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8 ‍【淮海战役】 ‍胜利76周年 ‍【二十二军】 ‍杭州后代聚会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紫兰

<p class="ql-block">元月八日,华灯初放,西子冬日沉静在夜幕的祥和之中。杭州二十二军后代一行,因缘聚会,济济一堂,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父辈虽以远去,但吾辈深知,我们的欢声笑语怎能离开父辈们的浴血奋战…… </p><p class="ql-block">遥想沙场,正是76年前的今天,淮海大战进入了倒计时。著名军史专家刘统先生特别提到:“三纵在双堆集战斗结束后也回到了陈官庄前线”。据《第三野战军战史》记述,华野三纵部署在主攻的东集团。</p><p class="ql-block">1949年1月6日15时30分,三颗信号弹飞上天空,华野特纵炮一团的1门美式山炮向窦凹射出第一发基准弹,顿时山崩地裂,万炮齐鸣。淮海大战最后一役——突击陈官庄,三纵(二十二军前身)是参加最后总攻10个纵队中的首先突击部队。</p><p class="ql-block">最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三纵,那就是突击窦凹。战之10日黄昏,三纵和兄弟部队一起冲进了蒋军最后巢穴陈官庄。淮海大战落幕。三纵全体指战员不辱使命,胜利的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抚今追昔,感恩先人。唯愿这支军队的精神,永远在传人心中飘扬!</p><p class="ql-block">淮海昨日冰似锋,</p><p class="ql-block">四面楚歌困敌酋。</p><p class="ql-block">三枪飞矢穿霄汉,</p><p class="ql-block">万炮雷霆飙火龙。</p><p class="ql-block">败军惶惶乱如麻,</p><p class="ql-block">雄师赳赳唱大风。</p><p class="ql-block">一夜星辰已坠落,</p><p class="ql-block">正是烽火满天红。</p><p class="ql-block">二十二军军事专家</p><p class="ql-block">王晓烽撰写前言</p><p class="ql-block">赋诗一首</p> <p class="ql-block">二十二军军事专家</p><p class="ql-block">王晓峰大哥:文笔了得.字字珠玑.佳作拜读欣赏,文采飞扬,才思泉涌,晓峰大哥是我们学习榜样,传承二十二军先烈和父辈们丰功伟绩.是二十二军后代职无旁贷的使命.二十二军的旗帜,在后代心中永远飘扬.传承在路上.……</p><p class="ql-block">二十二军后代王挥珍</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第一排</p><p class="ql-block">徐勋、王晓峰、吴爱民、李岗、高洪林</p><p class="ql-block">第二排</p><p class="ql-block">王挥珍、岳立珍、于戎、张旭昆、张丽英、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王晓峰、徐勋、张旭昆、吴爱民、李岗、高洪林、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我叔叔牺牲于淮海战役,曾经是机枪连副连长!</p><p class="ql-block">22军后代岳立珍感言</p> <p class="ql-block">张丽英、于戎、岳立珍、王挥珍,,</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张旭昆、吴爱民、李岗、高洪林、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王晓峰、徐 勋、张旭昆、吴爱民、李岗、高洪林、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张旭昆、吴爱民、李岗、高洪林</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第一排</p><p class="ql-block">徐勋、王晓峰、吴爱民、李岗、高洪林</p><p class="ql-block">第二排</p><p class="ql-block">王挥珍、岳立珍、于戎、张旭昆、张丽英、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王晓峰、徐 勋、张旭昆、吴爱民、李岗、高洪林、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王晓峰、徐 勋、张旭昆、吴爱民、李岗、高洪林</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王晓峰、徐 勋、张旭昆、吴爱民、李岗、高洪林、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王晓峰、张旭昆、吴爱民、李岗、高洪林、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王晓峰、张旭昆、吴爱民、李岗、高洪林、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王晓峰、徐 勋、张旭昆、吴爱民、李岗、高洪林、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王晓峰、徐 勋、张旭昆、吴爱民、李岗、高洪林、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第一排</p><p class="ql-block">岳立珍、王晓峰,吴爱民、李 