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蘇老师的“古诗课”“寓言课”,即将开讲……

蘇平

<h3><p class="ql-block"><br></p></h3><h3>‍<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上进入寒假,与其让孩子在死记硬背的口耳之学、考试做题之技上硬卷,还不如选择让孩子学习一些能够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阅读方法、思考方法,庶几有助于其心智和人格的长远发展。<br></span></h3><h3>‍<br>‍蘇老师在下周14日即将开讲的“古诗课”和“寓言课”,面向小学高年级学生(主要是四、五、六年级);线上学习,不受地域限制;每次两节课:一节古诗课,一节寓言课。每晚7点—9点,不占用白天时间。<br>‍<br>‍古诗课实际上是阅读课、审美课,主要目的是学习阅读方法,发现古诗之美;<br>‍寓言课则是智慧课、思维课,主要目的是开启智慧,训练思维,同时学习古文阅读法。<br>‍<br>‍‍特别欢迎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家长和孩子的共鸣点和共同语言,并有益于家学家风的培养、建设。<br>‍<br>‍如果有亲友和孩子有此学习的愿望,可以私信或留言。</h3><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关于“古诗课”<br>读古代诗歌 品诗情画意<br><br><br><h3>中国是诗歌的王国,有诗教的传统。诗教历来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重要内容之一。先秦教育,多从五经开始,从《诗经》诗教开始;今人启蒙,仍从古诗开始,从唐诗宋词开始。时至今日,古诗依然是中小学语文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古诗阅读依然是中考、高考的重点难点。</h3>古诗学习,仅仅依靠死记硬背默写和反复做题训练,会让本应优雅优美的古诗学习过程沦为机械僵化的诵记之学、痛苦之旅;只有找到古诗的规律,拿出具体的阅读欣赏思考的好方法,并具备相关的知识,如古诗的体裁、字词句章、内容主旨、辞章艺术等,才能有针对地阅读、分析、思考。<br>“读书千遍”,未必“其义自见”;“假舟楫”,才能“绝江河”。读书若有了针对性知识和方法,意味着有了舟楫,登舟击楫即可畅游长江大河,尽享沿途风景。<br>蘇老师“古诗课”,以其独创的“古诗阅读法”讲解古诗,以其近半个世纪读书、教书、做书的丰富经验,传授其独到而具体的学习、阅读方法,引导你走进古诗、走进历史、走进古人留下的文化精华,开启自己的人生与审美历程……<br><br><br>关于“寓言课”<br>读古代寓言 学中国智慧<br><br><br>什么是寓言?寓言就是寓理于言,以一个极短小的比喻性故事讲一个道理、观点、看法。所以故事性、隐喻性、哲理性、短小性、概括性是寓言的主要特点。<br>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寓言,比如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罗斯的克雷洛夫寓言……因为说话总有不能直截了当而需要拐个弯的时候,总有含蓄表达才能避免挨打被杀的时候。<br>相比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寓言,中国古代的寓言更多、更精致、更悠久。从先秦到秦汉,到唐宋明清,许多寓言不仅脍炙人口,更内化为遗传基因,凝炼为成语在日常中处处使用,因为中国人最擅长形象化、曲折化思维,比兴又是中国诗歌的基本手法,寓言在中国人这里有全民性基础,简直如鱼得水。<br>中国古代寓言一般只有百字上下,短小精悍,故事生动,意味深长,熔故事性、哲理性、隐喻性于一炉,是训练思维和训练叙事、论说写作的最佳材料,可惜这么优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后人没有足够的重视和珍惜,只把它们当个成语典故故事读读,根本没有从寓言上认识和对待。<br>蘇老师的“寓言课”,以经典的古代寓言为解读对象和材料,既是思维训练、思想启蒙,也是阅读分析和写作实操。<br><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25年有三个计划:</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一,重启“家庭国学堂”等,继续推广“家庭国学”的学习理念,提倡家长与子女同学互助的学习模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二,推广“蘇氏阅读法”,系统传播“字—词—句—章—书”分层阅读法,和“汉字—蒙学—古诗—古文—寓言—经典”分类阅读法。</p><p class="ql-block">‍2024年的开启“诗经学堂”,即这一方面的实践。</p><p class="ql-block">‍2025年“诗经学堂”继续。</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三,面向受困于古诗、古文学习阅读的中小学生,推广“古诗课”、“古文课”和“寓言课”。</p><p class="ql-block">‍前二者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后一者侧重解决思考问题。</p><p class="ql-block">‍2025年寒假面向小学生开办的“古诗课”和“寓言课”,即这一方面的实践。</p><p class="ql-block">‍下个学期,逐步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古诗课”“古文课”和“寓言课。</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