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 《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且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不顾笔墨之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故《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共被害30余口人。唐肃宗乾元元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遇难亲人的尸骨,最终只搜寻到侄子季明的首骨,于是挥泪写下了这篇流芳千古的祭文。</p><p class="ql-block"> 《祭侄稿》作为一篇祭文,作者书写时的心绪可想而知,整幅卷面并不整洁清爽,笔速急促、匆忙,书写中涂抹、删补时时可见。纵观全篇,悲愤激越之气溢于纸面,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时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痛与激愤,感情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苍凉悲壮,跃然纸上。起首的凝重、中段的激越、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作者心情的自然流露。</p><p class="ql-block"> 此帖本是稿本,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书法创作,但正因为作者无意于书,所以整幅字写得神采飞扬,起伏跌宕。《祭侄稿》辉耀千古的艺术与人文的双重价值就在于其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纵笔豪放,一气呵成,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祭侄稿》是颜真卿最精彩的传世行书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被尊为“天下第二行书”。</p><p class="ql-block"> 行草书自魏晋时期成熟且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以来,时代正呼唤代表唐代书法、反映行草书在新的历史时期获得新的发展的杰作出现。因此,《祭侄稿》的出现彻底振起了唐代的行草书,有力地改变了人们对唐代书法只有楷书辉煌的印象。它创造了自晋代“二王”以来中国行草书发展史上的新高度,发展了“二王”、丰富了“二王”、超越了“二王”。它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此后唐代书法的发展演变,更对后世书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张首文临:祭侄文稿原文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闲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一字亦不辨)尔(“尔之”涂去)幽宅(“相”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p> <p class="ql-block"> 当代书法教学由于一味强调形式以及过于热衷用美术化的手法来解释或分析书法,导致在对传统经典的临摹学习中,精神情感与艺术形式分离、笔墨技法与格调气韵脱节。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许多人通过临帖只学到了古人的皮毛、表象而无法深入古人的内在,只做简单的模仿,而没有深刻地理解与消化;或者为了所谓的临以致用、所谓的学习效率甚至是速成,对所学碑帖中的某些局部或细节进行放大或夸张的训练,然后就搞出了不伦不类、东拼西凑的“作品”,这不仅令人啼笑皆非,更与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背道而驰。</p><p class="ql-block">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深入,一、通读全文,熟悉作品中的每一个字句只有通读全文,熟悉作品中的每一个字句,才能消除我们和古代碑帖之间的那种陌生感,才能进一步做到对所学碑帖的深入理解。这当中不仅包括作品的文字内容,还有每个字的具体写法,这正是我们通过临帖要向古人学习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p><p class="ql-block">二、阅读感受作品的整体精神气息、力量、情感与神韵</p><p class="ql-block"> 概言之,《祭侄稿》的整体精神就是“沉郁”。这固然是因为颜真卿为悼念亡侄情不自禁而下笔沉厚拙重,但也与他一贯的艺术精神息息相关。颜真卿为人刚正,胸怀磊落,其作书落笔即含刚正之气,其书其艺是其人格力量、人性魅力的自然流露。</p><p class="ql-block"> 《祭侄稿》实现了作者与作品近乎完美的高度统一。这种沉郁的精神境界与力量更饱含着作者的血肉真情,浓郁沉重,扑面而来,令人唏嘘、令人震惊、令人慨叹,令人不能自已,久久回味。可以说,对作者及作品的精神内核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感受与体悟不仅是我们学习古人、理解古人、参详古人的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检验一个人在书学上悟性天分的重要参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巍青</p><p class="ql-block">甲辰年小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