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氏祖茔石牌坊

笑红尘

<p class="ql-block"> 东姚镇39个村混得上村牌坊的只有2个村:东沟村和马平村。为什么呢?东沟村有赵伯谦,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马平有二月十五林州最大的土地庙会。但是东姚姓氏混得上石牌坊的却仅有郝姓,得此殊荣!</p><p class="ql-block">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说:"牌坊为明、清两代特有之装饰建筑,盖自汉代之阙,六朝之际,唐宋之乌头门棂星门演变形成者也。″</p><p class="ql-block"> 伯文村在《重修林县志》里记载是山子西村,在兴国寺《创修兴国寺记》里也记载为山子西董迪、李进。</p><p class="ql-block"> 大明宣德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使用时间为1426年至1435年。从伯文村《郝氏家谱》郝氏宗源正序记载:郝氏之先,本山西潞安府壶关县新兴里柏林村人也。自大明宣德间初迁于河南影德府林县东姚里山则西村居焉,始祖迷其讳,而以五老称之,自迁林以来子孙众多,而谱随亲疏宜有详略,其上世官爵寿德及妇人姓氏有事绩可记者,各随其裔而记之可也。 嘉靖丙寅(1566年)正月壬子 七世孙捷初序</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公众号说郝氏是1426年迁入伯文村的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1426年至1435年!而且郝氏迁至伯文村时是林县东姚里山则西村居焉,山子西村改成山则西村一定是郝氏迁之前或迁之后才改名的,后查阅今伯文村《郝氏家谱》说是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徒到山则西村的,同时书中还介绍说山则西村是因为位于北巷口村孤山(当年叫凤凰山)西而命名为郝家山则西!当时山则西村包括郭家庄村、东董坡村、西董坡村、张家坡村,还没有今天的赵家庄和池坡自然村,东、西董村的证明这也和兴国寺碑文所记山子西村董迪、李进不谋而和。《创修兴国寺记》碑记和《重修林县志》一定不会同时出错,碑记里大定二十三年是山子西董迪、李进,而没有一个郝姓,可以大胆猜测郝姓在伯文村成为大姓后才改为郝家山则西,因为郝氏七世孙捷在嘉靖丙寅(1566年)正月壬子才写的《郝氏宗源正序》,离明宣德年(1426年一1435年)已经一百多年了!</p><p class="ql-block"> 至于今伯文村的池坡自然村,是因为羊儿池而后来命名的,相传羊儿池由十三村修建,面积十三亩,有大清道光二十二年西庙《羊儿池碑记》为证:蓋闻仲尼亟称於水,曰:水哉,水哉,然水有本之水,有本之水,有水取。而无本之水,亦足养生。山则西旧有羊儿池,载在林志。</p><p class="ql-block"> 《郝氏家谱》记载 山则西村一世五老:讳:天申字五福。行五、故称五老。(资料来自浚县刘庄。)注:由溶县柳家庄家谱抄之,自伏羲一周威烈王:(22年)传至95世,一汉高为101世:一明宣德衍生131世:天申(五老)为143世。行五。五老:三子,全、贵、本。全,迁东姚镇玉崇村,葬于老茔。贵,迁葬于采桑镇葛木村北为茔祖。本,郭氏。葬于老茔。</p><p class="ql-block"> 1950年,我国颁布了《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和《关于保护古文物建筑的指示》。1953年颁布《关于在基本建设工程中保护历史及革命文物的指示》等一系列法令,以保护文物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及历史革命文物。</p><p class="ql-block"> 在今伯文村池坡西北面的卧牛山坳里依然矗立着郝氏祖茔石牌坊,东边隔河有北巷口孤山凤凰山飞舞落地盘窝下蛋,西边苍龙山连绵不断,北边卧牛山雄踞为屏,南有池坡羊儿池(今已填平)小溪长流。西域牛来,东皋月挂,牛望月而栖身,月依牛而对座,瞻月光于河畔。