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周边游】 上岳古村广府味

清泉

<p class="ql-block">上岳古民居位于广东佛冈县龙山镇上岳村,始建于南宋,盛于明清,距今已超过720年的历史。2006年被评为“广东最美丽乡村示范点”,2008年列入广东首批古村落,现正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标准规划整治。古村既有朱熹文化的沿袭,又有融入广府文化的元素呈现出南北文化交汇融合的特点。</p><p class="ql-block">古村鼎盛于清代,它以人丁兴旺甲第连绵族雄势大而名震一方,是粤北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岳村2008年列入广东首批古村落。村口水塘畔植有落羽杉,游人和村民在初冬时节漫步九曲桥欣赏那广州冬季最美的焦糖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目前广州最流行的冬色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百年商铺</p><p class="ql-block">清末民初,古村已形成一条商业街,用卵石铺砌街面,街两旁有商铺数十间,经营杂货、小百货、豆腐小作坊、肉档、药材、木柴木炭、稻米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岳村口立着朱熹塑像。</p><p class="ql-block">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代表人物,儒家集大成者,尊称为朱子。</p><p class="ql-block">上岳村多朱姓尊朱子为先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观上岳古村民俗民化展示馆,展览静静地诉说着岭南古村落的传奇。</p><p class="ql-block">上岳古村始建于宋末元初,由抗元名将朱文焕后裔建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相传,南宋末年,朱文焕抗击元兵于北江,孤军固守于清远、英德交界处的旧横石,最后殉国,其子朱继贤于兵荒马乱之际选择落户上岳村,从此安居在此。朱文焕第六代孙子英公迁徙到上岳村繁衍生息。至今已经有32代10000多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内村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间“怡泰”杂货铺已经营4代,有近百年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岳古村全村由18个里组成,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形成独特的十八里布局。现保存较完好的有6里37幢108座古民居,其中相连在一起的上归仁里、中归仁里、下归仁里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岳村主要有十八里(注: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其中相连在一起的上归仁里、中归仁里、下归仁里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一个里有一个门楼,门楼的门匾乍看没什么特别,细看就令人啧啧称奇了,首个是“归”,第二、第三个“归”字分别少了一横、一撇。听村民的介绍,三个归仁里约建于乾隆年间,由于建造时间不一,古人想出这个法子来区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锅耳楼</p><p class="ql-block">锅耳楼是上岳古村落民居最显著的建筑特色,遍布在古村落的十八里。锅耳楼的主体建筑是锅耳墙。锅耳墙也叫鳌背墙,是房屋山墙高于屋顶,顶部形似龟背,成半圆流线形飞檐滴水,构成起伏有致的天际轮廓线,形似锅耳,故称锅耳楼。</p><p class="ql-block">锅耳楼墙檐多为灰底白画的卷草图案,部分有立体的灰塑图案,另有五龙过阶、五龙过脊两种特殊建筑形式。锅耳楼是清代显贵家族居所的建筑特色,上岳村锅耳楼数量之多是广东省内罕有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房屋山墙则是有名的锅耳墙。因其形状与菜锅的手柄相似得名。在元明清时代,锅耳墙并非由百姓随意建造,拥有功名的人才有此资格。官位大小决定锅耳的高低,有的锅耳墙在额角上雕龙画凤,可见屋主当年的地位显赫。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修锅耳墙可以保佑子孙当官,蕴涵富贵吉祥丰衣足食。锅耳墙后又称为“鳌头墙”,有“独占鳌头”的寓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专业人士指导对旧村环境的修葺整饰,将古村打造成旅游热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龙过阶</p><p class="ql-block">五龙过阶是锅耳楼民居的特殊建筑形式,五龙过阶位于上岳中归仁里内,为清代建筑,是村内仅有保存较好的一种特色锅耳楼。其特别之处是在正厅和厢房前一共有五个开间,归头、厨房、天井、厨房、归头,因五个开间紧密相′连,故称为五龙过阶。建筑穿斗式,为广府民居(锅耳楼)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井神龛</p><p class="ql-block">参观中,见村里每个里都有一口古井,建于明清时期,每个古井旁都设立神龛。古井内还有小通道与旁边的神龛相通。据说是便于神龛子井神相互沟通。本井口阔一米,深八米,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上岳朱氏族人共用。过去有族中组织祭井神,全村参加,现改为各家各户自行拜祭,表达祈求平安、丰衣足食意愿。</p><p class="ql-block">听老人家讲,他们平时洗衣做饭,冲凉泡茶全都用这古井打上来的水。多少年过去了,古村上下物是人非,但古井仍在,井水仍甜。从外地回来过节的上岳村人,都会打一杯井水,一饮而尽,以解思乡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村无言述历史,游人在参观中学习广府历史文化,汲取精华。尊重历史,传承中华文化,是一代代人的责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再 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p>