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本文白居易的五首诗作中,《早出晚归》反映了他身为官员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逸致。《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则是一首赠友诗,通过饮酒赋诗的场景展现了白居易对刘禹锡坎坷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文学才华的高度肯定。</p><p class="ql-block">《观游鱼》语言清新自然,表现了诗人晚年宁静、豁达的心态。《春题湖上》以优美的笔触刻画西湖春景,融入自然之美与人间烟火气,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深深眷恋。</p><p class="ql-block">最后,《望驿台》通过生动的对比手法表达了两地相思的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长安与广元的景象联结起来,以春光易逝比喻美好时光的短暂,抒发了对好友元稹的理解与共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起或因携酒出,晚归多是看花回。</p><p class="ql-block">若抛风景长闲坐,自问东京作底来。</p><p class="ql-block">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至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在唐代,官员们的生活通常极有规律和节奏,每日需早起前往官府处理公务,直至傍晚方可返家。这种生活模式对于身为官员的白居易而言亦不例外。故而,在《早出晚归》一诗中,我们能看到诗人对自身当时生活状态的真实描绘。</p><p class="ql-block">白居易在其仕途生涯中担任过诸多重要职务,如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等。在职期间,尽管公务繁忙,他却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忱。此诗体现了作者即便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不忘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彰显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p><p class="ql-block">“早起或因携酒出,晚归多是看花回。”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清晨或许带着美酒出门游玩,傍晚时分多是因欣赏到美丽的花朵而归来的情景。此处的“携酒”与“看花”并非单纯的动作刻画,更承载着诗人对精神愉悦与满足的追求。“若抛风景长闲坐,自问东京作底来。”后两句则传达出若放弃欣赏沿途的秀丽风光而长时间无所事事地闲坐,那么自己来到这繁华的东京又有何意义呢?通过这种对比,凸显了珍惜当下时光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p><p class="ql-block">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p><p class="ql-block">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p><p class="ql-block">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p><p class="ql-block">《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当时,刘禹锡结束和州刺史任期返回洛阳,而白居易也从苏州返回洛阳,二人在扬州相逢。</p><p class="ql-block">彼时,刘禹锡已历经长达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多次被贬至偏远地区任职。刘禹锡与白居易同为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二人交情深厚,并称“刘白”。在此次相遇之时,白居易有感于刘禹锡的卓越才华以及坎坷遭遇,遂写下这首诗赠予刘禹锡,以表达对友人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其文学成就的高度赞誉。</p><p class="ql-block">此诗开篇“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诗人与友人饮酒作乐的画面,不仅展现了二人之间的亲密无间,更体现了唐代士人间以酒会友、借诗抒怀的流行社交方式。此处的描写极具生活气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热情好客以及豪放不羁的性格魅力。</p><p class="ql-block">紧接着的“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两句,是对刘禹锡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慨。刘禹锡才华横溢,堪称当时诗坛的“国手”,然而命运却对他极为不公,使其才华被埋没,仕途多舛。“徒为尔”三字,饱含着作者对刘禹锡的惋惜与不平,深刻地揭示出在封建时代,即便拥有非凡才华,也可能因政治等因素而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机遇。</p><p class="ql-block">“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刘禹锡的不幸遭遇。在看似繁华热闹的官场中,刘禹锡却独自处于寂寞的边缘,而其他官员则仕途顺遂,步步高升。这种强烈的反差,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愤懑与不平。</p><p class="ql-block">最后两句“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既是对刘禹锡坎坷命运的总结,也是对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有力批判。诗人深知,像刘禹锡这样的杰出人才,或许命中注定要承受一些挫折,但长达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实在是过于沉重的打击。这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更是对当时社会不重视人才现象的深刻反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p><p class="ql-block">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p><p class="ql-block">《观游鱼》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生活场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此诗创作于公元830年(大和四年),当时白居易59岁,担任太子宾客分司并回到故乡洛阳履道里居住。</p><p class="ql-block">历经多年宦海沉浮的白居易,在这一时期开始追求宁静、平和的生活。他以诗歌抒发对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观游鱼》便是这样的佳作,它展现了作者晚年心境的变化和个人的哲学思考。</p><p class="ql-block">开篇的“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一位老者在池边漫步,惬意地观赏着水中游鱼,而此时,几个孩童正在船上摆弄钓舟。这种鲜明的对比描写,使整个场景真实而富有生活情趣。</p><p class="ql-block">随后的“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面上,这只是描述了两种对待鱼的不同态度——施食者希望鱼健康成长,垂钩者试图捕鱼娱乐或获取食物。