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会潮连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辑注》中的《乡贤区西屏集》,收录了一首诗,颇有意思,有感而发,与诸分享。</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同游陆节庵别墅</b></p><p class="ql-block"> <b>区越</b></p><p class="ql-block">放舟同过石桥西,郭外幽寻路不迷。</p><p class="ql-block">百亩园亭真秀冶,四围花竹匝高低。</p><p class="ql-block">直须痛饮归莲社,何必流觞入会稽。</p><p class="ql-block">水色山光诗满眼,咏归何处问留题。</p> <p class="ql-block"> 陆节菴,即陆辇,号节菴,祖籍金陵,明初迁新会瀧水蓢头,居邑城,从游陈白沙先生,明弘治年间岁贡,江西萍乡县县丞。 </p><p class="ql-block"> 陆辇的资料在史书上的记载极其简单,各年代不同版本的《新会县志》,在白沙门人录和选举一栏的记录,仅是:岁贡,江西萍乡县丞。在收集散落在新会乡间古庙宇的匾额和门联以及庙内刻石楹联、刻金柱楹联的过程中,在新会双水镇蓢头村慈悲宫内发现有一刻石楹联上款为“嘉庆元年季冬旭旦”、下款为“文林郎陆节菴祖敬题”的仿宋印刷体石刻字,联想到先祖西屏公的《乡贤区西屏集》中收录了《同游陆节庵别墅》一诗,在校注过程中查了各时期的《新会县志》,均未有详细资料,但在区越生活的那个时期,县志记录有功名的陆姓人物,仅有陆辇一人,查江西《萍乡县志》,也仅在县丞一栏记录“陆辇,新会人,监生。”再查清阮榕龄的《陈白沙先生门人考》,对陆辇的记录也仅与县志的记录相近,极其简单。由于没有更多可提供考证的资料,因此在初稿中没有加入这一校注。</p><p class="ql-block"> 自发现这一线索后,其后便再三进蓢头村,走访村民了解这村的立村史。由于我是陌生人入村,村民虽热情仍存戒心,不愿多交谈,进而前二次无功而返,然仍有惊喜,除了有武帝庙和慈悲宫二座庙宇为新会不可移动文物外,还发现该村内有二座文昌宫,一座名“文昌宫”的为陆氏族人于清代时期修建,另一座名“文昌阁”的为钟氏族人建于民国时期,建于清代的钟氏祖祠等三座古建筑同时也是新会的不可移动文物,一条村有五座古建列入文物,在目前新会是少有的,更难能可贵的是陆氏文昌宫二楼墙上镶嵌有二通碑,其中一通为道光五年“重修文庙碑记”,另一通则为于清嘉庆二年与邻村岛桥村对土地划定界线的“合约碑”,这一通碑尤其重要和珍贵,在新会可谓绝无仅有了。</p><p class="ql-block"> 为尽快找寻到陆节庵资料,通过一些朋友介绍认识了蓢头村村委书记钟华许先生,得到其大力协助,终于得到了《陆氏族谱》,也可核实了陆节菴与陆辇是同一人,印证了在校注《乡贤区西屏集》时通过查资料后对陆辇身份的猜想是正确的。</p> <p class="ql-block"> 诗文释义: </p><p class="ql-block"> 一、放舟同过石桥西,郭外幽寻路不迷。西屏公与节菴公泛棹舟楫往节菴公别墅所在的蓢头村,其方位在大石桥村的西边,准确地标示了目的地的方位。在城邑外静幽的路上亦不会迷失方向。大石桥村,是由南宋进士梁彦雄,在任福建福州府知府致仕时,从福建运回一体量大、重达6吨的巨石,为家乡修桥,方便乡人出行。由于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石成桥,乡人称之大石桥,村名便曰“大石桥村”。</span></p><p class="ql-block"> 二、百亩园亭真秀冶,四围花竹匝高低。广袤的田野与亭台相互交融,四周的花卉与竹篱分布错落有致。</p><p class="ql-block"> 三、直须痛饮归莲社,何必流觞入会稽。待到莲社尽情痛饮,不须象到会稽那种流觞曲水般宴会仪式。</p><p class="ql-block"> 四、水色山光诗满眼,咏归何处问留题。在这水色山光中,都充满了诗题和诗意。在这样的地方吟咏留题,随手拈来。</p> <p class="ql-block"> 作者区越(1468—1553),字文广,号西屏,少从陈白沙先生之门,弘治乙丑(1505)科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有政声。著有《乡贤区西屏集》。既是官员,又是诗人。读诸诗,大率发,舒意兴,模写性情,不拘于一音一调。</p> <p class="ql-block"> 大石桥村的祠堂群,昔日的大石桥的巨石,历几百年时光,虽已完成了其历史便命,现安卧于祠堂群之前,继续守望着梁氏族人。</p> <p class="ql-block"> 大石桥刻石释文:桥东进士梁彦雄仝室伍氏绍兴壬申年立石庚辰年重修费钱伍佰貫迨淳熙乙巳年崩丙午冬有男梁立之仝室李氏再用钱貳佰貫請泉州鼎八郎鼎新添石遷剏謹題</p> <p class="ql-block">石刻局部</p> <p class="ql-block">大石桥桥石</p> <p class="ql-block">陆氏族人修建的慈悲宫</p> <p class="ql-block">文林郎陆节菴祖敬题</p> <p class="ql-block"> 清代文昌宫,陆氏族人修建,这一四方形的文昌宫,在新会又是独一无二的了。</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文昌阁,钟氏族人修建。</p> <p class="ql-block"> 分布在新会乡村的建筑物,充满了故事,既感人,又有故事。这一首诗,就能讲述了二条村的故事,象这样相关的人、物、事,有待有心人去深入挖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