岗、高洪林</p><p class="ql-block">第二排</p><p class="ql-block">张 勤、王挥珍、于戎、徐 勋、</p><p class="ql-block">张旭昆 、张丽英、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于戎、王晓峰、徐 勋、张旭昆 、吴爱民</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晓峰、徐 勋、</span>张旭昆 、吴爱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第一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岳立珍、王晓峰,吴爱民、</span>李 岗、<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洪林</span></p><p class="ql-block">第二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 勤、王挥珍、于戎、徐 勋、</span></p><p class="ql-block">张旭昆 、张丽英、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p><p class="ql-block">王晓峰、徐 勋、张旭昆、吴爱民、李岗、高洪林、王远见</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1948.11.6至1949.1.10</p><p class="ql-block">华东野战军三纵、中原野战军经过66天的激烈作战,以伤亡13.6万人的代价,歼灭了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刘峙集团55万余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队敌军“五大主力”中的第五军和第十八军。</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国民党军刘峙集团右翼劲旅黄百韬兵团。</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最惨烈的战役当属淮海战役,而淮海战役最惨烈的战役莫过于双堆集。</p> <p class="ql-block">【双堆集战役】</p><p class="ql-block">是淮海战役的关键一战。</p><p class="ql-block">1948年深秋,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地区陷入困境,迫使蒋介石动用其嫡系精锐部队——黄维所率的第12机械化兵团前去解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野、中野并肩作战,经过23天的战斗,在当时淮北市宿怀县双堆集地区歼灭了这支装备精良的国军主力兵团。双堆集战役是淮海战役中最惨烈的一战,我军牺牲3万余人,但歼敌12万余人,缴获大量美式装备,是淮海战役至为关键的一战。</p><p class="ql-block">战役的最终胜利,最终改写了国共双方在淮海战场整个大局,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双堆集歼灭战】</p><p class="ql-block">双堆集地区歼灭战是整个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前后23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三纵、中原两大野战军并肩作战,在濉溪县双堆集(时属宿怀县)地区歼灭了国民党军精锐黄维兵团。</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万余人的代价赢得的辉煌战果。黄维兵团被歼,使被围的杜聿明集团陷入绝境,为第三阶段全歼该敌、夺取淮海战役胜利殿淀了基础。</p><p class="ql-block">双堆集歼灭战中,三纵许多优秀中华儿女,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后代高举先烈和前辈二十二军旗帜,传承他们的遗志!</p><p class="ql-block">英雄伟大功绩昭日月!</p><p class="ql-block">烈士革命精神凛千秋!</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同志组成的总前委的正确领导与指挥下,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六日至翌年一月十日,进行了震撼中外的伟大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是这个战役的第二阶段。</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发起后,我军迅速将敌军黄伯(百)韬兵团包围歼灭于碾庄地区。调集徐州之敌军主力陷于孤立,敌黄维兵团由豫南急速东援。第三野战军野战军三纵先帅一部兵力,对敌黄维兵团节节抗击,阻其前进,掩护主力集中并布成袋形阵地,继而全线出击。突然将敌包围,压缩在双堆集一带狭小地区;又以排山倒海之势,连续作战,展开猛烈进攻。</p><p class="ql-block">这次作战,以运动战开始,以阵地战告终。淮海战役大获全胜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双堆集歼灭战的胜利,是华野三纵参战部队指战员不怕苦、不怕死;冒严寒、闯火海、连续作战,奋不顾身,一往无前、打掉国民党硝张气烟气。