然而,更深层次地,它暗示了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以及个人价值观的差异。白居易借此不仅表达了对孩童行为的看法,更重要的是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主张真正的“爱”应建立在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上,而非为满足私欲而破坏生态环境。</p><p class="ql-block">此外,《观游鱼》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契合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的主张。整首诗虽未运用华丽辞藻和复杂结构,却能引发读者共鸣与深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p><p class="ql-block">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p><p class="ql-block">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p><p class="ql-block">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p><p class="ql-block">《春题湖上》是白居易在长庆四年(824年)春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前,白居易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自请外任来到杭州担任刺史。他在杭州任职虽不足三年,但期间不仅治理有方,还寄情于山水之间,留下了众多吟咏西湖美景的诗篇。这首诗正是在他即将离开杭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西湖的深深眷恋。</p><p class="ql-block">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同年十月抵达杭州,至长庆四年五月底离杭赴洛阳任所。在这段时间里,他积极为政,浚井供饮,改善民生,同时也沉醉于杭州的自然风光之中。当时,国事日非,朋党之争愈演愈烈,白居易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选择来到杭州这一相对宁静的地方任职,这既反映了他对现实政治环境的不满,也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春题湖上》便是在这样一种心境下诞生的,它不仅是对西湖春景的赞美,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p><p class="ql-block">全诗以“春”为背景,“湖”为中心,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西湖春景图。“湖上春来似画图”,开篇即点明主题,将整个场景比作一幅画卷,奠定了全诗的艺术基调。接着,“乱峰围绕水平铺”,生动地描述了西湖被参差不齐的群山环抱,水面平静如镜的画面;“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进一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山上松树层层叠翠以及夜空中明月映入湖心的情景,仿佛一颗明珠点缀其间,给人以美的享受。</p><p class="ql-block">值得注意的是,在诗歌中段,白居易巧妙地融入了农事元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这里,他把早稻比作绿色地毯上的绒线头,新蒲则像是少女裙子上的飘带。这样的比喻不仅新颖独特,而且富有生活气息,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不失人间烟火气。同时,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湖区百姓生活的关注和理解,彰显了一位地方官员应有的责任感与人文关怀。</p><p class="ql-block">最后两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特别是西湖难以割舍的情感。这里的“一半勾留”,并非简单地表示停留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隐含着更为复杂深邃的意义——它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可能失去这份美好的忧虑。正如《唐宋诗醇》所评论:“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p><p class="ql-block">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p><p class="ql-block">此诗创作于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当时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东川按狱,在旅途的奔波劳顿中创作了《使东川》一组绝句。不久之后,白居易为回应好友元稹的作品,创作了包括《望驿台》在内的十二首和诗。</p><p class="ql-block">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传递迟缓的时代,官员们常常需要离开家人,奔赴各地履行公务。元稹作为监察御史,肩负着巡视地方、监督官员的重任,不得不告别家人,踏上远行之路。而白居易则在长安任职,担任左拾遗、翰林学士等要职。尽管二人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长期的分离也给他们带来了深深的思念之苦。</p><p class="ql-block">元稹在《使东川》中,抒发了对妻子韦丛的深切思念,以及预感到春天将尽却无法归家团聚的遗憾。白居易读罢这些诗句,感同身受,于是挥笔创作,以“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的生动意象,描绘出两地迥异的景象,又通过“两处春光同日尽”一句,巧妙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暗示着尽管距离遥远,但时光的流逝对两地之人并无二致,而这种同步性更是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牵挂与思念。</p><p class="ql-block">诗中鲜明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靖安宅里当窗柳”勾勒出长安城内元稹家中的宁静画面,韦丛独守窗前,望着随风舞动的柳枝,思念着远方的丈夫;“望驿台前扑地花”则展现了元稹所在的广元之地,繁花似锦却无人相伴欣赏的场景。这两个地点、两种情境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体现了空间上的距离感,又深刻地反映出情感上的共鸣,将两人之间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诗人精心挑选了“当窗柳”和“扑地花”这两个极具唐代文化特色的意象。“当窗柳”承载着古人折柳送别的传统习俗,象征着对远行者的不舍与期盼,同时也寄托着韦丛对元稹的深深怀念;“扑地花”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易逝,寓意着时光匆匆,美好而短暂的春光如同他们的相聚时光一样,稍纵即逝,更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p><p class="ql-block">整首诗围绕一个“思”字展开,情感表达层层深入。“两处春光同日尽”,不仅仅是对季节变化的描绘,更是暗示了两人共同期待重逢的愿望落空,在时光的流逝中,思念之情愈发浓烈。最后一句“居人思客客思家”,直抒胸臆,点明主题,强调了无论身处何地,距离多远,都无法阻挡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居人”指的是元稹的妻子韦丛,“客”则是指元稹本人,生动地展现了夫妻二人相互思念的真挚情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