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楼子台山

张小红

<p class="ql-block">  2024.11.30,前往中阳县车鸣峪楼子台山,开启又一次徒步之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入夏初次刷到“人沙海”发布的户外徒步视频,惊喜万分。原来吕梁也有这么一群人, 热衷户外,徜徉于山野,这不正是我长久以来的心之所向吗?于是通过私信留言、多方联系,找到了组织,加入了吕梁户外这个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  国庆之后摒弃纷扰,创造条件,开启了徒步之旅。</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出行,雨中徒步孝文山,恶劣的天气,缺失的装备,意料之外的堵车,切身领教了户外活动的不确定性。具备“犟驴”潜质的我却彻底爱上了广阔的山野。</p><p class="ql-block"> 第二、三、四次出行都是走景区。同样在户外,但似乎缺少了挑战与探索。活动中在可以乘坐景交时,我却毅然选择了用脚步去丈量。走向野外的真谛是亲近、融入大自然,而不只是“看景”。</p><p class="ql-block"> 每次出行总有人惋惜“要是某一时候来景色会更美。”其实秋有秋的绚丽,冬有冬的壮阔。 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是生命在跃动;光秃秃的山头、枯黄的枝叶不也是一种雄浑、苍茫的美。</p><p class="ql-block"> 几次活动后,有了前辈的传帮带,我这头“弱驴”也在迅速成长,从出行衣物、路餐准备、购置户外装备有了自己的判断,也耳闻了几位大神级别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第五次(本次)出行是真正打入组织内部的一次活动。这次登顶楼子台山是全野线作战,因此也吓退了群内99%的人,我却恰恰认为这才是“徒步”的真正内涵。从离石出发的12人中有10人就是全能户外大咖。</p> <p class="ql-block">  车鸣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因车辙坪而得名,康熙《宁乡县志》:“车辙坪,在县南三十五里,相传战国时齐使进茶,路经于此,今轨迹存焉。”今天的车鸣峪,有着丰厚的红色旅游、自然旅游和历史人文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 车鸣峪西水峪沟,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选址建造的“山西枪弹厂”,其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建筑,还整齐地排列在青山绿水间,让我们想象到当年人来车往的繁华景象,这是目前全国保存下来的少有的以大山为掩体、把山洞作厂房的兵工厂遗址。这座历时26年的兵工厂,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p> <p class="ql-block">  本次徒步起终点:石灰沟~楼子台顶碉堡~东正沟~双乳洞~屏风湾。行程约9公里左右,爬升约450米左右。</p><p class="ql-block"> 各位领队在山脚下积极的向山民咨询、求证。</p> <p class="ql-block">  之前听说老车的活动是纯野线——遇山开路,遇水搭桥。但还是低估了“野”字的份量。刚入山就是成片的高过人头的毛刺林,寻着前面队友走过后留下的痕迹穿林而过,耳际唯有刺尖、枯枝划过冲锋衣发出的吱吱声、登山杖开路的敲打声。不禁感叹户外装备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入山不久后,漫山遍野都是未消融的雪,这确实让我们始料未及。向阳处留有残雪,背阴处积雪甚至没过脚踝。初冬阳光明媚的上午,偶遇一次雪地爬山之旅,甚是幸哉!!</p> <p class="ql-block">  相跟过两次的队友今天才正式认识了一下,原来也是同行,心中甚是欢喜。一路上对我照顾颇多,尤其把带上山顶的热水分享给我,何其珍贵。</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高压电铁塔处是楼子台山正面照的最佳拍摄点。老车提议拍照留念,心中欣喜万分,除了我和贺老师之外的三人都是吕梁市户外大咖,之前只闻其大名,今天第1次结伴同行。</p> <p class="ql-block">  这次的行程比想象中难度大,路况复杂、地形多变:毛刺林、陡峭的雪坡、直线拔高、山脊横穿,但全体队员征服大山的决心空前高涨,困难面前谈笑风生。</p> <p class="ql-block">  蓝色的工装、雪白的毛巾、高昂的激情,仿佛大生产运动战天斗地的场景再现。</p> <p class="ql-block">  中阳的队员分享的泡芙,酥脆、冰爽、甘甜,短暂的休整期间补充了蛋白和糖。</p> <p class="ql-block">  今日帅照主题“ba 檐上树”。</p> <p class="ql-block">  贺老师一路上大汗淋漓,头发都被打湿,依然热情洋溢,“调皮”上树。</p> <p class="ql-block">  低矮的灌木林中,一棵粗壮的乔木鹤立鸡群。胳膊粗的枝条造型奇特,肆意的向四面八方伸展。看到这棵树的第一眼,我惊呼好一棵“震风神树”啊!</p> <p class="ql-block">  倒下的一棵枯树横断面隆起一个土堆式的木屑,同行的队友说里面是蚂蚁窝。微小如蝼蚁,蚁穴工程如此宏大。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  山上有好多树的外皮是水泥色,真像人造假树。</p> <p class="ql-block">  山上的树木肆意生长,造型非常奇特。</p> <p class="ql-block">  爬上石阶陡坡,山顶是一处废弃的工事,站上石头垒成的掩体,视线豁然开朗,极目远眺,周围山头的敌情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脊横穿密密的毛刺林,来到今天的终点——楼子台山顶碉堡。建于悬崖边的碉堡全部用石块堆砌而成,看不到任何粘合剂,历经八九十年的风吹雨打仍岿然屹立、坚固如斯。触摸层层叠叠的石块,遥想当年人民子弟兵和当地老百姓克服艰难险阻把一块块石头运上山顶修建工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秦时明月汉时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万里长征人未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但使龙城飞将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教胡马度阴山。</b></p> <p class="ql-block">  碉堡的旁边是一个休息区掩体工事,我无法想象战士们不仅要舍命战斗,还要克服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们是如何在这里安睡?队友都拿出自己准备的路餐,在这片曾经抛洒热血的英雄之地补充能量。缅怀将士出征在外的艰难和战争的残酷,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阳光明媚的正午,一颗果冻橙越吃越凉,到最后几乎结冰。</p> <p class="ql-block">  今天第1次感受“急行军”快速进餐。饭后我们开始从山顶下撤,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百态”足够让你捧腹大笑。</p> <p class="ql-block">  户外出行为了看更多的风景、有尽量多的体验,一般不走回头路。两位领队又在认真研究新的路线。经验丰富、领导力强的领队是一个团队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山脚下是有名的双乳洞。水流的冲击下坚固的石崖上出现了两个巨大的洞穴,形似双乳。大自然的威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此刻具象化。</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抚摸着大地,石崖、河水都被染成了金黄色。跨过鎏金的河道的我们脸上也闪着金光,多么美的一幅写意中国画啊!</p> <p class="ql-block">  顺利下山,胸中升腾着征服大山后的畅快,纪念这次不一样的出行。</p> <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中阳登山运动协会的盛情款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