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 可园 文庙 石湖 太湖 --苏州行之四

山水

<div>2024年12月,我们游览了<br>沧浪亭、可园、文庙和石湖太湖。<br>谨以此美篇留念并分享。<br><br></div><div>苏州博物馆掠影--苏州行之一<br>湿地 斜塔 真山公园--苏州行之二<br>天平红叶 木渎古镇 七里山塘<br>--苏州行之三<br>沧浪亭 可园 文庙 石湖 太湖<br>--苏州行之四<br></div> 摄影: 琳琳 山水<div>制作: 山水</div> <div>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沧浪亭最初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苏舜钦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被贬至苏州后,购得此地进行修建,并取《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意境,命名为沧浪亭。<br></div> 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div>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div> 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建筑和景观如复廊、漏窗(108个)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种外水内山的格局,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妙设计。<br><div>沧浪亭以复廊和漏窗闻名,主要景观沧浪亭在山上。我们进园后看到山上孤零零的一座亭子,没想到就是沧浪亭,以为在山下,所以没爬山,留下些许遗憾,有机会再去吧!</div> 沧浪亭于198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增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起,<div>被誉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div> 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div>沧浪亭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div> 清香馆又名“木犀亭”,南宋绍兴初韩世忠时所题,名字取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馆内展示树雕作品,并且每年冬季,清香馆内栽种的腊梅如期盛开,为游客提供了赏梅的好去处。 这是黄秆乌哺鸡竹 全园漏窗共108式 图案花纹变化多端无一雷同构作精巧 环山就有59个 在苏州古典水宅园中独树一帜 山水之间复廊相连 花窗漏阁 可见山水丛林建筑隐隐迢迢 即沟通了内山外水,<div>也使水池长廊假山,</div><div>自然地融合为一体。</div> <p class="ql-block">沧浪亭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优美的园林,更是承载了丰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p> 园内的建筑、景观和布局都体现了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资料。 可园与沧浪亭仅一巷之隔。<div>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div> <div>苏州可园又名近山林、乐园,是一处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古典园林建筑。<br></div> 可园基址五代时属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右别墅,北宋时系沧浪亭的一部分,南宋时为“韩园”(韩世忠)宅邸,元、明时其地入大云庵。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在此筑园,名为近山林。再取“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意,又名“乐园”。沈德潜曾读书于此。有人误以为是行乐之乐,说是“行乐不可训也”,于是易名“可园”。园曾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道光七年(1827年),江苏巡抚梁章钜重加修葺,划归正谊书院。<br>可园是苏州仅存的一座“书院园林”。<div>..........</div> ‌四时风雅‌:<div>一进门的门洞和旁边的垂柳,站在小西湖对岸反观,又是一幅绝美的景色‌。</div> 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可园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数十年来曾几度维修.......。 挹清堂:<br>小西湖北岸的挹清堂,位于南北景观主轴线上,是可园的主厅之一,堂前池水清浤可挹,故而起名挹清堂。挹清堂古时为书院掌教接待客人的场所。 学古堂:<br>学古堂为书院掌教与同行、学员探讨学问的地方。堂前遍植梅花,旧时曾有古梅“铁骨红”,有“江南第一枝”之誉。屏风前设有一个宋式长塌,周围布置鼓凳、书籍,营造的是古代老师坐在塌上授课时的生动场景。<br> 苏州作为古典园林建筑的代表性地区具有浓厚的古典气息。 可园面积虽不大,但非常精致。 可园门票20元(全价),<div>沧浪亭门票15元(全价),</div><div>没想到可园门票高于沧浪亭门票。</div> 苏州文庙位于沧浪亭和可园马路对面,<div>可一起游览。<div>截至2021年4月,其面积17000平方米,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创建,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被誉称江南学府之冠,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二大孔庙。</div></div>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时任苏州知州的范仲淹将州学(后来称府学)和文庙结合在一起,开创了庙学合一的体制,为后世和其他地方所效仿,因此有“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的说法。苏州庙学后来被多次增修扩建,占地极广,据《吴县志》记载,南宋淳祐年间便有屋宇213间。而到全盛时,除殿堂和祠庙外,还有讲堂、学舍、考房、斋室并间以假山、水池、小桥、亭台等园林建筑,规模居东南诸学宫之首。<div>...........</div> 苏州文庙内碑刻颇多,其中尤以《平江图》、《天文图》、《查看地理图》和《帝王绍运图》等“天、地、人、城”四大宋碑最为著名。它们原先均放置在大成殿,现已被转移到殿侧的厢房内,实行专项保护。 <div>除了这四大宋碑,文庙还收藏了3000多块石刻和近万张拓片,包括陆机、黄庭坚、苏洵、苏轼、文天祥、文征明等名家的手迹或诗碑,以孔子、儒学、苏州经济、历代书法等主题分别陈列,1985年起辟为苏州碑刻博物馆。<br></div> 碑廊前有两座亭子,<div>一座是瑞石,一座是廉石。</div><div>这是廉石,说明如下:</div> 苏州石湖公园,是江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的风景名胜地,也是苏州城市“四角山水”西南角的“绿肺”。<br>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越城桥 截至2023年5月,<div>规划面积26.15平方公里。<br></div> 相传春秋时,越国挖溪攻打吴国,横截山脚凿石开渠以通苏州,故名石湖,越国名臣范蠡在灭吴后,带着西施由这里归隐太湖,故附近有镇名蠡墅。 石湖主要由石湖度假村、风景游览区、影视文化区、风情餐饮区组成。 主要景点有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申时行墓、楞伽塔院等3个,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行春桥、范成大祠等5个,石佛寺、郊台等20余个,有烧烤、游船等服务项目。 石湖风景区依山傍水,山清水秀, 人文荟萃,风光柔美秀丽, 凝聚江南田园山水精华,<div>又有无数历朝遗迹散布其间。</div> 素有“吴中胜境”“吴中奇观”之称, 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 鱼庄:<div>前清举人著名书法家余觉1934年所建。</div><div>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div> 石湖很大,我们是下午去的。 时间太短,难以走全,<div>蜻蜓点水,走马观花。</div> <p class="ql-block">这里应该是石湖度假村吧!</p> 我们于2024年12月上旬,<div>来到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div>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天堂苏州素有“中国刺绣之乡”美名的镇湖南部,自古便是太湖的一处秀丽湖湾,五湖之一,史称游湖。 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对外开放2.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71% ,于2010年2月正式对外开园。 进园后,走过长长的紫藤花架。 看到大水车标记 这是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的个性独具的原始时尚休闲公园。 主要为鸟类和鱼类提供栖息地。 苏州太湖湿地科普馆:<br>苏州太湖湿地科普馆为苏州城西生态文化活力场地,集湿地科普展陈、湿地环境教育、公园品牌营造为一体, 是展示太湖湿地生态价值、文化魅力和保护成就,全面呈现太湖湿地生态之美、文化之韵与守护之情的湿地自然教育中心。 通过有知识、有趣味、高质量的体验教育,让人们感受湿地对当地生态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p class="ql-block">公园很大,游人稀少。</p> 再见了,<div>沧浪亭 可园 文庙 石湖 太湖!</div> 再见了,<br>沧浪亭 可园 文庙 石湖 太湖! 谢谢亲朋好友观看。<br>部分文字说明来源于网络。<br>祝大家健康快乐!<br>阖家幸福!万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