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告别石屏古城,前往建水,建水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临安古城千年的历史,成就了建水汉儒文化与边地文化的长期融合发展,时光格外优待建水,千年过去,古城依然古色古香,生活在城中的人们,依旧从容自在,树下闲聊,把玩紫陶,吃烧豆腐,度慢时光。</p> <p class="ql-block">进入建水首先来到大板井,大板井井口直径达2.7米,由六块弧形石板中间用六根石柱琢槽相扣而成,井栏高50厘米,厚12厘米,其“大”名不虚传。大板井不仅因其规模宏大而闻名,更因其水质甘甜、冬暖夏凉而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至今,大板井仍然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般热闹,是建水古城的重要水源,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建水人。</p> <p class="ql-block">井水清澈透亮,甘甜润口,被誉为“滇南第一井”。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都纷纷来此体验打水的乐趣,品尝这甘甜的井水。井边,人们或拎起水桶,或肩挑水担,络绎不绝,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市井画卷。</p><p class="ql-block"> 站在井边,我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那个古老而传统的年代。人们在这里取水、聊天,享受着悠闲而宁静的生活。这种古老而传统的生活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建水古城独特的魅力和淳朴的民风。</p> <p class="ql-block">抵达建水古城后,导游告诉大家最终的集合地点和时间,就解散了。</p><p class="ql-block">步行丈量建水古城,了解古城的文化和景观。建水古城古称步头,亦名巴甸,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古城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拥有众多古建筑和自然景观,如建水文庙、朝阳楼、朱家花园、双龙桥(十七孔桥)及燕子洞等。</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还读错了字,被走在一旁的好心人纠正了一下,城门的名字叫做《悒真楼》我居然读成了抱真楼!惭愧惭愧!😄😄😄</p> <p class="ql-block">指林寺没有开门,只拍了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的第一大景点《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4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已达114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进入需购买门票🎫,七十以上免,六十五半票。)</p><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完全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原主要建筑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是云南乃至全国研究儒家文化及其辐射影响的重要历史文物建筑。</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建筑群坐北朝南北分布,纵深达625米,共分七进空间。每一进空间都有其独特的建筑和布局,如第一进空间从万仞宫墙(红照壁)至“太和元气”坊,第二进空间为“太和元气”坊至月台边等。</p><p class="ql-block">“太和元气”坊是文庙的单体大门,属四柱三楼三门道木牌坊。门头上的“太和元气”四个贴金大字,是赞美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p> <p class="ql-block">文庙的泮池俗称“学海”,自明弘治年间拓为椭圆形。其他文庙虽也有泮池,但都是半圆小池而已。惟独建水文庙之泮池,湖水浩淼,碧波荡漾。</p> <p class="ql-block">池中有鳌亭,象征着独占鳌头,而鳌亭旁的三洞石桥——泮桥,则被称为状元桥,象征着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榜眼和探花。</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的四棵中金柱穿屋顶而出,高出屋脊两米余,这四根圆柱称为“通天柱”,也称为“藏经筒”。据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有人在屋顶做一个烟囱状的筒,将经书藏匿于内而逃过劫难。从此,文庙就在棂星门上建造通天柱,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礼门”和“义路”两座石牌坊,意为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石坊体积更小,造型也简单些,少了木雕的华丽繁复,多了石雕的厚重肃穆。</p> <p class="ql-block">“洙泗渊源”坊是文庙中体积最大的一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年间。“洙泗” 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两河交汇处,“洙泗渊源”指的就是儒家学说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红墙上也有四个大字《鸢飛魚躍》</p> <p class="ql-block">牌坊背后悬有“万世宗师”匾额,德配天地、道观古今、万世宗师……后人对孔子的评价从来不吝溢美之词,这位圣人的学说、思想与品德也确实值得人们最隆重最盛大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杏坛围拢在一片茂盛树木中,深冬时节依然显出勃勃生机。相传这里是孔子讲学的场所,这绿树的四季不枯或许也正是知识从不枯竭的隐喻。杏坛覆着黄色琉璃瓦,雕梁画栋,柱上雕刻着祥龙,可见元朝修建时其规格之高。</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p> <p class="ql-block">过了大成门高高的门槛便到了先师殿,色彩有些剥落的朱红、古迹斑斑的栏杆和精美绝伦的石雕让这座殿堂显得异常庄严神圣,走上台阶,心中的敬意也跟着高了几分。</p><p class="ql-block">殿内正中供奉着彩塑孔子坐像,手持交手礼,其上为康熙题“万世师表”匾、雍正题“生民未有”匾,金字、金边,雕饰龙纹,地位之高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参观建水文庙时间正好,文庙的礼乐表演开始了!仔细欣赏了一下,由于时间紧没有欣赏完毕!</p> <p class="ql-block">东碑亭现在是鼓乐队的休息场所</p> <p class="ql-block">二贤祠</p> <p class="ql-block">东明伦堂是讲席礼仪之地,谈经论道习艺之所。</p> <p class="ql-block">聖域由兹意谓圣贤之地由此进入</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庙,如今的建水文庙,在每年的孔子诞辰日,建水文庙还会举办孔子文化节,纪念先师孔子,用文化熏陶后辈,让人们从中体会感恩、知礼、尊师、重教的道理。</p><p class="ql-block">总之,建水文庙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不仅是研究儒家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也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p> <p class="ql-block">从建水文庙东门出来,沿路向集合地点继续游古城。