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岁时的我与奶奶、大姑夫及几位姑姑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不一样的,多数人都是由父母亲关爱和呵护下成长起来的,然而不是所有人的原生家庭都是滋养的,我的成长经历就是特例。</p><p class="ql-block"> 我的童年是在北京东城区东总布胡同奶奶的家度过的,有奶奶和姑姑们精心呵护,简单而快乐。</p><p class="ql-block"> 幸福的生活是短暂的,七岁前幸福而平静的生活嘎然而止,被必须回父母亲工作之地大同市读小学打断了,告别依依不舍满脸愁容的奶奶,随从满脸漠然的父亲同乘北京到大同的火车,坐了整整一天的火车,车外的风景无心观赏,懵懂内向的我面对即将来到陌生的家,内向沉静的我一路上缄默无声,嗓子哽咽了一路。</p><p class="ql-block"> 咣当了一天的火车傍晚才来到了大同,下了火车,坐公交到西门外工人俱乐部站,半途公交车还坏了,司机督促人们下去推车,耽误了许多时间终于到了富强里3号楼2单元一层右手的家(这个房子后来给了电建小学的马老师居住)。</p><p class="ql-block"> 临近单元门——又想起了奶奶,嗓子又哽咽了,强忍泪水进单元门还被阶梯绊了一下,摔了一跤,爬起来一看,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站在家门口,父亲一指,说道:“这是你妈!”,天哪,我还有个妈,我怎么不知道。现在想起来,母亲因为孩子多,工作忙(护士),从没有到北京看过我,所以我就没有母亲的印象,一直我以为只有个奶奶、爷爷、父亲和四个姑姑。</p><p class="ql-block"> 上小学报到,分班(省电建小学一年级五班),班主任是和蔼温柔的鲍老师,首先认识的同班小伙伴是苏健和振勇,我记得我报到完刚回到家,一个虎腾腾的小男孩进来,自我介绍说:“小玉健!咱们一个班,我叫苏健”,说完还和我握了一下手,我还在发呆的状态,他边说边走到我的装玩具一个木箱子,玩了起来,我当时真是吃惊,怎么这么大胆,我可做不到。认识的振勇同样是和我不一样,两人在一起,光听他在絮叨,偶尔我会插一句。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想来大概是成长环境的不同,性格也不同。</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家的居住条件太差,只有一间卧室,与刘叔(机车厂的八级车工)家住并户,他家孩子也四个,共用厨房和卫生间,拥挤不堪,非常不方便。</p><p class="ql-block"> 我来到大同这个陌生的家,胆小,不敢说话,吃饭也不敢吃饱。</p><p class="ql-block"> 平时吃饭时,家规规定每个孩子只有半个馒头,我由于先吃窝窝头,半个馒头就让小妹妹抢走了,我也不敢说,下次吃快点,马上遭到父亲的责骂。</p><p class="ql-block"> 我观察父母对我和其它子女是不一样的,对我的到来非常厌烦,不是骂就是嚷嚷。现在网上说回族牛羊肉吃多了,说话好像不会轻声细语,大概就是我父母这样的,也可能是孩子多,工作忙,心烦也就没有好心情了。</p><p class="ql-block"> 我观察身为企业职工医院五官科大夫的父亲和护士的母亲对外人完全是另外一种态度,对邻居及邻居的孩子极为和蔼耐心,职工及家属、邻居和邻居的孩子病了,能够上门看病、输液、打针,打过交道的啧啧称赞。回到家后,马上变成另一付面孔,对我冷漠,和我爷爷经常吵架,夫妻二人互相争吵,弄的弟弟因为环境太差,居然离家出走。</p><p class="ql-block"> 我记忆中父母对我的自律,爱学习的表现从没有夸奖,大部分只是鄙夷、训斥、漫骂。表扬夸奖均来自于班主任鲍老师、邻居黄姨、姚叔、王姨、秦叔及三医院郑文彦主任。</p><p class="ql-block"> 家里穷,没有可读的书,许多书都是借邻居和同学的,因为要及时归还,还养成了速读的好习惯,由于阅读量大,词汇量丰富,写作文从没有发愁过,经常受到鲍老师、明老师的表扬。</p><p class="ql-block"> 邻居刘叔的儿子小新,能说会道,胆子大,三年级就敢到红旗广场地上写大字,父亲就跟我姑夫和邻居说我窝囊、胆小,不会有出息的。弄的我自卑了很长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 我在小学最快乐的是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在发小苏健苏康家看书、玩耍、聊天,喜欢学校学习生活和在发小家看书玩耍、不喜欢呆在充满不和谐音的家是那时我的常态。</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三年级时,由于心疼爷爷家务活太多,近八十岁的年纪,既做饭涮锅,看孩子,又得收拾家。做为长子的我主动帮助爷爷做饭,蒸玉米面窝头,玉米面团子,爷爷和母亲都放苏打掌握不好,我蒸的窝头,又暄又好吃,得到了爷爷的赞赏和肯定,爷爷对小妹妹的评价是“奸、懒、馋、滑、坏”,逢人就夸我勤快。得到爷爷的夸奖,越干越揽活,全家的脏衣服的洗涤也自动成了我的主要家务活。