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7年10月公布的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发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国内掀起软实力研究热潮,软实力理论提出者小约瑟夫 奈伊频繁访华,成为高校学府的热门嘉宾。就在半年前,美国国会举行软实力听证会,主讲者也是奈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年是全球一体化经济繁荣达到顶峰之年,也是奈伊的人生高光时刻。七十年前的1937年,奈伊出生在新泽西州,在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赴牛津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这期间,奈伊确定人生走学术之路,于是返回美国攻读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65年,奈伊获得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国际事务中心的助理教授。1973年,奈伊与同事基欧汉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提出国际关系中经济相互依赖引导各国争夺政治话语权路径的新理论,开创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新自由主义”派别分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6年卡特当选总统时,奈伊刚刚出名。他发表几篇文章,对新政府的外交政策提出建议,受到卡特注意。他被借调到国务院,担任核不扩散项目的牵头人。他协助核工程师出身的卡特总统制定《禁止核扩散法案》,获得国务院杰出贡献奖。里根上台后,奈伊回到哈佛大学任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9年,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经过最后十年的激烈较量,胜负渐露分晓。英国历史学家保罗 肯尼迪出版《大国兴衰》一书,认为过度扩张的美国已经走上衰败之路。时任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主任的奈伊,坚定看多美国,撰写《必然霸权》,反击保罗 肯尼迪的预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奈伊在《必然霸权》一书中首次提出“软实力”理论。他认为美国除军事、经济实力之外,拥有第三种竞争力,即软实力。这种实力存在于文化、价值观、外交政策等三种资源中,也包括意识形态、民意等方面的吸引力。依靠软实力,美国将必然成为世界领袖,没有之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奈伊的观点很快被苏军撤出阿富汗、柏林墙倒塌、前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印证,软实力理论受到全球范围的瞩目和研究。1993年克林顿当选总统后,奈伊先后出任白宫情报委员会主席、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国防部副部长,将软实力理论应用到美国全球战略的具体实施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苏联虽然解体,新诞生的俄罗斯联邦仍然是地球上唯一能摧毁美国的国家;刚统一的德国何去何从,也仍令美国担心。美国进入独霸世界角色的初期,显得谨慎小心。克林顿政府通过经济一体化建立软实力竞争机制,以温和、渐进的方式不断提升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克林顿任内的九十年代,美国奉行“接触和扩大”(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的外交战略,在与世界各国密切交往中,扩大美国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配合这一战略,奈伊提出加深美日同盟以制衡中国经济腾飞后产生地区安全变数的策略,被国际关系研究界称为“奈伊倡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奈伊倡议为美国在亚洲的主导权套上保险锁,克林顿在任内完成关贸总协定的最后谈判,并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加入世贸后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第三个十年,而美国则因911恐袭展开反恐战争并一意孤行入侵伊拉克。最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激起的股市泡沫中,美国爆发金融海啸,进入“大衰退”,软实力遭受严重打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的奈伊,已经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的职务上退休。早在克林顿爆出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时,奈伊就辞去政府职位,执掌肯尼迪学院达八年之久,将该学院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在中国开展软实力建设之际,奈伊仅以哈佛教授头衔保留公共知识分子身份,成为世界各国外交学术机构争相聘请的意见领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退休之后,奈伊担任国务院外交政策委员会成员,继续为美国涉及东亚事务的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意见和建议。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他于1984年与前国防部长佩里、前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将军联合创立的非政府组织“阿斯平安全论坛”上。阿斯平论坛已经与达沃斯论坛和慕尼黑安全会议齐名,受到官学商各界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奈伊始终积极参与政府背景浓厚的美欧日三边委员会,为美国主导这个独特的三边国际关系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为巩固美日关系,奈伊与共和党前副国务卿阿米塔吉,在每次总统大选年都发表一份美日关系评估报告,检视同盟关系的新进展。为表彰奈伊对美国提携日本做出的特殊贡献,日本天皇于2015年秋季授予他旭日勋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奈伊出版《美国世纪的终结?》一书,再次鼓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无人能敌的领导权。他评述了所有可能的竞争者,特别驳斥了哈佛同事、经济学家费尔德斯坦关于中国经济将于2025年超越美国的说法,认为所有在经济上依靠中国发展的亚太国家,都不放弃用美国制衡中国的政治战略,在关键时刻都会看美国脸色行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踵而至的2016年大选中,特朗普当选总统,改变了奈伊软实力理论依据的重要前提。特朗普是美国自己选出的首位挑战美国苦心经营的国际秩序的总统,他试图采用交易型和颠覆性的外交手段使“美国再次伟大”。这在奈伊看来有些可笑,因为美国从来没有“不伟大”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精英阶层的代表人物,奈伊认为特朗普所作所为令美国丧失了软实力。在他第一任期内,东亚地区之所以没有发生太大变数,全靠盟友的韧性,即美国之前下的功夫在特朗普时期发挥作用。他打比喻说:特朗普当选是美国政治的一场严重塞车,却不会翻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国际表现,令年过八十的奈伊在盟友国的朋友面前颜面尽失,精神备受打击。他埋头撰写回忆录,并在2023年出版《活在美国世纪》。这是奈伊平生第二十本著作,大有封笔收官之意。奈伊在回忆录中整理一生的国际关系理论思想,预测美国领导权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来能摧毁美国主导权的,唯有互联网带来的内部权力分散和混乱无序,而不是仍在努力发展自己的中国。比起中国,美国具有地理、能源、金融、人口、科技等五大优势。即使出现特朗普这样一位怪牌手,打出一手奇烂无比的牌,但因为牌点大,美国的领导地位仍然不会动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奈伊回忆录出版一年后,他在书中定义为“缺乏知识又赖于学习”的特朗普,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再度入主白宫。特朗普这次如何出牌、奈伊倡导的软实力将受到怎样的摧毁,世界各国都在拭目以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奈伊的成名作《必然霸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