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一篇获奖作品,是上海闵行区中小学生暑期专题活动参赛荣获“文学创作”二等奖。奖状由闵行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颁发的。获奖者是我孙女,她是闵行中学 高三X班 谢文真。我为她感到骄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遥远的向日葵地》是作家李娟写的一本书。这本书给了我许多关于生命与爱的启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读这本书,我便不再将生命单独割裂出来了,因为给予生命活力的,不仅是生活,更是生命中遇到的各种人、结下的各种羁绊,也是爱和希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书中, “我”问母亲:“丑丑(一条家养狗)除了惹祸,有什么好的?”,她想了想说:“它陪伴了我”。生命永远无法长久,倘若放在整个宇宙的诞生、成熟、衰弱的过程里,人类何其渺小,生命又何其短暂。本质上我们也是慢慢陪伴身边的人走向死亡,慢慢地与身边的人告别而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书中的外婆的离逝,不免让我想到了我们家养的八年的猫,今年也离开了我们。随着老猫的老去,身体变得脆弱和消瘦,新带回家的小猫却日渐强壮。想到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有一句话是,忘记才是死亡的终点。生命的新陈代谢,在使我们坦然接受万物运作的规律的同时去勇敢地、慷慨地爱与铭记身边的人和事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生命与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通常会将生活置于生命之上。在忙于学习而来回奔波的生活里,我在塞满了打工者的地铁里尝试挤出点立身的空位,而脚下稳当之后,倘若打开手机,刷几篇财富自由的年轻人环游世界的帖子,憧憬着规划着无限延伸的未来生活,这近乎无聊的等待的时间也就流逝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回过神,我已麻木地过完了接近两个月的暑假,我几乎每天都借助了提神的咖啡使我疲惫不堪的大脑打起精神去反复训练枯燥而艰难的题型,或许我获得了一些在日常考试里用以保护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而为此感到信心倍增,但我并不渴望这种生活的延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终于,我结束了课程,获得了闲暇时间,却并没有翻开之前头脑一热买了的其他推荐书甚至一页,也没有拿起吉他去弹奏那段复杂的、迟迟掌握不了的节奏类型。我不自觉地开始回顾这两段时间,而这两段同样颓废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生活本身并不有趣,即使在李娟笔下,亦是如此。我们总是向往光鲜亮丽的生活,想象着身处在那片开满向日葵的土地和湛蓝而澄澈的苍穹之间;想象着在广阔的草原纵情地策马奔腾;想象着在夜晚,倚在毡房旁边,细数着繁星点点。然而大地不会永远繁盛,天空不会永远晴朗,丰收的季节只有一次,当土地上的作物枯萎凋谢,它便又回到了荒芜。在这种地方的生活,只有更艰苦而操劳。但是,看到描述她的母亲耕作的动作和神情时,(“她是最强大的一株植物”,“像女王般自由、光荣、权势鼎盛。”和“她哗然畅行的光合作用。”)我由此而感叹生命的力量的强大。根植于平瘠的土壤之中,却能挥出如此有力的一锄,将自己从无趣的生活中解放了出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生命有无数种可能,却不能将其困于牢笼之中,拖着沉重的镣铐,沦为生活的囚奴;或任其飘飘荡荡,随遇而安。或许,过去的我太急于求成,同时也太小心翼翼。无法用力挥起手上的锄,亦要顾及田里刚播下的种子会被喉羚羊啃食干净。对麻木生活的怀疑造成了我的焦虑和痛苦,而对未来的踌躇亦让我无法释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开始跟自己和解:我并非一定要去创造什么,改变什么,而只是努力地、相对自由地活着,而不受接踵而至的消极情绪左右,也是我迈出的第一步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最初几次拿起这本书粗粗浏览的时候,无一例外地会被其中的描写景物的文字所打动。因为借李娟生动形象的描写,我能真切地看见春天的风吹拂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而荡漾起绿色的波涛、金黄灿烂向日葵在夏季的末尾绽放的繁盛。但在某一天,我放下了冗长而枯燥的任务,腾出了时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仔细阅读过后,打动我的却是其中的生命的力量。纵使我戛然合上了书本,它依旧源源不断地在我心中滋长,令人心潮澎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合上这本书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是如此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也为自己能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感到庆幸。即使我依旧为未来而迷茫,即使我依然在挣扎着在狭小的甬道里行走,但我知道,无论成功与否,在这一路上都会感到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感谢来访的朋友们对我孙女的鼓励。感谢大家美好的祝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附留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好友月光:出于蓝而胜于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好友孤山梅雨:孙女真优秀。文章写得🈶情,也有深度,广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挚友王红:秋叶老师上午好!喜读您家孫女的佳作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您们家族代代相传点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同学孔庆娣:有这样优秀的孙女,真是上天赐的福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