验、规律,切实研究、规划并部署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更好地推动我行以`进良入康'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发展。下面我代表市分行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代表们认真审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过去几年的成绩、经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过去4年,我行发生了很大变化:存款总量翻番增长,资金实力大为增强;贷款总量大幅增加,资产质量明显提高;竟争实力不断强盛,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新兴产品全面推出,服务形象日渐优化;经济效益日益改善,员工收入稳步提升。种种迹象表明,我行已由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小行,一跃成为省行、政府倚重,系统、同业尊重,市民、客户信任,上级、员工信赖的知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过去4年是不平凡的4年,是全行员工团结进取、奋发有为的4年,是值得我们大家认真总结并共同珍惜的4年。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尤其进入四季度以来,我们陆陆续续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大家也感觉这4年确实有不少值得继承弘扬的基本经验,我们将之概括提炼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始终要有一个既振奋人心又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 1999年,我们在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力争三年扭亏为盈的奋斗目标,在当时士气普遍低落、前途均感迷惘的情况下,全行精神为之一振,眼睛为之一亮,大家似乎重新看到了前途、看到了希望。2001年果然实现扭亏为盈以后,我们又乘势提出了启动新一轮发展、打造第一流品牌的初步构想,其目标虽不甚明晰,但仍起到了一定的凝聚人心、团结鼓劲的功效。实践证明,群众更看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是与员工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传导的是一种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客户利益与企业利益、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双赢兼顾的价值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始终不能悖离既先进又契合时代要求的经营理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守正出奇"是我行在实践中探索、形成并最终确立的经营理念,它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提法、口号,也不仅仅是一个纯理论、纯精神的问题,更不是一套脱离实际、人为制造的"光环",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经营指导思想,是全行员工经营智慧的结晶和共同打造、培育与自觉遵循、履行的经营方针。4年来,我们正是依靠这一理念积极向员工和客户传导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传导规律和规则的意识,并不断弘扬正气,锻造员工的辩证思维,培育全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观念,不仅促进了业务的稳健发展,而且带出了一支守正不守旧、出奇不出格的队伍。实践证明,"守正出奇"既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方法论。对此,我们要不断发扬光大,不断赋予它更新的时代文化内涵,让它成长为我们独特竟争力的核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始终要坚持大胆改革、大力创新的勇气和思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职工群众往往企盼本单位不断有新的发展变化,不断有新的东西出台,同时我们实践在先、发展在前,也注定要有不断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决心。1999年我们率先进行双向选择,2000年首次进行公开竞聘,2001年成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2002年又进行机构改革试点。这些改革,不断荡涤着种种陈观旧念,不断吹皱一池春水,激起阵阵涟漪,成为我们开拓、进取、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机制活力。实践证明,只要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且目标明确、积极稳妥、组织周密,其正面效应永远占据主导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与此同时,我们至少是一年一个新`工程',而且越到后面越系统、越全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并不断把工作向纵深推进,使业务和管理不断朝良性方向变化、发展。这些`工程'不仅有效解决了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难题,而且日益成为我们企业文化的有益积淀和深厚底蕴,它将记载着我行前进发展的历程,值得我们永久的深深回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4,始终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1999年开始,我们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中心组学习,每季一次经营形势分析会,每年一次中层骨干年末务虚会和年初全行员工大会,不断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地方、总行、省行的新精神,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调整我们具体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换来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发展。与此同时,围绕发展、质量、效益,我们不断深化一些规律性认识,整体联动,广罗信息,主动出击,双赢战略,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围绕发展、质量、效益,我们抢抓机遇,抢抓亮点,善抓主要矛盾,善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提出了四个不等式,即想了≠说了,说了≠写了,写了≠做了,做了≠做到位了,促进了大家的深深思考。为了把工作进一步做实,我们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坚决反对轻漂浮躁的不良风气,坚决反对做假账、冲时点数,并自觉开展财务和风险合规与真实性检查。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扬敢想、敢说、敢写、敢做、做得更好的求真务实精神,并不断在广大员工中推广,不断将不等式化为相等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始终要营造团结向上、开拓奋进的文化氛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团结是我们前进发展的生命。为了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始终坚持正面引导的方针,做了大量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是团结战斗的集体,大家再忙再累也心甘。4年来,我们在创造绩效的同时,也在创造一种文化,诚如员工所言,工作是美丽的,创造性、挑战性工作更是一种享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成绩的背后,透射出全行员工辛勤耕耘的汗水、集体智慧的结晶、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各级领导班子求真务实的身影。我们要加倍珍惜我们自己创造的优良文化,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团结向上的氛围局面,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分行党委的领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未完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