</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家里有个很大的铝盆,一周洗一次,周日一洗就一上午。从四年级开始又增加了看护孩子(弟弟两岁了)的家务活。</p><p class="ql-block"> 常态就是做饭、涮锅、喂鸡、看孩子、洗衣服。当时小学同学和我四姑的邻居于波(因放寒暑假到四姑家看护表妹)给我起的绰号:家庭妇女。</p><p class="ql-block"> 四年级那年冬天正好北京的三姑(回族称三娘儿)在我家治失眠、神经衰弱,看到的春节前我大洗六天衣服和被单,气的把衣服拿过去帮我洗衣服,帮我拆被子、洗被单、缝被子。几十年后三姑帮我洗被单的镜头,时常出现在梦中,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 家里的学习氛围极差(与发小苏健、大军、跃生等相比),吃完晚饭,应该是学习的黄金时段,我家是张家长、李家短的聊大天,我喜欢读书,晚上点上煤油灯,看会儿书,母亲不是闲费油,就是闲我不参与聊天,“看那个大畜类”“书呆子”这两句经常挂在耳边。</p><p class="ql-block"> 父母几次大闹离婚,我内心里特别高兴,希望快点离,这样我就可以回到北京我奶奶家。</p><p class="ql-block"> 初一时,我的同学、发小都从电建托人转到一中、三中、五中,我也是小学班主任鲍老师的妹夫赵双起老师,帮我转到三中,进了初一十三班。</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初中英语徐老师要讲新课,需要提前预习,我早晨四点钟起来,到厨房关住门,把很长的课文念熟并背会了,母亲早上起来训斥我吵了全家人睡觉,我简直无语了。当天,英语课上我熟练地朗读着现在进行时态的课文,受到徐老师的夸奖,所有的委屈一扫而光。</p><p class="ql-block"> 由于上初中后,家务活更多了,增加了种地、种菜、养鸡、养兔等。我家在富强里靠三单元的地方开垦一块菜地,在房后护城河大坑一带开了一块地种玉米,放学后,经常用渗水井(即化粪池井)的水一桶桶提上来浇地(提前挖好水渠)。干家务活太多,养成了我应付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而我放学后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发小家苏健苏康家看书、玩耍。记得姚叔和黄姨省吃俭用给家里订了许多杂志、报纸和书籍,如:科学画报、人民画报、世界知识画报、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买了叶永烈主编的《十万个为什么》和《辞海》《辞源》《大英百科全书》等,姚叔和黄姨特别热心让我们几个发小去他们家读书,与苏健和阿康玩耍。</p><p class="ql-block"> 黄姨看到我母亲待我和弟妹不一样,跟我母亲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这话说了好多次。</p><p class="ql-block"> 姚叔和黄姨给我们几个发小创造这样好的环境养成了我们几个发小爱读书的习惯,至今我们几个说起来都对姚叔、黄姨充满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初二时,学校安排我们班到校办工厂劳动一个月,我们十三班几个大个男生分配当了炉前工,炼铁水来浇筑暖气和阀门,我和马建平喜欢打乒乓球,劳动结束后,在本班教室,拼好桌子,放好分界板,打了近两个小时,回家晚了,受到了父亲近两个小时的罚站和责骂,因没吃饭,直至昏厥倒地,醒来后,看到姑夫在埋怨父亲为什么要长时间的罚站和漫骂。</p><p class="ql-block"> 由于从小没有棉衣穿,一到冬天,三九天感觉特别冷,我和马建平就到二轻百货大楼旁的商店买了两大碗散装白酒,我俩一人一碗一口气全喝下去了,身体一会儿才感觉暖和多了,居然没喝醉,现在想来,穿的少经冻,正好也锻炼了我抗冻的体质。</p><p class="ql-block"> 初三毕业了,富强里院子里许多发小和同学都着急到农村插队,为的是呆够年限能尽快返城找工作,同学李忱插队了,父亲嚷嚷说:“人家都插队了,你为什么不去?”我挺有主意的“我近视眼,干农活受限,先看看再说”。现在想来,选择很重要,后来赶上了高考,改变了命运。</p><p class="ql-block"> 高二下半学期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早饭我只能拿上凉窝头到学校充饥,快夏天了,也不能用炉子烤烤,老师和教导处的老师看到这种情况,教导处薛元奎、李明主任及时召开家长会,叮嘱我们的家长给孩子早晨做些热饭,保障我们的复习效果。</p><p class="ql-block"> 高考我的英语、数学、地理科目考的比较好,特别是英语考了60多分,全是初中英语徐老师给打下好的基础,当时许多同学只考了十几分。我的总分已超了当年重点大学的录取线,报志愿时找到招办的蔡姐(蔡姐的父亲与我父亲是好友),我记得报的是中山大学和浙江财经学院。随着录取通知书的发放,比我分数低的都被浙江财经学院录取了,我着急,去向招办的蔡姐了解情况,蔡姐说:“你的志愿,你爸给你悄悄改了”,当时由于惧怕父亲的霸道,都不敢问他,为什么要改我的高考志愿?