一九九九年二月十九日批发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州市人民政府林政(一九九九)十二号。</p><p class="ql-block"> 郝氏祖茔石牌坊是一个三间四柱的石牌坊,中门高2.14米,宽1.6米。边门高1.8米,宽0.98米。整个建筑有4根八楞形石柱承托,石柱方0.38米,中间2根高2.8米,边门2根高2.4米。龙凤牌上刻有"勑赠文林郎郝公之塋″9个字,龙凤牌在清朝以前,是雕刻龙凤的地方,象征龙凤和鸣,但是到了清朝,当时的清政府对牌坊管制非常严格,只有通过朝廷批复才可以建造牌坊,这里也就成为了雕刻朝廷文书的地方,比如圣旨。门墩高1.1米,宽0.6米,厚0.28米,不是门墩兽而是门鼓石,上面雕有如意花纹寓意"吉祥如意",圆形门鼓同时又是武官的象征。东西2块坊额上雕有龙形图案,代表权力和尊贵的身份。4个立柱上都雕有1个栩栩如生、朝天仰望对称的狮子,中间2个高0.6米,两边2个高0.7米,有:“驱邪镇妖之功,消灾除害之力。”“狮”和“嗣”、“事”谐音,寓意:"事事如意”、"子嗣昌盛”之祝愿。龙凤牌上有1个石葫芦宝瓶状的刹尖攒顶,高0.8米,寓意:"福禄吉祥″!</p><p class="ql-block"> "文林郎郝公″到底是谁?我们先来看一下东姚伯文郝氏祖先墓碑上刻的是:一世郝公諱五老配王氏之墓,公元一九九六年菊月上旬 夲 郝貴全 三门后裔共立 ……南从老字板西膀向北二十九米,与東岸边向西二十六米五交点处立 癸山丁向</p><p class="ql-block"> 六角亭里《郝氏祖茔复修纪念碑》上记载为:隆慮郝氏祖茔世考記 趙藩臨漳王府儀賔七氏孫郝㨗撰文,赐進士出身南京都察院,經歷七代孫郝持訂証,彰德府林县儒學增廣生員七代孫郝拱書丹 。 夫治河者恐支派之讯流,惟源之正必證之疏之则其誐益,長力田者恐莨莠之兢茂惟種之分必芟之植,植之则其实益堅物理且其然,矧吾宗族耶。吾郝氏世藉遼逖不及詳有,始祖五老爰自壶閞徒厥林,卜居东姚三里山则西村北里许,山明水秀聚氣藏風,遂有甲科出焉。不肖㨗,七世孫裔,心计生齒蕃大,面貌阔踈。至于昭穆弗序血氣淆叅,㨗及弟持拱權等盡惟隐悯,業已作谱矣。苐譜家乘也,興其秘之苟積払而密敦若勒之共覩昭而便之为快也。于是謀镌石茔原俾自五老,而下若而子孙列之碑隂某某子子,若而数某某,其人某某子子若而数,某某其人不知其人詢其先之名。不審其出遡其先之乎大宗不得为小宗,纪吾宗不得为他宗入流系,昭明无不正之謂脉络顕白兔相易之嬿,五品克逊百行惟和生聮骨肉儿,韵血室噫噫。斯碑設則事死若生事亾若存而,踐位行礼者當了然胸次矣,知我者其斯夫,罪我者斯。其㨗祖若考遷珧安陽源頭村,持拱若考遷洮祖珧左權,若考遷珧邑城西,某諸祖叔伯仲、若考各随所居而遷焉。穷石昭後无俟,贅附繫以词曰:缅怀郝氏蕃衍本支世,遠胡考齒衆易移祖禉倘紊嬴品潛尸渺渺小子憂若何其爰稽祖考,下逮孫兒涤源正派燭株髮枝,非類者去惟姓者碑標直影效盂方水隨倫,常攸叙渭涇聿知生夸以宴殁兮,允宜一石峙立千秋永思,尚賴後䄙念兹在兹 。 萬歷卅二(1604年)年岁次甲辰三月清明督工族五代孫郝 彦英、彦杰、彦选、彦举、彦科 等立</p><p class="ql-block"> 从上碑文中可以以看出郝氏七代孙郝㨗撰文为赵藩临漳王府仪宾,郝持订证为进土南京都察院经歷,郝拱书丹为彰德府林县儒学增广生员。捷、持乃郝氏玉崇村长门七世孙,而彦英、彦杰、彦选、彦选、彦举、彦科乃郝氏伯文村三门五世孙!</p><p class="ql-block"> 石牌坊上"文林郎郝公″查阅《郝氏家谱》长门谱是五世郝世昌第二子令。郝世昌,字道隆,明朝列大夫,军功一品服色,清康熙时入忠义祠。尚平乡王观城县主朱氏,又萧、尚、芋、孙、宋氏,金、令、介、余、会、佥。六世金,迁安阳顾家庄,蒋氏,一子,捷。六世令,赐文林郎,邢台县正堂,王氏,二子:操、持。七世捷,尚赵藩临漳王高郭县主朱氏,又陈、袁、韩、张氏。一子,履贞。七世操,太医院吏目,刘,杨氏,一子,履顺。七世持,明万历癸酉(1573年)举人,万历庚辰八年(1580年)进士,南京工部郎中,顺德府邢台县正堂。浩封恭人王、曹氏,二子,履亨、履丰。</p><p class="ql-block"> 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潞城贼陈卿作乱,河北道参政陶谐,调邑人郝世昌屯守蚁尖寨,贼将路和尚来攻,世昌及子金击擒之。”(《旧志·人物》)《林县志 人物》记载:郝世昌,字道隆,尚平鄉王觀城縣主。