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安身立命 内圣外王(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为何说开启自己的智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才能大气磅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如何开启自己的智慧?这是一个困惑很多人的问题,中华文化对此有很多论述。儒释道皆认为,人人本具智慧,人人都有判断和抉择的能力,不过大都在滚滚红尘中把自己内在的智慧蒙蔽掉了,结果逐欲蒙尘,步入歧途,在追名逐利中迷失人生方向。因此,学道不是得到了什么,恰恰是放下了什么。只有内心澄明,才能乾坤朗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哲人,大都是擦亮心中明镜的人,能够朗照乾坤。这些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圣人和历代大德高僧的一生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叫慈悲。历代圣贤,都是志大愿坚,悲心深切,为解脱大众的苦难,而不惜肝脑涂地,甚至赴汤蹈火,正是这些人成为人类文明的典范和精神旗帜。我们学习历代圣贤,就是要做一个奉献的人,正是在奉献的过程中,才实现了人生的价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历代圣贤的一生看,他们在反求诸己的内求中,不断自我超越,最后道心呈现,人心消泯,从心所欲,得大自在。真正的大丈夫,不是征服别人,而是征服自己,不做欲望的奴隶。相反,那些玩弄别人于掌股之上的人,无一不是败给自己的弱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历代的圣贤启发我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相续也。种如是因,得如是果,任何人的一生,都是自己把握,自己为自己负责。因此,每个人都不要怨天尤人,更不可迷信膜拜,而是命自我立,福自己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圣贤启示我们,万法由因缘生,亦随因缘灭。做任何事情,都是各种条件的相互作用,因此大家永远不要高估自己,而是要谦卑待人,认识到自己的人生得益于很多人的成全,要永怀感恩之心。对圣贤、父母家人、师长朋友、国家社会,乃至对众生,都要有一份发自内心的敬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以上都是历史上的觉悟者昭示给我们的人生感悟,只要我们能身体力行地去做,一定会广结善缘,在利益大众的时候,成就自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我们如何正确地看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看世界,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如果看世界的思维方式不对,就不会得出正确结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一,事实认定一定要先于价值判断。凡事,在不清楚是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下结论说好不好。很多人往往在搞不清事实的时候,就情绪化,甚至恶语相加,这是没有修养的表现。任何时候,都要耐心倾听,首先搞清事实。一句话,尽可能全方位了解情况,是正确认识和判断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做任何事,都要在因上下功夫,至于结果,顺其自然。凡事有因有果;这就是《大学》里说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终”。比如,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有尊严,有地位,收入好,生活体面。实际上这是果,我们要问的是一个人怎样才能得到这些,这才是之所以成功的根本。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实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为社会服务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回报。一句话,我们有多大能力为社会服务,给别人创造了多少价值,就会有多大的成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种急功近利的妄想,白白增添怨气和痛苦,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我们要站在真理的角度,把是不是符合真理和“道”作为我们判断是非的依据。以真理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才能减少迷信与盲从,提升自己的觉悟与智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四,思考问题离不开特定的立场与价值观。文化兴,国运兴,国泰才能民安,爱自己的国家与文化,是国人天然的责任。</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为什么不能怨天尤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有一个学生,在北京比较繁华的地段工作,周边成功人士很多。在日常的交往中,他发现这样的问题:一般而言,越是有身份、收入高的人,看问题往往越平和。他们有理想,更愿意以自己的努力融入社会,力所能及地影响社会,即便是遇到问题,也多半能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能够正面积极地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相反,那些生活不如意的人,却总是怨天尤人,仿佛他的落魄都是社会、政府、他人导致的,与自己无关。这虽然不是一个绝对的结论,却值得我们深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初看起来,似乎是基层的社会问题比较多,但其实更深刻的原因在于,一个人如何看待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局面。你眼中的世界,取决于你的视角和格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抱怨社会,指责别人,推诿责任,对自己没有任何的好处,其实也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一种逃避。只有积极地改进自己,发展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社会,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才是人生的正途。</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怎样才算圆融地看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真理是揭示世界的实相,而人们的认识由于受到各种制约,则往往只看到世界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时候,人们能够谦卑、反省,就会不断进步,也避免了僵化和刚愎自用的弊病。可是现实中人们却常常自以为发现了真理,看到了事情的全部,不仅自负,还会产生很多无谓的争论和冲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华严经》说“圆融无碍”,指能够圆融地看世界,有包容能力,有接纳能力,不盲目反对和排斥,并能够将各种道理融会贯通。既能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理清是非,又可以超越特定的历史环境更高远地看问题,避免沉陷于特定环境的是是非非。这是一个真正通达的人才能达到的境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可现实中我们却发现人生面临很多冲突,无法达到“圆融”的状态。其原因何在呢?当人们陷于盲人摸象的境地,执着于一孔之见时,以偏见攻击偏见,以无知指责无知,结果自然是冲突纷纷。而那些真正的大觉者,看到了世界的真实面目,觉悟的是真理,再反观世界时,时事纷纭,各有因缘,各有道理,自然是圆融无碍。所以,如果有碍,并非世界本来如此,而是自己的心智未曾打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怎样理解国无德不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人无德不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所有制度的建立和有效运行,都是建立在德行的根基上。一个没有德行的人,也不会是一个良好的守法者。一个人所有的伟业,都是德行根基上自然生发的果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德行其实就是无我和利他。一个人一旦能够无我,自然周遍圆融,处处成全他人。现实的制度和法律,更多的是人行为的底线。底线不是一个社会提倡的首要价值,如同不要贪污是官员的底线,但我们倡导的不仅是官员不要贪污,而且是希望官员能够真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因此,底线固然重要,但社会引导的方向是厚德载物,造福一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国家厚植民众的德行,才有万古长青的伟业。个人培植德行的地基,才能盖起人生的高楼。</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好人没有好报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一次上课,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何好人没有好报?”我问他:“你为什么得出这样幼稚的结论?”他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他父亲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个学生的家在贵州,父亲经商,有一次不慎被骗,货款全部被骗走,骗子逃之天夭,报案后正在追查此事。