途中路过建水朱家花园,建水朱家花园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翰林街16号(近书院街),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p><p class="ql-block">建水朱家花园主体建筑呈“纵三横四”不对称布局,主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池塘、前花园、一进、二进、三进院落和后花园,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民居庭院并列联排组合的群体建筑。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是建水乃至红河州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异、富有滇南私家园林韵味的大型传统民居,对研究当时的滇南民居有重要价值。(参观朱家花园也是需要购买门票的哟)</p> <p class="ql-block">建水朱家花园总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包括家宅和宗祠两个部分。2013年3月5日,建水朱家花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的整体布局精妙,主体建筑以“纵三横四”的方式排布。沿着主轴线前行,游客可以依次欣赏到池塘的清澈、前花园的雅致,以及一进、二进、三进院落和后花园的层层递进之美。这些院落和花园之间,通过42个大小天井和十余个宽敞院落相互连接,形成了错落有致、结构严谨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空花墙上面开着一道月亮门,正上方题有“循规蹈矩”这四个大字的牌匾,这是“礼”制和“宗”法在居家生活中的应用,可见当年的朱氏家族对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其背面还有“谨言慎行”的石刻题字,应该是想表达“进门循规蹈矩,出门谨言慎行” 的意思吧!</p> <p class="ql-block">光绪年间朱氏家族中先后有朱朝琛和朱朝瑛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并且都走上仕途,于是家人特意制作了这样一块“兄弟连科”的牌匾,悬挂与屋门之上,光耀门厅。</p> <p class="ql-block">四水归堂是朱家花园的中心,设计理念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寓意着水的聚集,象征着财富的汇聚,即“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设计不仅为建筑提供了采光和排水功能,而且还富含深远的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不算太大,一个小小的湖,沿着湖边建了一圈亭台楼榭,居然还有一个小小的人工瀑布!整体格局虽然没有江南园林那么精致,倒也不失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1909年,时至清朝的最后一年,朱朝瑛任建水自治局议长,并成为民军统领。随后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省时度事,加入义举之中在临安城接引起义军,后被公推为都统。之后国民政府授予其少将军衔,最后又升至中将。所以朱家花园最大的门厅之上现在还挂着一个“中将第”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这座宗祠是朱氏家族祭祀祖先、举行家族活动的重要场所。宗祠内有水池、水上戏台、亭阁等建筑,水池边还有石栏和庭荫花木。水池上的水上戏台是朱氏家族举行庆典活动时的重要场所,每逢佳节或家族重要事件,这里都会上演精彩的戏曲表演。</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集合地点《朝阳楼》,朝阳楼城门占地面积2312平方米,城墙从南至北长77米,从东至西宽26米。城门依地势筑于高岸,楼阁又起于两丈多高用砖石砌筑的门洞之上,楼层高24.5米,檐角飞翘、画栋雕梁、巍峨挺拔、气势雄伟,有“雄踞南疆八百里,堪称滇府第一楼”的美誉。楼上悬一明代大钟,高2米多数里外都能听见钟响。檐角挂有铜铃,每当秋风送爽,铃声在清风中清脆悦耳。春、夏交替的过程太时节,城楼上木雕屏门雕镂精细、绮丽华贵,人物形象生动、透雕三层,堪称精品。</p> <p class="ql-block">朝阳楼与北京天安门建筑风格相似,故有“小天安门”之称。朝阳楼已有600多年历史,比北京天安门早建成28年,且多一层。朝阳楼的保存相当完整,是建水城最靓丽的风景之一,也是建水老百姓最喜爱的地方之一。深深叹服于建水古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出得建水古城,来到临安观光小火车站,搭乘百年米轨小火车,体验滇越铁路上的慢时光。云南“米轨小火车”是在滇越铁路通车5年后,仅有0.6米轨距的云南个碧临屏寸轨铁路开始修建,历经21年修筑,是中国铁路史上修建时间最长的铁路,也是中国的第一条民营铁路。1970年寸轨改为米轨,一直运营到2010年。云南现保存米轨铁路全长656.6公里,是迄今世界上运营时间较长的极少数的窄轨铁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坐上旅游小火车,线路两侧的景色随四季而异,春天可以欣赏到大片的油菜花,夏天有碧绿的秧苗,秋天有金黄的稻谷,冬天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水田。小火车会途径双龙桥和乡会桥,终点是团山站。</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是小火车到站,我们下车后再乘自己的巴士🚌去参观今天最后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建水双龙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最初为三孔石桥,后因河水泛滥,于道光年间续建十四孔,形成现在的十七孔桥结构。双龙桥横跨泸江河与塌冲河的交汇处,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得名“双龙桥”,寓意“一桥锁双龙”。</p><p class="ql-block">双龙桥不仅是一座重要的交通建筑,还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是滇南人民智慧和技术的结晶,展现了桥梁建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桥身的青石板经过岁月的打磨变得光滑锃亮,成为游客们感受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双龙桥在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确认了其在中国桥梁史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桥中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楼中有楼,桥楼相映,蔚为大观,不失为我国造桥史上极为珍贵的杰作。两端阁楼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 1965年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前来考察,将其列为全国大型古桥之一,遂被定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以下的照片是导游发给我们的,我们没有看到阳光下的双龙桥!</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它不仅是云南古桥中规模大、艺术价值高的一座桥梁,更是我国桥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见证了建水古城的变迁与发展,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与记忆。</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建水晚餐🥣在聚宝源餐厅用餐🍴。美食有炝卷、炸虾片、冬瓜汤、雪里红、苦瓜炒洋芋、酸菜鱼、肉沫炒米豆腐、粑粑炒腊肉、草芽炒肉片,西红柿炒鸡蛋、水豆腐、小炒牛肉,炒玉米、炒白菜,牛肉豆炒茄子。</p> <p class="ql-block">用过晚餐🥣前往今天入住的酒店,今天走的太多了,累了也就早点休息啦,保存体力继续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