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颐和园

芬芳

<p class="ql-block">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500年),是一座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的大型天然山水园。</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仁寿门是颐和园东宫内的第一道门,位于听政区的最前端,是颐和园内唯一的一座砖雕影壁。</p> <p class="ql-block">进入仁寿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丈余的湖石,被称为”寿星石”。</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央有一只铜质异兽,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身鳞甲,造型别致,象征瑞兽麒麟。</p> <p class="ql-block">仁寿门不仅是颐和园的重要门户,也是游客进入听政区的第一站。它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使得这座门在颐和园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知春亭</p> <p class="ql-block">万寿山南路的中轴线上,是金黄色琉璃瓦顶的排云殿建筑群,这组建筑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起,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巅的智慧海。</p> <p class="ql-block">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p> <p class="ql-block">堤上六桥形态各异,婀娜多姿,</p> <p class="ql-block">在烟波浩渺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p> <p class="ql-block">石碑东侧御制诗文</p> <p class="ql-block">新建宫门</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在于此是希望它能“永镇悠水“。</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p> <p class="ql-block">铜牛是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昆明湖与大运河!</p><p class="ql-block">颐和园是一座以水景取胜的皇家园林,昆明湖作为其主体与灵魂为大运河的漕运提供了重要的水源。</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十七孔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东接东堤,西接南湖岛,全长150多米,是我国皇家园林中现存最长的桥。</p> <p class="ql-block">因有17个桥券洞而得名。桥头及桥栏望柱上雕有500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桥栏的两端有四只石雕的异兽,威猛雄健,属清代石雕艺术品中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昆明湖中画舫穿梭,海蓝的天空与湖水交织在一起,湖天一色构成了一种独特而神秘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桥身倒影如镜,飞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内有六座城关,文昌阁是最大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p> <p class="ql-block">主阁二层,内供铜铸文昌帝君和仙童。</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公园中一位老人用地当纸,用水作墨,挥毫捷书:钟山风云起苍茫,百万雄师过大江。……</p> <p class="ql-block">玉澜堂位于昆明湖畔,清乾隆15年(1750年)建,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是光绪帝的寝宫。</p> <p class="ql-block">玉澜门是玉澜堂的正门,位于昆明湖东北角的玉澜堂小码头附近,坐北朝南,3开间一启门,是颐和园中屋宇式大门等级最高的。门楣上悬挂的匾额“玉澜门“为光绪皇帝手书。</p> <p class="ql-block">光绪24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曾幽禁光绪于此。</p> <p class="ql-block">日月澄辉:藕香榭是玉澜堂的西配殿,西侧匾名“日月澄辉“。</p> <p class="ql-block">湖光山色,移步换景</p> <p class="ql-block">“烟云献彩”:沿着湖边走,能看到慈禧写下的“烟云献彩”匾额</p> <p class="ql-block">“舒华布实”历史名园精品盆景展,共展出了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盆景110余盆</p> <p class="ql-block">乐寿堂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改建,成为慈禧太后在圆明园内的居住之地。</p> <p class="ql-block">乐寿堂是一座前后两进,东西各有一跨院的大型四合院落。</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时,将乐寿堂改为单层,并成为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内的寝宫。</p> <p class="ql-block">殿前有铜铸的仙鹤与梅花鹿</p> <p class="ql-block">在乐寿堂前的庭院里,一个雕刻海浪纹的石座上,横卧着一块海青色的漂亮的大石头。</p> <p class="ql-block">上有乾隆帝的题字:“青芝岫”。这块山石长8m,宽2m,高4m。就像立在当院的一面屏风。</p> <p class="ql-block">“仁以山悦”匾位于乐寿堂西配殿。</p> <p class="ql-block">邀月门既是颐和园长廊的东入口,也是乐寿堂的西入口,</p><p class="ql-block">邀月门的字是光绪御笔,匾体的四周凸起,很像一个装粮食的斗,边上还盘着五条金龙,这个叫做五龙斗匾,规格很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p> <p class="ql-block">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p> <p class="ql-block">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p> <p class="ql-block">长廊的彩绘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上的装饰艺术。</p> <p class="ql-block">长廊彩画题材广泛,山林、花鸟、景物、人物均有入画,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属人物故事画,共有2000多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p> <p class="ql-block">1990年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绘画内容丰富多彩,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p> <p class="ql-block">长廊之上雕梁画栋,一幅幅斑斓的彩画,更使它炫丽无比,风采迷人。</p> <p class="ql-block">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各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亭为中心,把风景点分为东西两部分</p> <p class="ql-block">“万象光昭”匾额是由慈禧御笔题写的,挂于排云门的南外檐</p> <p class="ql-block">排云殿位于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它是一道朱红色的大门,高大而庄重,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气派。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匾额,上书“排云门“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锋雄浑,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在排云门前两侧陈列着一对铜狮和十二生肖。</p> <p class="ql-block">排云殿建筑群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山中央,排云门前牌楼耸立在昆明河岸边。牌楼为四柱七楼结构,顶覆黄色琉璃瓦,绘有金龙和玺彩画,象征着极高的等级和珍贵。</p> <p class="ql-block">秋水亭:长廊中的夾亭,东西两翼各有亭三座。</p> <p class="ql-block">长廊四亭由东到西分别是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清遥亭,分别代表着一年之中的春夏秋冬四季。</p> <p class="ql-block">清晏舫又成石舫,全长36m,三面临水,船体为青石雕刻而成,船头靠岸,船尾朝湖面。</p> <p class="ql-block">船楼为两层西洋式,有8m高,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清晏舫“是颐和园中独特的水上建筑。</p> <p class="ql-block">石舫紧邻万字河上的荇桥。</p> <p class="ql-block">荇桥东西各有一座碑楼。</p> <p class="ql-block">荇桥位于石坊西北侧,武圣祠岛与寄澜堂之间的河道上,</p> <p class="ql-block">这座亭桥的彩绘非常精美,石桥两侧各有一对精美的石狮。</p> <p class="ql-block">该河道颐和园内称为“万字河“。荇桥以北为万字河北段,蜿蜒北行,直通“宿云檐“城关</p> <p class="ql-block">斜门殿位于穿堂殿南侧,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是一座坐东朝西的殿房,面阔三间,硬山顶,匾额“斜门殿”</p> <p class="ql-block">光绪年间重建颐和园时,在原废墟上建斜门殿、穿堂殿,中间连以斜向走廊。</p> <p class="ql-block">斜门殿在民国时期的一份地图上,延清赏楼被列为颐和园二十四景之一,属于颐和园内的主要景区。</p> <p class="ql-block">延清赏楼:清猗园时期建,光绪时重修,为面阔三间的二层楼阁。</p> <p class="ql-block">宿云檐城关鉴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位于颐和园西北部,原为一座城关。</p> <p class="ql-block">宿云檐城关</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老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楼内供关羽银铸塑像,186o年被英法联军掠走,</p> <p class="ql-block">光绪年间重建时改为亭式建筑,内供关羽牌位。</p> <p class="ql-block">宿云檐前的桥是半壁桥,半壁桥是一座石拱桥,连接着座昆明湖和后溪河。</p> <p class="ql-block">是皇家游览时换船的地点,也是欣赏后溪河美景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穿过宿云檐,沿着丁香路漫步,可以通往苏州街北宫门。</p> <p class="ql-block">北如意门</p><p class="ql-block">颐和园出口</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三轮,也是一景,他们带着游客穿梭于胡同中,诉说着这座古老的京城中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