</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才理解了父亲的行为,是怕我考到遥远的浙江,在当地就业,不能为他养老。</p><p class="ql-block"> 当我上了师专中文系,学了刘向的《战国策》,里面有一句名言警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此句意指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不能只顾孩子眼前的利益。</p><p class="ql-block"> 看到周围同学、发小都是父母想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更出息,创造条件无论考到哪里,都无条件支持,付出了的许多许多。我在感慨,不是每位父母都是全心为孩子付出的,也有个别自私的家长,考虑自己多了一些耽误了孩子的大好前程。</p><p class="ql-block"> 上了师专后,我的好运就来了,学校给每月十五元的伙食费,每月还另发四元补助,学费、课本费、校服费都是免费,毕业后还分配工作。</p><p class="ql-block"> 我真是当年改革开放的受益的“天之骄子”。我们真是幸运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毕业分配到大同三中教书,我自己找教育局的小魏(后来当了局长)调到了八中(现一职中)任教,好事连连,同事郭老师又给我介绍了非常满意的对象(回族)。</p><p class="ql-block"> 一见钟情的两位成为了彼此的终身的陪伴,有缘的人性格都那么的合拍和相似,妻子的美丽善良,她为人着想的善良总是令人感动,也直接影响着我的为人处事,待人真诚宽厚,喜欢帮助人,不求回报。</p><p class="ql-block"> 美满幸福家庭总是相似的,我们的生活工作就进入了顺利的快车道:结婚、生小孩、分配福利楼房、提干、入党、考取函授本科、评职称(中级和高级),一切都十分顺利。</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在十五中,学校领导提拔我当团委书记时(可能是带班主任成绩好,并承担撰写学校计划总结的大材料,领导非常满意),全家包括我都很意外,父亲居然当着我的面说道“团委书记有什么了不起!”,真主呀!儿子出息了,父母亲不应该高兴吗?真是无法理解!他那冷若冰霜的眼神丝毫让我感受不到一丝温暖。</p><p class="ql-block"> 慢慢的就理解了,父母可能这样想:为什么我喜欢的女儿就没出息呢!这个讨厌的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好事,让我们不高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此父母与我之间发生的不合常规的离奇的事太多太多,我自始至终认为这是我的父母亲的缘分浅。</p><p class="ql-block"> 原生家庭影响性格,同样,自律性强的我可以培养自己好的心理素质,一切经历皆是成长,我从来没有在发小和同学面前流露出任何负面的情绪,也没有自暴自弃,父母啥样是父母的事,我只是做好自己就行。</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母亲的缘分浅,但我的亲戚缘分、同学缘分、发小缘、同事缘、朋友缘都非常好。</p><p class="ql-block"> 人生没有圆满,我在父母那里缺失的爱,我的妻子给了我。我俩的职业“救死扶伤”“教书育人”成全了我俩的好人缘,亲戚、同学、同事、朋友与我们互相帮助,锻造了纯朴的友谊和友情。</p><p class="ql-block"> 我俩善良实在的本性总是在亲属好友中得到称赞。父母的两套房子和存款、股票,我俩虽然没有得到,房子我们自力更生自己买,也不会跟父母张嘴。但父母晚年的赡养,我俩是全身心的既贴钱又出力,老俩口多少次的住院治疗都是在妻子就职的五医院,看病、输液、输血、买饭、送饭,在妻子深夜值班和我组织高考监考当天的半夜,带父亲住院、看病,白天,我俩继续忙工作,苦乐交织, 岁月无声。</p><p class="ql-block"> 所幸,父母可能是冥冥之中不愿给我俩添麻烦,没有卧床不起,都是器官衰竭,突然归真(回族称去世),父亲95岁归真,母亲84岁归真。</p><p class="ql-block"> 回忆过去,不是记恨、埋怨,而是释然,放下,珍惜现在平静美好的生活,展示人间原谅他人的善举,体现人的大爱,享受人生的美好与幸福。</p><p class="ql-block"> 心有山海,静而不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0日</p> <p class="ql-block">奶奶与我们一家三口。</p> <p class="ql-block">我的爷爷非常勤快,以前干过人力车夫、卖过烧饼,后来在朝阳区南小街国营清真饭店工作。</p> <p class="ql-block">我初一年级穿着奶奶买的棉衣(当时身高171厘米)</p> <p class="ql-block">我们四个发小苏健、跃生、阿康和我。</p> <p class="ql-block">我们敬佩的好邻居黄姨(预算师)与我的发小苏健、阿康、力民和我在黄姨家合影,是我洗印的黑白照。