</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 】</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13日,3纵、9纵包围宿县。11月15日凌晨,3纵开始攻击,迅速肃清外围,于十七时总攻城垣。守军凭借又高又厚的城墙,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和坚固的防御工事,负隅顽抗。3纵以连续爆破作业炸开城墙,突入城内,战至次日三时,全歼守军,俘虏津浦路中将护路司令兼宿县最高指挥张绩武,缴获大批军需物资。</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从11月6日至11月22日历时十七天,华野、中野共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兵团部,八个军部,十八个整师。毙伤50500人,俘虏96600人,投诚起义30900人,合计178000人。(其中华野歼敌约140000人)而中野攻占宿县,更是取得了极为有利的战场主动。第一阶段作战中华野伤亡4.9万,中野伤亡0.8万。</p> <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打黄维兵团的部署</p><p class="ql-block">华野第1、3、4、8、9、12、鲁中南、两广纵队,位于夹沟、符离集地区,阻击徐州之敌的增援。</p><p class="ql-block">12月10日,双堆集北面屏障大王庄被解放军攻占。</p><p class="ql-block">华野抽调第3、11纵队由参谋长陈士渠指挥,南下参加对黄维作战。</p><p class="ql-block">12月13日,总前委为最后解决黄维,再次调整部署。由华野抽调来的第3、11纵队加入南集团,南集团由陈士渠统一指挥担任主攻,原担任主攻的东集团改为助攻。</p><p class="ql-block">12月14日,陈士榘指挥华野3纵、中野6纵攻击双堆集东北的集团工事,他以华野攻坚能力最强的3纵8师为主攻,将3纵炮兵团的三个炮兵连和8师炮兵营组成炮群,直接支援8师的攻击;将3纵炮兵主力和华野特种兵纵队的重炮组成炮群,由第3纵队指挥负责压制双堆集敌军炮火。经严密准备,于黄昏时分发起攻击。</p><p class="ql-block">解放军攻击部队是华野3纵23团1营(即洛阳营)和中野6纵49团1营(即襄阳营),攻守双方都是精锐之师,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硬仗恶仗。经过一小时强大火力准备,解放军冲入阵内,双方白刃肉搏,血战三个多小时,解放军终于攻占这一集团工事,威武团大部被歼,仅存百余人逃回双堆集。</p><p class="ql-block"> 11月21日,位于徐州以南西起姚娄,东到潘塘一线的华野第1、3、12、鲁中南、两广纵队开始构筑工事,部署火力,准备阻击邱、李兵团南撤。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被歼灭,11月23日起围歼黄百韬的部队陆续撤出战场,加入徐南阻击。</p><p class="ql-block">11月25日,粟裕调整华野兵力部署,以第1、3、4、8、9、12、鲁中南、两广纵队及冀鲁豫军区两个独立旅共八个纵队十九个师(旅)六十三个团,由谭震林、王建安统一指挥,阻击徐州之敌南援。</p><p class="ql-block"> 12月1日.粟裕觉察到杜聿明正集中全力向东南推进以求与黄维会师的企图,决心乘其立足未稳,由第3、10、鲁中南纵队在南面实施阻击,而第1、2、4、8、9、11、两广纵队在东、西、北三面实施猛烈攻击。</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是从11月23日到12月15日的二十四天,在这阶段,华野、中野共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兵团部,六个军部,十六个师,约二十万人。解放了徐州,并将杜聿明集团合围于陈官庄、青龙集地区,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在这一阶段作战中,华野伤亡2.43万,中野伤亡3.7万。</p> <p class="ql-block">全歼杜聿明集团</p><p class="ql-block">从1948年12月16日起,华野、中野开始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作战。</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总前委决定从12月16日起,转入为期十天的战场休整。后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再延长十天,直到1949年1月5日。为保证战场休整顺利进行,防止敌乘机突围。华野调整了部署,以第1、2、4、8、9、10、11、渤海纵队为一线部队,边对敌进行围困边组织战场休整。第3、6、7、12、13、两广纵队、鲁中南纵队和第35军、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冀鲁豫军区基干团以及华野直属之骑兵团、总部警卫团为二线部队,分别位于铁佛寺、宿县、萧县、薛家湖、马村桥、会亭集、永城、山城集、酂阳集、夏邑等地区休整,随时准备配合一线部队作战。</p> <p class="ql-block">1948年12月20陈官庄天气恶劣.雨雪交加.持续10多天后天气转晴.具备作战条件.</p><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于1949年1月2日复电同意。华野随即下达总攻命令。</p><p class="ql-block">华野东集团,由10纵司令宋时轮、政委刘培善统一指挥第3、4、10、渤海纵队和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3旅,共九个师又两个旅,担负分割围歼李弥兵团的主攻任务。