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园之园——圆明园

芬芳

<p class="ql-block">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p> <p class="ql-block">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p> <p class="ql-block">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p> <p class="ql-block">绮春园位于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南侧,是进入绮春园的主要入口。</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不仅汇聚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p> <p class="ql-block">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月牙形的御河缓缓流过,</p> <p class="ql-block">水池清澈,荷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一座跨溪石拱桥,仅存多半个单孔石拱。它是圆明园被毁后唯一保存至今的老石桥。</p> <p class="ql-block">  圆明园鼎盛时,园内有近200座桥梁,此桥为昔日敷春堂西宫门外的一座拱桥。</p> <p class="ql-block">湖中有游船,杨柳依依,碧波荡漾!</p> <p class="ql-block">涵秋馆:绮春园三十景之一,建于清嘉庆年间,殿宇两重,有曲廊相连,是绮春园春(敷春堂)、夏(清夏斋)、秋(涵秋馆)、冬(生冬室)四季景物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绮春园宫门是圆明园三园惨遭掠夺焚毁后所幸存下来的一处完整的宫门建筑,1986年主体建筑重建,作为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大门,重建的宫门基本保持原貌。</p> <p class="ql-block">三园交界站:在这里乘上了景交车前往西洋楼遗址区。</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四十年(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院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皇四子雍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p> <p class="ql-block">清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p> <p class="ql-block">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元年(1734年),乾隆帝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西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p> <p class="ql-block">在长春园北建造了中西合璧的夕阳楼景区。圆明园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将西方园林艺术融入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先例。</p> <p class="ql-block">清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p> <p class="ql-block">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切尔中将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3500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p> <p class="ql-block">草地上到处散落着残墙、断梁,</p> <p class="ql-block">雕刻精美的构件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黄花阵花园门为西洋座钟形,中式黄铜雕刻花纹大门两扇。花园迷宫中央为石亭,内设西洋式座椅。</p> <p class="ql-block">黄花阵(万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四尺高的雕花砖墙砌成迷宫,中间是一座白色西洋凉亭。</p> <p class="ql-block">方正南北长89米,东西宽59米,阵墙总长1600余米,墙高约1.2米。</p> <p class="ql-block">它有阵墙、中心园亭、碧花楼和后花园组成,曾是封建帝王的游乐场所。</p> <p class="ql-block">盛时,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正中心的中式凉亭里,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所以叫黄花阵或黄花灯。</p> <p class="ql-block">方外观以其独特的青铜构制台阶吸引着无数游客。拾阶而上,仿佛穿越了时空。</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乾隆爱妃容妃做礼拜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方外观位于养雀笼东侧,南向二层三间西式楼</p> <p class="ql-block">方外观原始图片与介绍</p> <p class="ql-block">海晏堂遗址</p><p class="ql-block">海晏堂是西洋楼各组建筑中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殿门前台阶下有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坐像。</p> <p class="ql-block">按中国古代计时法十二时辰由相应的动物依时喷水,正午时刻,十二只铜兽同时齐喷,俗称“水力钟“,如今这一贝壳形状的巨大石雕,仍然屹立在乱石之中。</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铜首成为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的象征,已有七尊兽首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p> <p class="ql-block">园墙边有一组圆明园各建筑的原始图片、说明,仔细阅读可以更深地了解这座“百园之园”的精美之处。</p> <p class="ql-block">养雀笼位于圆明园黄花阵的东侧。是通往东部花园的一座“西洋门“。</p> <p class="ql-block">西洋楼铜版画</p> <p class="ql-block">蓄水楼为东向五开间,北连平台房三间,是为谐奇趣喷泉群的供水</p> <p class="ql-block">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它的顶部有个巨大的蓄水池,可以蓄水180吨</p> <p class="ql-block">谐奇趣建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p> <p class="ql-block">由谐奇趣楼和楼前、楼后的喷泉群及其西北的供水楼组成。</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胜景·西洋楼</p> <p class="ql-block">西洋楼的规划设计</p> <p class="ql-block">西洋楼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大水法遗址:</p><p class="ql-block">大水法位于远赢观高台之南,为石龛式,内有一座七级水盘,顶端有一大型狮子头,水盘喷水可以形成七层水帘。</p> <p class="ql-block">大水法前左右各有一座巨大方形喷水塔,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一起喷水。</p> <p class="ql-block">其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形喷水池,池中心有只铜铸梅花鹿,鹿的二侧有十只状认识奔弛的铜狗。</p> <p class="ql-block">“大水法”后面高台上就是远嬴观</p> <p class="ql-block">远瀛观是西洋楼景区的主要景点,从南北轴线上可划分为南北中三段。</p> <p class="ql-block">远瀛观</p> <p class="ql-block">观水法</p> <p class="ql-block">大水法对面就是观水法,观水法坐南朝北,是清朝皇帝观赏大水法喷泉的地方。观水法正中石台上设宝座,其后是由五件石雕并列而成的大型屏风。</p> <p class="ql-block">线法画亦称线法墙,西洋楼景区东部有一矩形河池,俗称方河,线法墙就是在方河东岸修筑七道左右对称的八字状断墙。</p> <p class="ql-block">线法山</p> <p class="ql-block">线法山是一座圆形土山,高约8米,筑环状盘旋磴道,</p> <p class="ql-block">线法山正门为一座碑坊,由雕花石拱门三座组成</p> <p class="ql-block">西洋楼遗址区</p> <p class="ql-block">维克多·雨果,的塑像位于西洋楼遗址区的大水法旁,当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夺烧毁后,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感慨道: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p> <p class="ql-block">旁边是用中法文字镌刻的雨果强烈遣责186o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信《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在信中表达了对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强烈谴责和批判,称他们是“两个强盗“。</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集大成者,融合了中国皇家园林,江南园林和欧洲皇家园林的优点,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使其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屈辱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