</p> <p class="ql-block">我们60年代就居住的西门外富强里三号楼1单元,在这里居住了近三十多年。</p> <p class="ql-block">推荐一篇网上文章:</p><p class="ql-block">著名演员咏梅缺父母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著名演员咏梅与知名主持人许知远进行了一场感人至深的对话,揭开了她内心深处藏匿已久的伤疤。这位在影视剧中时常扮演母亲角色的女性,首次坦诚讨论了自己艰难的原生家庭经历,令无数网友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 提到自己的母亲,以及那段复杂的家庭关系,54岁的咏梅仍难掩心中难以言说的痛苦。她讲述着小时候的故事,总是被忽视的自卑与怜惜如影随形。小时候,母亲总是以重男轻女的方式对待她和哥哥,让她感到“自己是多余的”。对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咏梅坦言,这份情感上的缺失成了她人生中难以抹去的阴影。即使在她成名后,内心对此依然无法平静,眼角流露出泪光,让人心疼。</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对咏梅的印象,是在《地久天长》和《小欢喜》中,她所塑造的一位位温柔、淡雅的母亲形象。然而,经历了人生的颠簸与挑战,咏梅所展现的坚韧与勇气让人敬佩。由于父母很早就离婚,她在心里深埋着逃离原生家庭的渴望。她选择了独自离开内蒙古,追寻自己的梦想,殊不知,这一路走来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内心的挣扎与决绝。</p><p class="ql-block"> 在被问到为何选择丁克的生活方式时,咏梅表达了她的无奈与心碎:“我和孩子没有缘分,原本以为自己可以胜任,却一直没能迎来他们。”这样的表述,充分表明了她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思考与接受,不再是以往的逃避,而是一种成熟的面对。</p><p class="ql-block"> 生活的苦涩并没有击垮咏梅,她在大学期间的叛逆与追寻音乐的热爱,为她带来了逃离的契机。代表她的初次亮相的黑豹乐队MV中,咏梅塑造了一个冷漠却又充满个性的角色,显露了她内心的种种想法。她为了挣取生活费而打工,力求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人生的篇章。在这样的奋斗中,咏梅渐渐找到了自我,也找到了生活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与丈夫栾树的恋情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人间的默契与理解,使咏梅渐渐走出了过去带来的阴影。在栾树的支持下,她开始专注于演艺事业,直至踏上成名之路。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栾树让她明白了爱与责任的真正含义,治愈了她那颗曾伤痕累累的心。</p><p class="ql-block"> 然而,生活的无常再次向咏梅挑战。在她父母相继离世之际,咏梅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痛苦的情绪让她一度想要放弃演艺事业。是丈夫的陪伴与旅行的经历,让她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并逐渐回归舞台。在2019年,她凭借在电影《地久天长》中对失独母亲的精彩演绎斩获柏林电影节影后,宣告了她多年的努力与坚韧的成功。</p><p class="ql-block"> 如今,身为一名成功的演员的咏梅,依旧在不断自我修复与成长。她感慨:“原谅也是一种救赎,没有谁是那么强大的。”在经过漫长的岁月反思后,咏梅选择了与原生家庭的和解,接受自己在那段关系中缺乏爱的事实,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沉重。</p><p class="ql-block"> 咏梅的真实故事,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次剖析,也是对观众的一次情感召唤。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原生家庭的阴影,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对于咏梅来说,54岁这一年,或许是她与过去和解、开启新生活的崭新开始。</p> <p class="ql-block">咏梅受原生家庭伤害,但向阳而生。