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大象无形

茶叶猎人寻茶悟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茶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就是盲人摸象,就是告诉盲人摸的是头大象,对于盲人而言也未必就知道什么是大象。当然,除非是后天原因在看过大象之后失明的,那也只能说对大象是知其然,但也未必知其所以然。哪怕就是茶行业的专家和包括这个行业里院士级别的人,对茶的认知也是在自己熟悉的小范围内是专业级别,对于茶文化和茶道涉及的包罗万象的知识面前,每一位业内人士,充其量就是艺海拾贝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2px;"><i>‍ </i></b><i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2px;">也许有人不服,那我举几个例证,</i><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i>如果您对<u>茶涉及天文学、地理学、植物学、地质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环境、中医学、易经、风水、阴阳五行、美学、茶叶加工、生物工程、还有精神文化的琴棋书画诗酒等等等等不一而足的知识,谁敢讲自己都懂?如果有这么厉害?我承认您是真正的茶人,我愿历经千辛万苦拜您为师。</u></i></b><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2px;">况且每个人的认知范围不同,对于茶的理解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茶道和茶文化其实就是大家只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之内讲述别人不懂的知识,仅此而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貌取茶者,其实是不懂茶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许多人看茶叶的外包装的奢华程度来评判茶的优劣。认为包装好看的茶叶就好。果真如此么?有时候可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究其原因原来是许多人不懂茶更确切地讲是不会品鉴对茶没有审美观念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芽头芽叶茶叶的条索完整度来评判茶者。其实有些时候就是在吹毛求疵罢了!因为茶叶的採摘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些茶故意採单芽;有些茶是因客户需求定制从茶叶中挑拣的白毫银针。当然,有些茶培育的品种就是大白毫。至于条索的完整和碎茶形成也是由加工搬运、精制和运输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许多人一看到茶末和碎茶就误以为不好,甚至有些滥竽充数的所谓的茶人也说碎茶影响口感,简直就是信口雌黄,胡说八道么!碎茶可能是有碍视觉罢了!但是品质不一定就不好,好不好喝只有试过才知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每个人的对滋味的个人味觉的感受和认知评论不一,只要自己认为好,于他本人而言就是最好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茶汤的滋味也是酸甜苦鲜咸五味俱全,而且每一种滋味都各有特色。每一种滋味都对人体健康有益,但不是对人人都有益。甜味本来就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这是大多数都喜欢的事;但是,也有人喜欢苦一点的滋味,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人喜欢喝咖啡的原因,因为他们认为食材中微微的苦味才是食物中最高级的滋味。茶汤中的五味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只有品饮者是否喜欢或不喜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茶人刘强(强哥)特别强调:涩感是触觉,不是味觉。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一个物体的表面是否光滑,用手指头轻轻一摸触碰到即可感知到。茶汤在口腔中的涩感是茶多酚中儿茶素的收敛感让人感到不适。涩感是一种美,但是需要鉴赏力,日本的侘寂文化就是一种枯涩之美。但是,能欣赏和理解这个种美的人少之又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惜的是:许多专业茶人、业内的专家和教授都把这一概念给搞混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品牌或者是名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许多人喝茶仅仅只是喝口茶汤而已,并不一定知道自己应该喝什么,该怎么喝,怎么喝更有益健康更无从得知。尤其是对于茶叶的选择,更是盲目消费,自己的品鉴力不够。只能跟风盲目选择,记得一次饭局上,一个自以为是家伙给我所,某益在央视投入几亿元的广告费,人家的品牌知名度高,好像是谁的广告投入的多,谁的知度高,就误以为谁的品质好,万一可能是恰恰相反呢。试想一下,那么多的广告费投入,广告费还不是你们这些韭菜们买的产品中赚出来的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想什么呢?不要犯傻了!首先要明白,茶是农业产品!讲的是区域和地域的。与中药材的道地药材是一个道理。有些地方的产品只能是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比如西湖龙井茶,只有绿茶。当然也可以尝试做红茶。但是不可能把绿茶即做成的绿茶、又发酵成红茶、反复的烘焙加工成青茶(乌龙茶)、特殊工艺的黄、渥堆发酵成黑茶,晾晒成白茶的全能六大茶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有的话,也只有云南的普洱茶可以进行全面的覆盖。其他茶想成为全能冠军可能就失去了道地茶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茶,大道至简。茶,道法自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茶,本自具足。茶,包罗万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茶,物华天宝。茶,天地灵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茶,大象无形。茶,大千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声明:本文中出现的任何失误、错误甚或词不达意,都是由于本人对茶的认知维度的不够造成的,任何错误都归咎于我本人。</b></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