嘉靖初年,山西潞城縣贼陳卿糾黨啸聚於青陽白果山,府縣官不即鋤治。二年聚衆数萬張旗,建號焚民居、掠金帛子女,官軍出捕拒之多殺傷,勅河南、山西巡撫都御史合兵撫勦。六年十一月分,守河北道参政陶諧分巡河北道僉事温濡以蟻尖寨近贼路穽口等山,乃調世昌招募素知山路丁壯二百人屯守。七年九月贼將路和尚領衆攻寨,世昌子,金擎破之擒路和尚、吳學等五人時,山西都指揮霍其領兵萬五千人屯聚山口進禦無策。陳卿引賊將殷得山等拒敵,指揮薛朝用舆戰死之!賊乘勝攻陷遼沁二州,擄知州王某勢益猖獗,事聞朝廷遣總兵鲁某统河南、山西等處,四省兵討之陶諧及副使翟瓒保。世昌给黄榜告示:招撫旗號河南巡撫潘塤會山西巡撫常道合鲁某,期以十月初六日進兵来攻。世昌獻議曰:穽脳山高北瞰賊巢,東逼蟻尖寨賊咽吭路也,盍乘其無備襲之潘從之。初五日,夜世昌率金同指揮呉㨗等三百人秉火由墓眼道,倒橛而上奪佔穽腦擒賊將王仲興,靳殷得山等招撫賊衆三百二十六人。明日再戰,賊敗走又明日賊领衆迎戰。世昌同指揮呉㨗與戰,大破之賊势迫趨齋莊上馬武寨。世昌從火焚其巢穴,鎮守鲁班門。陶諧遣指揮于尚用百户黄恩,領兵五百,翟瓒與僉事祁鹤指揮李堂呉㨗並世昌等合兵攻馬武寨,斬王仲杞等七名,擒卿弟陳来等招降萬餘人。卿西遁詣山西常軍門降是役也,用兵十萬斬濩賊二萬人,世昌自费二千餘,金自出師至凯旋凡三百餘日,纪功兵科给事中夏言同撫臣潘塤合奏。世昌出財粟以赡軍,率家丁而效死加一品服,賜《大𧶘奇功》匾,即其地置平顺縣改潞安州為府,祀《忠義祠王》化光字覲臣。尚彰德府趙簡王郡主為儀賓爵五品,家於邑東南七十里馬兒莊,地當汤林两邑之界。崇禎壬申流賊编野荼毒鄉民化光首倡糾約與二三绵老,計曰賊度勢非設險守固不可。湯林之界有鶴壁故藩王養鶴處也,乃因鶴壁為壘以禦賊,集鄉丁防守與官軍相犄角為邑東南保障义散财栗以萬計一鄉賴以保全,生平慷慨,好義修廟宇、建橋梁、捐立,義田、義學、義塚,善舉甚多!</p><p class="ql-block"> 石牌坊虽为郝令所建,但是看《郝氏家谱》里对他却没有过多记载,而《林县志 科举》篇里却2次提到他的儿子郝持,明万历癸酉(1573年)举人,万历庚辰八年(1580年)进士,南京工部郎中。在《林县志 人物》里分别记载了他的父亲郝世昌和他的儿子郝持,为什么把他俩的功绩都给了郝令呢?上面我们看了郝世昌的传记,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郝持的传记!</p><p class="ql-block"> 郝持,字敬之,萬曆癸酉举人,庚辰進士授直隶邢薹知縣,升南京行人司司副轉工部營總司員外郎,京察降山西趙城縣賒丞。丁内艱返里不復出,持善古文,辞工書法,當時金石之刻制作書篆多出其手。初修邑志與李若杞同任编纂,持諭多公允可法。若杞,字人翅,副使瑞子,萬曆巳酉臬人,幼𩓙異六歲能日記千言,年十四補弟子員巡按邢公佼士,大奇之精諸經旁通,天算舆地工、古文尤長,駢體诗。亦雄渾豪邁者,有《林縣志》别稿惜散佚!</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郝令父亲郝世昌靠武为郝氏赢得功名利禄,而郝令儿子郝持靠文再耀郝氏仕途,而郝令是老子英雄儿好汉,青出于蓝胜于蓝,勒授"文林郎",朝廷赐予的文林郎都不是职官,而是散官,或者叫做勋官,是一种荣誉性的官职。《通典·职官十六》记载:文林郎于隋文帝开皇六年(586)设置,当时是从九品上。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时废。唐武德七年(624)又置为从九品上的文散官。宋初为四十二阶中的第三十五阶。金、元时皆用为文散官名称,金为正八品上,元为正七品。明、清时都用来授正七品文官。又有敕封之制,凡职官遇国庆,一品,其祖母已受封者,得更推恩一代,二、三品得曾祖,四品至其祖,八、九品得以本身妻室之封及其父母。朝廷通过封赠制度来笼络臣下,扩大统治基础。臣子们通过赠官制度,为父祖妻室争取荣誉性的官职以光耀门楣,可以说这是一种双赢的政治制度。</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林州郝氏祖宗的荣耀是建立在郝世昌的基础上的,安邦定国的丰功伟绩郝世永传,而光宗耀祖的郝氏石牌坊却勒授于了他的儿子郝令!六百年来立在风雨之中的石牌坊,保佑着郝世人丁兴旺、支脉丛生、亘古流传、繁荣辉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