于是这个学生抱怨:像他爸爸这样老实可靠的人,却落得一个被骗的结局,这不正是好人没好报的证明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想很多人也有这样的困惑,看看身边,似乎时有发生好人生活不好的例子,我们不免产生好人没有好报的困惑。这当然是一种谬论,需要把道理给大家说清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问那个学生:“你爸爸的理想是什么?”孩子回答:“成为企业家。”我又问:“成为企业家的条件是什么?”这个学生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我告诉他:“要想成为出色的企业家,必须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坑蒙拐骗,不以次充好,有社会责任;同时,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必须有智慧,能够有效地处理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一个出色的企业家要能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有识人之明······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对比一下,你的爸爸如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个学生马上得出结论:他的爸爸除了人品好之外,其他的能力都还比较欠缺。所以,结论非常清楚了:根本不是好人没有好报,而是仅仅做一个好人还不够,还需要其他的很多能力。这个孩子的爸爸,之所以被骗,说明除了做一个好人之外,还需要培养识人之明,培养应对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等。一句话,要想做一番事业,仅仅做一个好人还不够,还需要其他很多能力的培养。要做一个智慧的好人,不仅人品好,还能做成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这才是我们的目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为什么说有道德的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才真正有智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真正有道德的人,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有道德的人,对于什么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一定不可以做等,都有清醒的认识,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一句话,真正有道德的人,不仅表现为正确的道德判断,更表现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有效的自我管理,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践行相结合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看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能够超越一叶障目的局限,看到事情的整体和大观,从而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和大家的认识和抉择。如果一个人做出的选择,只是对自己有利,甚至触碰法律的底线让自己身陷囹圄,这就不是真正的智慧,而是人们所谓的“小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在事情开始的时候,就能够预见到结果,能够恰当地处理个人和大家以及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真正做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因此,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出的正确选择和判断,才是真正有智慧的表现。反过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所做出的选择必然是对大家都好,也必然符合道德的标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并能有效管理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反过来,任何不道德的言行,最终必然伤害自己,当然也是缺少智慧的表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说得好与做得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有什么区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现在社会上流行“我是演说家”之类的节目,我不由得想起孔子的话:“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很少有德行敦厚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能说会道,一般人认为是优点,但孔子为什么这样说?这自然有他的观察。有些能言善辩的人,往往在利益的驱动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说,虽然天花乱坠,巧舌如簧,但华丽辞藻的背后不过是伪装和欺骗,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涂脂抹粉。所以,真正的演说家应该是德行厚重,思想深刻,知行合一,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表达能力超群,讲得花雨缤纷,记人心扉,岂不是锦上添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应该注重表达能力的提升,但更要注重表达的内容是否深刻,能否知行合一,是否让人的心灵得到启迪,而不单单是表达的技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按中华文化的说法,好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几世的修为。懂得这个道理,就要好好珍惜这个能力,多讲好东西,利益大众,引人向善,让人心胸开阔,这样对听众好,对自己好,对社会好,而绝不是为了炫耀什么口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为什么说上善若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要向水学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有一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题目是“我们向水学什么”,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有中国哲学意蕴的题目。《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孟子也多次赞扬或者感慨观水带给自己的智慧启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观水而学智慧,具体说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水能滋润万物,润物细无声,这就是对别人的成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水流向低处,虚怀若谷,善于学习,待人谦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水流满一个地方,再流向其他地方,表现了做事持之以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大江之水,逝者如斯夫,说明人生要自强不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水能装在任何容器里,说明做人要随遇而安,君子务本,给什么样的机会都要好好珍惜,切不要怨天尤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水在万丈悬崖,勇敢地流下去,这是人生的大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希望年轻人学点厚重的中华文化,拥有更大的智慧看世界,拥有更大的胸怀看人生,而且还能考出更好的成绩。</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得到与奉献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是怎样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世界的规律,有本有末,有先有后。没有奉献在先,就谈不上什么得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生的得到和付出,有一个因果的关系。给社会创造多大的价值,就会得到多大的认可和尊重。给别人创造多大的价值,就会有多少收入和回报。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福报。就要更多地付出。我们常说吃亏是福,实际上是说当我们更多地奉献时。就是在累积自己的福报。福报不一定用钱表示出来,有的是社会地位。有的是社会尊重,有的是人生好运气等。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珍册本献的机会,因为只有点点滴滴的奉献,才有人生的春暖花开。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奉献是“因”,得到是“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切忌急功近利,而是努力提升实力,多为大众奉献。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认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