</p> <p class="ql-block">1949年1月6日,十五时三十分,华野发起总攻,在集中所有炮火实施三十分钟的猛烈炮击后,三个突击集团同时发起攻击。</p><p class="ql-block">9日这一晚,被粟裕称为“迅速、惊人、巨大的发展,是全战役最重要、最紧张、最精彩的一个阶段,也是接近最后一幕的最生动场面。”第3、4、13纵队齐头并进,直逼陈官庄,解放军以十一辆坦克搭载一个加强步兵连与骑兵团组成快速部队,追歼残敌。国民党军全面崩溃。</p><p class="ql-block">1月10日拂晓,华野发起全线总攻击,10纵在3、4纵的配合下占领陈官庄,4纵占领陈庄。</p><p class="ql-block">战役第三阶段胜利结束,华野伤亡约1.78万。</p><p class="ql-block">战役小结</p><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六十六天。国民党军先后投入七个兵团、两个绥靖区,三十四个军,八十六个师,共约八十万人,出动飞机高达2957架次。解放军参战部队华野十六个纵队,中野七个纵队,连同华东、中原军区地方部队共约六十万人。</p><p class="ql-block">解放军阵亡25954人,伤98818人,失踪11752人,合计136524人。</p><p class="ql-block">在大决战的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解放军的伤亡最大,超过其他两次战役伤亡的总和,占大决战总伤亡的53.8%,各种武器的损耗和弹药的消耗也最大,其中火炮损耗占总损耗的48.6%;长短枪损耗占总损耗的69.4%,轻重机枪的损耗占总损耗的61.8%,炮弹的消耗占总消耗的68.7%,子弹的消耗占总消耗的62.7%,炸药的消耗占总消耗的57.4%。歼敌总数则最多,占总歼敌数的35.8%,缴获则最少,淮海战役的激烈可见一斑。其中华野歼敌约44万,约占淮海战役歼敌总数的80%;华野伤亡约9.1万,约占淮海战役解放军总伤亡人数的67%。</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与敌人生死决斗.战斗最激烈.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前辈牺牲生命换来的……</p> <p class="ql-block">第3纵队(首任司令员何以祥、1948.3孙继先代)</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该纵队是由山东军区所属鲁南军区和滨海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14日,山东军区所属鲁南军区第3、第5团和第2军分区主力团,在山东省峄县组成山东军区第8师。王麓水任师长兼师政治委员,何以祥任副师长,刘春任政治部主任,辖第22、第23、第24团,共1万余人。10月,归津浦前线指挥部指挥,参加界河、兖州、枣庄、韩庄等战斗,攻占邹县、滕县两城,歼灭国民党军第19集团军9000余人。师长王麓水在滕县战斗中牺牲。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8师,何以祥任师长,丁秋生任师政治委员,刘春任政治部主任。6月底,南下淮北,8月,参加泗县战役。9月,参加两淮保卫战,在来安集、渔沟一线,配合第2纵队阻击国民党军第7军增援。10月底,北返鲁南,出击台儿庄、枣庄,攻占南北罗、陶沟桥、燕子景等地。12月,在宿北战役中,攻占制高点峰山、晓店子,全歼国民党军预备第3旅6000余人,对整个战役起了重大作用。1947年1月,在鲁南战役中,攻克尚岩、凤凰山和马庄,协同兄弟部队歼灭国民党军第26师师部。</p><p class="ql-block"> 1947年2月,山东野战军第8师与滨海警备旅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何以祥任司令员,丁秋生任政治委员,覃士冕任副司令员,刘春任政治部主任。下辖2个师,第8师番号不变,滨海警备旅改称第9师,共2.5万余人。2月,在临沂附近阻援,保障莱芜战役的顺利进行。3月23日,鲁南军区第10师归第3纵队建制,改称第7师。4月,配合兄弟部队发起泰安战役,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72师,俘师长杨文泉以下官兵1.1万余人。5月,于新蒙公路阻援,保障了孟良崮战役顺利进行。6月至7月,向外线出击,连克大汶口、宁阳等地。9月初参加沙堆集战役。9月下旬,进军豫皖苏边区作战,攻占睢溪口、灵壁、泗县等地。11月,破击津浦路宿县至固镇段。12月13日,参加平汉路破击战,破击许昌至官亭段铁路,并攻占许昌城。25日至26日,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攻克金刚寺,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后,南下围攻确山,迫使国民党军主力从大别山回援。</p><p class="ql-block"> 1948年1月,第7师机关分散至豫皖苏边区各分区工作,加强地方武装建设,其部队分别编入第8、第9师。3月,孙继先任3纵代司令员。后参加洛阳战役,担任对洛阳城东南和北面的主攻,全歼国民党军青年军第206师。第8师第23团第1营首先突破东门,华东野战军授予“洛阳营”荣誉称号。6月,参加豫东战役,与第8纵队一起攻占开封,全歼守敌。后在睢杞地区,协同兄弟部队全歼区寿年兵团。9月,参加济南战役,向商埠攻击,突破西门,为解放济南做出了贡献。第8师师长王吉文在战斗中牺牲。</p> <p class="ql-block">3纵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参加淮海战役,协同兄弟部队先在徐州以西张公店歼灭国民党军第181师和曹县保安旅,后在歼灭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中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属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建制。