</p> <p class="ql-block">这个视频讲了许多人受原生家庭的伤害,例子很多,但自己要内心强大,释然、放下,感受人间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刀郎歌曲《爱是你我》的歌词欣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爱是你我</p><p class="ql-block">作词作曲演唱: 刀郎 徐子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爱是你我</p><p class="ql-block">用心交织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爱是你和我</p><p class="ql-block">在患难之中不变的承诺</p><p class="ql-block">爱是你的手</p><p class="ql-block">把我的伤痛抚摸</p><p class="ql-block">爱是用我的心</p><p class="ql-block">倾听你的忧伤欢乐</p><p class="ql-block">爱是你我</p><p class="ql-block">用心交织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爱是你和我</p><p class="ql-block">在患难之中不变的承诺</p><p class="ql-block">爱是你的手</p><p class="ql-block">把我的伤痛抚摸</p><p class="ql-block">爱是用我的心</p><p class="ql-block">倾听你的忧伤欢乐</p><p class="ql-block">这世界我来了</p><p class="ql-block">任凭风暴旋涡</p><p class="ql-block">正是你爱的承诺</p><p class="ql-block">让我看到了阳光闪烁爱拥抱着我</p><p class="ql-block">我们感觉到她的抚摸</p><p class="ql-block">就算生活给我无尽的苦痛折磨</p><p class="ql-block">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p><p class="ql-block">爱是你我</p><p class="ql-block">用心交织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爱是你和我</p><p class="ql-block">在患难之中不变的承诺</p><p class="ql-block">爱是你的手</p><p class="ql-block">把我的伤痛抚摸</p><p class="ql-block">爱是用我的心</p><p class="ql-block">倾听你的忧伤欢乐</p><p class="ql-block">这世界我来了</p><p class="ql-block">任凭风暴旋涡</p><p class="ql-block">正是你爱的承诺</p><p class="ql-block">让我看到了阳光闪烁爱拥抱着我</p><p class="ql-block">我能感觉到她的抚摸</p><p class="ql-block">就算生活给我无尽的苦痛折磨</p><p class="ql-block">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p><p class="ql-block">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p> <p class="ql-block">大学同学优秀的李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言道:幸福的童年能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却要用一生来治愈……真没想到,在我心里眼里相声小品说得好,颇具幽默感的你,竟是经历了那般的童年家庭生活……家庭不能选择,道路可以选择,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善良美丽的妻子如同天使给予你幸福的爱情,美满的家庭,可爱的女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外孙……这一切源于你释怀放下……无怨无悔尽孝尽责……侍奉有病的父母,厚德载物,洪福齐天。好好享受生活,你配得上[强][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同学点评我的回忆文章:</p><p class="ql-block"> 这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唯有父母不能选择。父母的问题会给年幼的孩子留下终身心理阴影,有的能治愈,你是幸运的,有的用一生也治愈不了或是继承了父母的问题。前几天一个视频说“斤斤计较的孩子永远都不会比那个处处付出的孩子过的好”,这是因果关系也是必然,生活当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你虽然受了些委屈和伤害,反过来想,生活会逼迫自己更努力和坚持,因为想逃离那种日子。年轻的时候吃苦不算苦,老了吃苦才叫苦,老天爷是公平的。你会很幸福的,而且长寿、知足、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