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行散记

琳达

<p class="ql-block">  岭南,古代也称岭外,主要包括今五岭山脉以南的广东广西东部、海南、香港和澳门等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等城市组成的城市群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虎腾虎跃般的经济活力;它正在发展成为能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驾齐驱的湾区,成为引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前沿阵地。</p> <p class="ql-block">  今天,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岭南文化的朵朵奇葩,在我们眼前展现着它们的独特魅力。</p> 广州一瞥 <p class="ql-block">当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广州电视塔,俗称"小蛮腰"</p> <p class="ql-block">沙面岛旁的珠江岸区</p> <p class="ql-block">历史建筑圣心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广州佛教寺庙</p> <p class="ql-block">广州夜景</p> 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深圳 <p class="ql-block">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东莞</p> <p class="ql-block">东莞是林则徐1839年虎门销烟所在地,这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頁</p> <p class="ql-block">展示当地历史的海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虎门大桥</p> <p class="ql-block">东莞风光</p> 佛山 <p class="ql-block">詹园美景</p> 岭南的园林艺术 <p class="ql-block">  岭南的经济文化根植于深厚的华夏文明,但又受到当地自然条件及与海外交往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其建筑艺术、园林文化也显示了这些特点。</p> <p class="ql-block">  广州陈家祠堂是清末广东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亦称"陈氏书院",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由大小19座单体建筑组成,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p> <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堂集岭南民间建筑艺术之大成,在建筑构件上巧妙应用木雕、砖雕、石雕及灰铸、陶铸、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飾技术,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p> <p class="ql-block">  余荫山房、可园、梁园、清晖园,是广东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名园,基本上建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原为官员、士大夫和富商的私家宅弟,建筑融江南园林的精美灵巧和北方园林的壮观大气于一体,加之别具一格的植物配置,形成岭南庭园的畅朗、玲珑、典雅的独特风格。</p> 东莞可园 <p class="ql-block">池塘美景</p> <p class="ql-block">庭院内景</p> <p class="ql-block">1904年,在华法国人奥尔尼尔.里尔维特曾将可园风光制作成明信片寄往法国。照片上呈现了可园的主要建筑,清幽雅致,极富岭南风韵。这张明信片曾在2019年中法建交五十五周年之际受邀在法国巴黎展出</p> <p class="ql-block">余荫山房</p> <p class="ql-block">庭园深深</p> <p class="ql-block">深柳堂是主人邀约宾客把酒言欢吟诗作对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清咸丰皇帝封园主祖孙三代为二品官的圣旨木刻匾</p> <p class="ql-block">在四大名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引入了西方科技文化</p> <p class="ql-block">四季窗户: 蓝白相间彩色玻璃來自欧洲,透过窗户可看到窗外四季景色的变化,透过单层的蓝紫色玻璃往外看,屋顶和假山上似乎都蓋上了一层薄薄的霜,好像到了冬天,此景为"千里冰封",而透过两面重叠的蓝紫色玻璃往外看,绿叶尽変为深红色,仿佛到了深秋季节,这一景象称为"香山红叶"……</p> <p class="ql-block">1998年1月18日,邮电部发行了《岭南庭院特种邮票》(4枚),以展示我国的园林艺术</p> 永庆坊的记忆与乡愁 <p class="ql-block">  广州西关永庆坊是广州市著名街区,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二千多年前的汉代。今天,它是集建筑、历史文化、人文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力求保持历史风貌的四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近代中国,岭南名人辈出,不胜枚举,在永庆坊有中国铁道建设之父詹天佑故居、风糜世界的功夫影片演员李小龙祖居。</p> <p class="ql-block">詹天佑</p> <p class="ql-block">李小龙祖居</p> <p class="ql-block">祖居堂屋</p> <p class="ql-block">童年李小龙与父亲李海泉、母亲何爱榆合影</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内的粤剧博物馆展示了光彩夺目的粤剧艺术的方方面面</p> <p class="ql-block">粤剧演出场景</p> <p class="ql-block">戏服</p> <p class="ql-block">坊内供票友每天演出的戏台</p> <p class="ql-block">红船</p><p class="ql-block">早期粤剧戏班(本地戏班)来往于珠江三角洲进行演出的交通工具和生活居所,因外部漆上红色,故称红船。船头为艺人练功之处,船上有各等级宿舍,不论身份名气的大小,一律抽签分配床位</p> <p class="ql-block">红船溢彩</p> <p class="ql-block"> 红线女(1925一2013),"红派"艺术創始人、当代粤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风糜华人世界。她一生为发展粤剧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从艺70多年,留下了《蝴蝶夫人》、《昭君出塞》、《关汉卿》等大批经典剧目和90多部香港影片。</p> <p class="ql-block">青年红线女</p> <p class="ql-block">中年红线女</p> <p class="ql-block">广绣《红线女绣像》</p> <p class="ql-block">红线女演出《李香君》时穿过的戏服之一</p> <p class="ql-block">前国家主席刘少奇接见红线女</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1958年12月1日为红线女题字《活着,再活着,更活着,美成了劳动人民的红线女》</p> <p class="ql-block">粤剧艺术博物馆碑记</p> 岭南民间艺术与美食 <p class="ql-block">  岭南民间艺术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尤以刺绣、牙雕最为突出。</p> <p class="ql-block">玉雕《五羊》,传说古代背负稻穗的五只羊从天而降,使大旱中的广州从此风調雨顺,故广州别称羊城,它亦成了岭南艺术创作的经典题材</p> <p class="ql-block">以青铜器为题材的广绣</p> <p class="ql-block">象牙雕刻</p> <p class="ql-block">  人们说"食在广州","香港是美食天堂“,岭南之旅使我们对此有了切身体会:无论是高档飯店的名莱,还是街头摊挡小吃,都令人享受口福,其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在岭南期间,我们到处都能感受到孙中山先生留下的印记。我们想,如果他今天能重返故里,作为在忧患中为国家自由富强奋斗终身的革命家,看到今天故乡的面貌,该多么高兴!</p> <p class="ql-block">  告别岭南,刘祺宝写道: "岭南腊月冬如春,龙腾虎跃粤港澳,大桥跨海惊长空,中山先生九天笑"。</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琳达、刘祺宝</p> <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 琳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