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南翔古镇,信步猗园美景

绮园

<p class="ql-block">呢称:绮园</p><p class="ql-block">文攝:绮园</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3480497</p> <p class="ql-block">  上海,自古沃土渔米之乡,如今繁华都市之地,坐落着此生必去的一座座古镇,她们裹挟着水乡古韵,又耳濡目染了海派新景,静默千年宛如初见。文脉流淌在古镇街巷,融于日常,生生不息,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  南翔,是一个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属上海四大名镇之一,曾有“小小南翔赛苏城”之美誉。早在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建白鹤南翔寺于此,后因成镇,故而以寺得名。古镇风光独特,风格迥异,宜商宜居。</p> 南翔老街 <p class="ql-block">  和煦的冬阳普照大地,迟到的冬天暖意融融。1月1日我们游览南翔老街,它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古镇中心,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和江南水乡特色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老街犹如一幅缓缓展开的历史画卷,将清末明初的江南水乡风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  青石板两旁,古色古香的店铺林立,木质门楣上雕刻着精致的图案,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  老街上游人如织,有传统工艺品小店、有地道的美食小吃、小笼馆的笼屉里蒸汽腾腾,香气四溢,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独特的风味。</p> <p class="ql-block">  走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两旁错落有致的老宅,木雕花窗、飞檐青瓦、古朴典雅,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昔日的工匠精神和对美的执着追求。</p> <p class="ql-block">  老街的水系如同一条丝带,蜿蜒曲折,装饰着这条古老的街道。水系上的拱桥更是别有洞天,站在桥上,可以尽情欣赏水乡的静谧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  小桥、流水、人家,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江南水乡的美,不仅在于其风光宜人,更在于它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p> <p class="ql-block">南翔双塔</p><p class="ql-block"> 南翔双塔建于五代至北宋,是上海古塔中的佼佼者。双塔底层直径为1.86米、高11米,七层八面,造型精美,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  这两座古塔不仅是南翔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古砖塔中的罕见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紧挨双塔各有一口古井,左右对称,八角形青石井圈和圆形砖砌井身。双井建于南朝萧梁时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每当看到这样的古塔古井,总会让人想起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p> <p class="ql-block">留雲禅寺(云翔寺)</p> <p class="ql-block">  留雲禅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是南翔古镇历史最为悠久的寺庙。也是江南地区第一座完整仿唐的寺庙,整体建筑以刚劲雄健、气宇恢宏、简洁大度、淳朴自然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檀园</p> <p class="ql-block">  檀园是明代文人李流芳的私家园林,布局精巧,以葫芦形水池为中心,四周厅堂错落有致。在2011年恢复重建,保留了原有的格局和特色,园内亭台楼阁、小桥假山瀑布相映成趣,是一步一景的古典园林。</p> 古猗园 <p class="ql-block">  古猗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原名“猗园”,取自《诗经》中“绿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为“古猗园”。占地9.8公顷,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园内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小桥流水,曲径通幽。高耸入云的古树,宛如守护这片土地的千年神祗,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猗园中,你可以感受到江南园林的秀美和婉约,也能领略到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历史底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逸野堂。一座位于古猗园中心的古建筑,始建于明代,飞檐翘角、四面透景、色彩简朴典雅,保留了古典园林建筑的风貌和特色。</p><p class="ql-block"> 堂前一株古盘槐静静伫立,据说树龄已逾490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不系舟。始建于明嘉靖初期,是一座建于水上的船形石坊建筑,位于园内戏鹅池北岸,坐东朝西,三面临水,由楼、廊、亭、阁组合。</p><p class="ql-block"> 门联为清代进士廖寿丰篆书“十分春水双檐影,百叶莲花七里香”。</p> <p class="ql-block">  白鹤亭。始建于1934年(明代基座保留),位于戏鹅池西岸,该亭平面五瓣状,钢筋混凝土梁柱,木屋架,高7.9米,五角攒尖顶,翼角高翘,如孔雀开屏,亭尖白鹤亭立,展翅欲望南飞,形象生动。</p> <p class="ql-block">  鸢飞鱼跃轩。始建于明代,重建于1973年,三面依水,钢筋混凝土梁柱,木屋架,三开间,歇山屋面。入内可凭栏仰视天空飞鹤,低头可俯视水中鱼跃,富有自然情趣。</p> <p class="ql-block">  微音阁。于1947年由南翔地区知识分子组成的民间社团“微音社”募捐建成。粉墙朱门,飞檐翘角,高10米,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屋面,上为观景楼,下为滴水阁,错落典雅。</p><p class="ql-block"> 阁内外悬挂着胡厥文、周大刚书写的《微音阁记》。</p> <p class="ql-block">  缺角亭。始建于1933年,又名“补阙亭”,位于古猗园竹枝山顶,四角攒尖顶,独缺东北一角,另三个翘角呈握拳状,4根红漆巨柱,擎起几何形拱顶,亭角飞翼凌空,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坚韧。</p> <p class="ql-block">  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园内的逸野堂、不系舟、白鹤亭、鸢飞鱼跃轩、微音阁、缺角亭……等诸多历史遗迹,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园林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古猗园的亭台楼阁、水榭曲廊造型秀美精致,布局紧凑而和谐,每个景点都紧密相连,使人在园内畅游时,能够感受到不同景观的变化和流连忘返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