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场黄金之旅——探秘遂昌金矿

看云绻云舒

<p class="ql-block">  从松阳界首村出来,天色越发阴沉,台风的前奏似乎已经来临,好在雨没有到场,准备回程前一探神秘的遂昌金矿。</p><p class="ql-block"> 遂昌金矿位于花园岭,经碳14测定,其开采历史始于初唐时代,有文字记载的始于北宋,明朝永乐及宣德年间,达到鼎盛,其探矿、采矿、冶炼技术长期居世界领先水平。</p><p class="ql-block"> 1976年,浙江省遂昌金矿正式成立,古老金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5年,金矿又被列入国家矿山环境与生态治理重点项目,金矿充分利用其历史文化和矿产资源优势,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和景观,取得了全国首批28家、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资格。2007年揭碑开园,2010年拥有“黄金博物馆”“唐代金窟”“明代金窟”等大小景点30多处。<br></p><p class="ql-block"> 走进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仿佛置身天然氧吧,是名副其实蝶变重生的典范。<br></p><p class="ql-block"> 凭证(不得不赞,只有浙江对教师最优惠)半票加景区车和小火车共160进矿。</p> 系统显示目前游客535,但始终没碰到一人。 黄金博物馆前,有座雕塑叫做矿工之歌,一边是古代矿工用榔头奋力凿矿的情景,一边是现代矿工用现代化机械开采矿石的情景。 趁等车时间先看看介绍,主要景点有:金池、金菩萨守金、上元茶楼、翠谷金溪、刘基听泉、唐代宋代金窟、银航山水库、捐金亭、黄金博物馆、唐代金窟等。 <br> <p class="ql-block">  景区车有时间发车的,也许工作日的原因,车上只有我俩,一路绕山而上,不时有急转弯,某人还在和师傅聊天,惊得我赶紧让他打住,不要让师傅分心。</p><p class="ql-block"> 师傅见怪不怪,慢慢回答他的问题:1,这个矿确实还“活”着,每年有五百公斤的任务,今年已经完成。2,外面飘散的味道是在完成任务后炼点其它矿,不是某人说的酒味……</p><p class="ql-block"> 到达站点,师傅还交待清楚等会参观结束回原地再去明代金矿。</p><p class="ql-block"> 广场上,屹立着一块据说重达45吨的巨型金矿石,最令人心悦的是每个介绍的牌下都有一句相同的话——“金矿游一游,一生钱不愁”。</p> <br> 广场边,有一个大大的草鞋伫立,这里有一个温州商人草鞋换粥的故事。<div>  沿着山路石级大约要攀爬一段山路才能到达唐代金窟的入口处,洞口处的墙壁上雕刻着古人发现矿藏、开发矿藏和冶炼矿藏的古法,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实在是高啊。<br>  唐代金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开采规模最大、遗迹保存最完好,开挖于上千年前神秘的古矿洞。金窟内洞中有洞,洞洞相连,犹如扑朔迷离的地下迷宫。</div> 不得不说,身处只有俩人的地下金矿,真是步步惊心。<div> 在矿洞内,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圆坑。这些圆坑说是烧爆坑,因为石英岩非常硬,古人的智慧,用柴堆先烧,再用水泼,被烧的石头表面就会形成裂纹,导致石块脱落,这种方法被称作“烧爆法”。</div><div> 这里还有央视拍摄模拟此法场景。</div> 这里留有许多不规则矿柱,据说多为非金矿体或低品位矿体。 矿洞里各种灯光的照射,很是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犹如扑朔迷离的地下宫殿。 好不容易胆战心惊地走出坑道,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台风欲来云压山。 一路兜兜转转,整个山里别无他人,顿时觉得毛骨悚然。 接下来是一座吊桥,名为金索桥,悬于两山之间,桥身狭长,但因没有他人,摇晃度并不大,本就胆小的我的故作镇静。 金索桥下来,可见正气亭,亭中刻有文天祥《正气歌》,柱上有一幅对联:丹心昭日月,大义写春秋。<div>  不远处有个夜起亭,据说,1276年文天祥兵败被俘,从元伯颜军逃脱后,联络义军转战闽浙赣,在遂昌写下《夜起》诗:梦破东窗月半明,此身虽在只堪惊。一春花里离人泪,万里灯前故国情。龙去想应回海岛,雁飞犹未出江城。客愁多似西山雨,一任萧条白发生。<br></div> <p class="ql-block">  顺着山间小路往山下走,路过拱运桥,据说桥上走一走,运气拱三拱,定能得到好运气。</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好运气来喽,下面即是淘金池,我可没这技术。</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行即见小黄色的小火车傍靠在轨道上,旁边即是点石成金之处。</p> <p class="ql-block">  走进明代金窟,窟内阴湿冰冷,这里可以详细看到采金脉落。与唐代金矿相比,这里平坦许多。</p> 遂昌金矿的开拓方式为平硐——盲竖(斜)井溜井联合开拓。<br> 这里是钻机场景,是现代找矿方法里面的一个重要机械钻机。它可以深达地下几千米,取出一段段岩石上来分析,就可以发现金矿究竟是藏在哪个位置。<br> 附近就是明代矿难场景,在明万历二十七年,也就是汤显祖辞官回乡的第二年发生了大面积的塌方事故,“崩坑,毙百余人”的悲剧(清·康熙《遂昌县志》)。 游明代金窟,才知道汤显祖与这里的渊源之深。<br>  汤显祖曾在遂昌金矿组织过采矿,为官期间主要的政绩即是社会活动和组织遂昌金矿的开采,曾是遂县的县令。<br>  但对朝廷无异于杀鸡取卵的矿税政策,汤显祖极度愤慨。讽刺道:“中涓凿空山河尽,圣主求金日夜劳。赖是年来稀骏骨,黄金应与筑台高。”<br>  公元 1598年,汤显祖向朝廷递交了辞呈,汤显祖回到故乡,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再不出仕。 虽然知道金窟都是一条道,不会走错,但还是心虚发慌,正好遇上一位清洁工人,让我们在这里等车,发现墙壁上挂的电话机,打通电话后,就在站台上等车。<br>  终于,金矿最有特色的小火车来了。火车上空无一人,我俩加上清洁工人就只有师傅了。<br>  虽然无他人,师傅还是先手工打了铃,然后再开车。<br>  车上空间很小,缓缓驶出矿洞时,回到南月台,重见光明。 <p class="ql-block">  来到金矿博物馆,黄金博物馆,博物馆布展面积超大,馆列展品众多,内容涵盖古代和现代的地质、采矿、选矿、冶炼知识及黄金文化和矿业文化知识。</p><p class="ql-block"> 馆内放着超级多矿石的原石。当然最引人注目的一定是黄金的原石了,金的原矿石看上去没什么差别,甚至其貌不扬,但是,有句话非常应景,是金子总会发光。</p> <p class="ql-block"> 当然抱金砖和坐金椅要付金子的。博物馆走马观花出来,天空似乎飘起濛濛细雨,第21号台风“康妮”早在10月30日加强为超强台风级别 ,不容小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1点半左右上高速,打道回府,终于与台风共行,并在其中心到达前平安无险地回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某人意犹未尽,说是丽水之行才看了一半风景。有念想,才会有下一次旅行,有时,遗憾也是一种美丽。</span></p><p class="ql-block"> 这场黄金之旅,使我深刻认识到遂昌金矿不仅仅是一座蕴含着丰富矿产资源的地方,更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相互碰撞融合的结晶。它见证了历史的兴衰变迁,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通过探秘之旅,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之心,也让我对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仿佛从这里汲取到了一种坚韧与奋斗的力量,激励着我在生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