孙继先任军长,丁秋生任政治委员,彭德清任副军长,来光祖任参谋长,刘春任政治部主任。董鸣春任后勤部部长。第8师第24团和胶东军区南海独立团合编为第64师,马冠三任师长,李荆山任师政治委员;第8师第22、第23团改编为第65师,陈士法任师长,王六生任师政治委员;第9师改称第66师,谢斌任师长、刘伟任师政治委员。全军3.2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参加渡江战役,在安徽芜湖地区渡江后,进军浙东,解放余姚、宁波,肃清穿山半岛残余国民党军。7月,攻占象山,歼国民党军第87军残部。8月,攻占大谢岛和梅山岛,歼国民党军第75军2个团。10月初,攻占金塘岛,全歼国民党军第102师。1950年1月,王一平任军政治委员,张秀龙任副军长,王六生任政治部主任。5月,攻占定海本岛和岱山、长涂等岛屿,和兄弟部队一起解放了舟山群岛。同年12月中旬,第22军一部在华东海军舰艇部队支援下,进攻浙东南韭山、檀头山岛,全歼守敌,解放两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长江口的封锁,为保卫华东海防安全创造了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中,第22军参加战役战斗100余次,涌现出“洛阳营”和陈金合、林茂成等许多英模单位和个人。</p><p class="ql-block">摘自</p><p class="ql-block">“华东野战军十二个纵队”选篇</p> <p class="ql-block">徐勋部长去年6月份参观陈官庄纪念馆拍摄的照片.</p><p class="ql-block">河南商丘市永城县陈官庄纪念馆里华野三纵的照片几乎占据了一半。</p><p class="ql-block">值得纪念,值得缅怀革命先烈.向烈士致敬!</p><p class="ql-block">徐勋部长感言和拍摄照片</p> <p class="ql-block">2024年过去了。在这一年中。我们22军后代,团结一致。赓续红色血脉。继承父辈的光荣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后代要像父辈学习,就像75年前22军的军旗飘扬在甬江的上空!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红军后代群主李岗感言</p> <p class="ql-block">赓续红色血脉</p><p class="ql-block">继承父辈的旗帜</p><p class="ql-block">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传承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陈官庄是最后“淮海战役”收官之战,也是最大的国民党重兵集团驻扎地。华野三纵不辱使命,后人应该知道。值得一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甲辰龙年.腊月寒冬.杭州市拱苑丰登街“常山土菜饭店”夜晚华灯璀璨,彩灯闪烁,又将迎来农历新年.春节将至。杭州二十二军后代,因缘聚会,无不齐乐融融。</p><p class="ql-block">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父辈们已作古远去多年.后代也多数已过花甲、年近古稀。但二十二军作为第三野战军的主力军的旗帜却永远飘扬胸中。战火中的情怀依然在后代的心中燃烧.</p><p class="ql-block">二十二军后代相聚.缅怀父辈的奉功伟绩.二天前二十二军.军事专家王晓峰写一篇文章.徐勋部长上传</p><p class="ql-block">陈官庄纪念馆里,有许多第三野战军三纵22军东集团军.拍摄的战地珍贵照片。</p><p class="ql-block">在这一个特殊的日子.纪念“淮海战役”胜利日!</p><p class="ql-block">正是76周年前1949年1月6日华野发起总攻.1月10日是淮海战役.陈官庄"双堆集战役"收关之战.打的异常激烈.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攻坚战的胜利.殿淀歼灭国民党军的失败。“淮海战役”三个阶段打下来.华野伤亡9万1千多优秀的中华儿女血洒战场!</p><p class="ql-block">感恩前辈.是前辈流血牺牲付出生命的代价,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八一”军旗.是烈士鲜血染红的.战争硝烟已去.淮海战役胜利已整整76周年!</p><p class="ql-block">向烈士致敬!</p><p class="ql-block">向前辈致敬!</p><p class="ql-block">缅怀革命先烈!</p><p class="ql-block">铭记历史</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span style="font-size: var(--n-font-size); color: var(--n-text-color); font-family: v-sans, system-ui,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egoe UI", sans-serif, "Apple Color Emoji", "Segoe UI Emoji", "Segoe UI Symbol";">牢记使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